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榧果实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33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香榧果实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采摘的新鲜香榧果实冲洗干净后去除假种皮,得到香榧果;将香榧果表面的假种皮残渣冲洗干净,晾干后在1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榧果实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香榧果实的加工
,具体属于一种香榧果实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榧树为红豆杉科榧树属下的一个种,别名香榧、野榧、羊角榧、榧子,常绿针叶乔木,香榧树的果实一般被称为香榧子。而成熟的香榧子的外面有一层很厚的肉质化假种皮,约占种子鲜重的50%

60%,去除假种皮后,香榧果仁的外部还包裹有包衣和外壳,现有的对香榧果实进行加工的工艺需要进一步去除香榧果仁外的包衣和外壳,加工过程繁琐,且加工过程中需要高温炒制,使香榧果仁内的油脂和有效成分等受到破坏,同时加工出的香榧油脂需要经过繁琐的处理步骤,生产成本较高,生产的香榧油品质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香榧果实的加工工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简化了香榧果实的加工工艺,加工过程中无需高温炒制,避免了对果仁内有效成分的破坏。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香榧果实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采摘的新鲜香榧果实冲洗干净后去除假种皮,得到香榧果;
[0007]S2,将香榧果表面的假种皮残渣冲洗干净,晾干后在130

140℃下炒制10

15min,然后在50

60℃下进行多次压榨,得到压榨液;
[0008]S3,将压榨液加热至75

85℃,然后搅拌加入分离剂,混合均匀后,静置2

3h,分离去除下层沉淀和溶液,得到上层的香榧粗油;
[0009]S4,将香榧粗油加热至70

80℃,然后加入提纯剂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冷却至30

35℃,过滤,得到香榧油。
[0010]进一步,所述分离剂的加入量为压榨液的15

20wt%。
[0011]进一步,所述分离剂为含羧甲基纤维素钠1

1.5wt%、氯化钠2

3wt%、碳酸氢钠0.2

0.5wt%的水溶液。
[0012]进一步,所述提纯剂的加入量为香榧粗油的3

5wt%。
[0013]进一步,所述提纯剂为双乙酸钠和淀粉醋酸酯的混合物。
[0014]进一步,所述双乙酸钠与淀粉醋酸酯的质量比为1:8

10。
[0015]进一步,淀粉醋酸酯含乙酰0.5

1.0wt%。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
[0017]1、本专利技术的香榧果实加工工艺简单,通过快速炒制,使去除假种皮后的香榧果得到快速的受热,同时在香榧果果仁外部的皮壳的保护作用下,避免了香榧果仁在炒制过程中内部大量的水分挥发的问题,使易挥发的有机组分得以保留,从而使得到的压榨液内混合有油脂、水和易挥发的有机组分,使压榨液充分保留了香榧果实的营养成分;而香榧果仁带壳炒制能够使香榧果仁内的水和油脂受热充分,且在外壳的保压作用下,使香榧果仁中
的营养成分能够溶入水和油脂中,进而使压榨得到的压榨液能够保留香榧果实的营养成分,避免营养成分的分解和氧化。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氯化钠、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作为分离剂,使压榨液内的水溶性组分和水分进入分离剂内,同时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作用下,使压榨业内含有的蜡质组分进入分离剂中,且在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电离产出的离子的作用下,避免了压榨液内的油性组分混溶于分离剂内,且有效的提高了油性组分与下层沉淀和溶液的分离速度和效果;另外,经过分离剂处理后的香榧粗油的脱色率较高,酸值较低,有效的简化了压榨液的处理工艺,使处理后的香榧粗油品质较高。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双乙酸钠和淀粉醋酸酯的混合物对香榧粗油进行纯化处理,一方面双乙酸钠能够溶于香榧粗油,同时以淀粉醋酸酯作为难溶性混合材料,使淀粉醋酸酯包裹的双乙酸钠能够吸收香榧粗油内的水分,降低了香榧粗油内的含水量,另一方面,双乙酸钠溶于香榧粗油,使香榧粗油的防腐性能得到了提高,提高了香榧油的耐储存性能,且双乙酸钠易于去除,使香榧粗油使用时只需加热即可去除双乙酸钠。
[0020]4、总的来说,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简单,大大简化了香榧果实的加工步骤,且加工过程绿色环保,不会对香榧果实内含有的成分进行破坏,得到的香榧油品质高,耐储存。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如下:取样品在520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脱色率:脱色率(%)=(脱色前的吸光度

脱色后的吸光度)/脱色前的吸光度;按照GB/T 5009.229

2016中的方法测试酸价,按照GB/T 5537

2008中的方法测试磷脂含量,按照GB/T 5538

1995中的方法测试过氧化值,按照GB/T 5009.236

2016中的方法测试水分和挥发物的含量。
[0023]实施例1
[0024]将采摘的新鲜香榧果实冲洗干净后去除假种皮,得到香榧果;将香榧果表面的假种皮残渣冲洗干净,晾干后在130℃下炒制15min,然后在60℃下进行多次压榨,得到压榨液。
[0025]将压榨液加热至75℃,然后搅拌加入分离剂,分离剂的加入量为压榨液的15wt%,分离剂为含羧甲基纤维素钠1wt%、氯化钠2wt%、碳酸氢钠0.2wt%的水溶液;混合均匀后,静置3h,分离去除下层沉淀和溶液,得到上层的香榧粗油。
[0026]将香榧粗油加热至70℃,然后加入提纯剂搅拌混合均匀,提纯剂的加入量为香榧粗油的3wt%,提纯剂为质量比为1:8的双乙酸钠和含乙酰1.0wt%的淀粉醋酸酯的混合物,然后冷却至30℃,过滤,得到香榧油。
[0027]实施例2
[0028]将采摘的新鲜香榧果实冲洗干净后去除假种皮,得到香榧果;将香榧果表面的假种皮残渣冲洗干净,晾干后在140℃下炒制10min,然后在60℃下进行多次压榨,得到压榨
液。
[0029]将压榨液加热至85℃,然后搅拌加入分离剂,分离剂的加入量为压榨液的20wt%,分离剂为含羧甲基纤维素钠1.5wt%、氯化钠3wt%、碳酸氢钠0.5wt%的水溶液;混合均匀后,静置2h,分离去除下层沉淀和溶液,得到上层的香榧粗油。
[0030]将香榧粗油加热至80℃,然后加入提纯剂搅拌混合均匀,提纯剂的加入量为香榧粗油的4wt%,提纯剂为质量比为1:9的双乙酸钠和含乙酰1.0wt%的淀粉醋酸酯的混合物,然后冷却至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榧果实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采摘的新鲜香榧果实冲洗干净后去除假种皮,得到香榧果;S2,将香榧果表面的假种皮残渣冲洗干净,晾干后在130

140℃下炒制10

15min,然后在50

60℃下进行多次压榨,得到压榨液;S3,将压榨液加热至75

85℃,然后搅拌加入分离剂,混合均匀后,静置2

3h,分离去除下层沉淀和溶液,得到上层的香榧粗油;S4,将香榧粗油加热至70

80℃,然后加入提纯剂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冷却至30

35℃,过滤,得到香榧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榧果实的加工工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炜王艳李雪莹杨琴郑连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