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271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养殖池塘、备用养殖池塘、物化处理区和生物净化处理区,物化处理区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处理池,第二沉淀池内安装有臭氧发生装置和臭氧搅拌装置,生物净化处理区包括依次连通的滤食性动物净化池、微生物净化池和海藻净化池,滤食性动物净化池内养殖有河蚌,微生物净化池的池水中含有池水中包括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红假单胞菌和乳酸杆菌,海藻净化池中种植有小球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完成对尾水的净化处理,同时能创造一定经济价值,减少能源的消耗,适用于小型渔业的养殖需求,具有良好的实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实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实用前景。

A tail water treatment system based on comprehensive purific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尾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需要不断地适应、利用、改造和保护水环境,水利事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不只是一味地利用水利资源,而是在使用的同时进行保护。
[0003]现有的水产养殖大多为露天养殖,需要收集利用水利工程条件下的自然水体,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含有各种重金属元素、农药、化学药品的污水也往往通过自然水体向低处池塘汇集,导致池塘内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同时养殖用水的水体中极易滋生各种寄生虫、微生物、细菌等,导致水质变差,影响池塘内鱼虾的生长,使鱼虾的发病率升高,或是鱼体内超标含有多种细菌毒素、各种重金属元素、农药残留等致癌物质,而传统的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投资运行成本高,能源消耗大,无法满足小型渔业养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养殖池塘、备用养殖池塘、物化处理区和生物净化处理区,所述物化处理区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处理池,所述第二沉淀池内安装有臭氧发生装置和臭氧搅拌装置,所述生物净化处理区包括依次连通的滤食性动物净化池、微生物净化池和海藻净化池,所述滤食性动物净化池内养殖有河蚌,所述微生物净化池的池水中含有池水中包括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红假单胞菌和乳酸杆菌,所述海藻净化池中种植有小球藻。
[0007]优选的,所述处理池内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有碎石过滤区、细沙过滤区的陶瓷过滤区。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设有通水口,所述碎石过滤区的内侧下端固定有第一滤网且其内侧添加有碎石块,所述细沙过滤区的内侧下端固定有第二滤网且其内侧添加有细沙颗粒。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的侧壁上端设有通水孔,所述陶瓷过滤区内添加有陶瓷片且其底部设有与滤食性动物净化池相通的排水口。
[0010]优选的,所述碎石过滤区连通第二沉淀池。
[0011]优选的,所述海藻净化池中还安装有水车式增氧机。
[0012]优选的,所述细沙颗粒和陶瓷片的添加高度均低于通水孔的高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二沉淀池处理后的尾水流入到处理池中,可依次通过处理池中的碎石过滤区、细沙过滤区和陶瓷过滤区,实现了对沉淀后流通水体的逐级过滤,同时可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有效分解,经处理池过滤后的水体再依次流入到滤食性动物净化池、微生物净化池和海藻净化池中进行二次净化处理,滤食性动物净化池内养殖有河蚌,对水体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同时可用于孕育珍珠,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在微生物净化池的水中投放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红假单胞菌和乳酸杆菌,可获得良好的净化效果,对水体有良好的净化作用,海藻净化池中种植有小球藻且设置有水车式增氧机,使水体流动性增大,同时又能促使小球藻更好地吸收氮磷,进一步提高对水体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结构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养殖池塘;2、备用养殖池塘;3、物化处理区;301、第一沉淀池;302、第二沉淀池;303、臭氧发生装置;304、臭氧搅拌装置;4、生物净化处理区;401、滤食性动物净化池;402、微生物净化池;403、海藻净化池;404、水车式增氧机;5、处理池;501、第一隔板;502、第二隔板;503、碎石过滤区;504、细沙过滤区;505、陶瓷过滤区;506、通水口;507、第一滤网;508、碎石块;509、第二滤网;510、细沙颗粒;511、通水孔;512、陶瓷片;513、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

2所示,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养殖池塘1、备用养殖池塘2、物化处理区3和生物净化处理区4,物化处理区3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沉淀池301、第二沉淀池302和处理池5,第二沉淀池302内安装有臭氧发生装置303和臭氧搅拌装置304,生物净化处理区4包括依次连通的滤食性动物净化池401、微生物净化池402和海藻净化池403,滤食性动物净化池401内养殖有河蚌,微生物净化池402的池水中含有池水中包括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红假单胞菌和乳酸杆菌,海藻净化池403中种植有小球藻。
[0019]处理池5内通过第一隔板501和第二隔板502依次分隔有碎石过滤区503、细沙过滤区504的陶瓷过滤区505。
[0020]第一隔板501的底部设有通水口506,碎石过滤区503的内侧下端固定有第一滤网507且其内侧添加有碎石块508,细沙过滤区504的内侧下端固定有第二滤网509且其内侧添加有细沙颗粒510。
[0021]第二隔板502的侧壁上端设有通水孔511,陶瓷过滤区505内添加有陶瓷片512且其底部设有与滤食性动物净化池401相通的排水口513,经第二沉淀池302沉淀处理的尾水流入到处理池5中,依次通过处理池5中的碎石过滤区503、细沙过滤区504和陶瓷过滤区505过滤后再排入到生物净化处理区4中经生物净化处理,实现了对沉淀后尾水的逐级过滤,同时可对尾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有效分解。
[0022]碎石过滤区503连通第二沉淀池302。
[0023]海藻净化池403中还安装有水车式增氧机404,可提高小球藻的生长速率,从而提高小球藻对尾水的净化效果。
[0024]细沙颗粒510和陶瓷片512的添加高度均低于通水孔511的高度,使流入到处理池5中的尾水能通过细沙过滤区504中的细沙颗粒510进行高效过滤后再流入到陶瓷过滤区505,从而能提高处理池5对尾水的处理效果。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使用时,养殖池塘1中的尾水可通过高压水泵排入到第一沉淀池301中,然后在排入到第二沉淀池302中,第一沉淀池301通过自然沉降可去除尾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以及污染物,第二沉淀池302内安装臭氧发生装置303和臭氧搅拌装置304,从而可通过臭氧的强氧化作用以及絮凝作用进一步消除颗粒物质和有机物质,同时能对水体进行有效消毒,经第二沉淀池302处理后的尾水流入到处理池5中,依次通过处理池5中的碎石过滤区503、细沙过滤区504和陶瓷过滤区505,实现了对沉淀后流通水体的逐级过滤,同时可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有效分解,经处理池5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养殖池塘(1)、备用养殖池塘(2)、物化处理区(3)和生物净化处理区(4),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化处理区(3)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沉淀池(301)、第二沉淀池(302)和处理池(5),所述第二沉淀池(302)内安装有臭氧发生装置(303)和臭氧搅拌装置(304),所述生物净化处理区(4)包括依次连通的滤食性动物净化池(401)、微生物净化池(402)和海藻净化池(403),所述滤食性动物净化池(401)内养殖有河蚌,所述微生物净化池(402)的池水中含有池水中包括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红假单胞菌和乳酸杆菌,所述海藻净化池(403)中种植有小球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5)内通过第一隔板(501)和第二隔板(502)依次分隔有碎石过滤区(503)、细沙过滤区(504)的陶瓷过滤区(5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弟赵武阳沈强男沈胜男陶蓉陶三坤莫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顺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