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弯道爬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28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井下测井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弯道爬行器,包括外壳和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底板、第一弹簧、固定板、两个支撑杆、两个伸缩杆、第二弹簧、橡胶垫、放置盒和探测器,在爬行器进行探测发生碰撞时,第一弹簧受到冲击开始压缩,带动固定板在支撑杆上滑动,带动第二弹簧开始拉伸,减缓冲击,第一弹簧受到的冲击通过固定板传导至伸缩杆,使得伸缩杆开始滑动,将冲击传导至橡胶垫,通过第一弹簧不断的拉伸和压缩,持续减缓碰撞时发生的震动,可以保护放置盒内的探测器在探测时可以不受碰撞的影响,更准确对油井进行探测,解决现有爬行器不能减震的问题。现有爬行器不能减震的问题。现有爬行器不能减震的问题。

A kind of underground curve craw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弯道爬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井下测井仪
,具体涉及一种井下弯道爬行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套管井测井领域中,随着石油钻采技术的发展,水平井技术的日臻成熟,对水平井测井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0003]目前,现有技术(CN207513593U)公开了一种井下爬行器的动力及推靠系统,包括电路短节、液压控制短节和驱动短节;液压控制短节包括液压上接头、外壳和液压下接头,外壳内设置柱塞泵驱动电机、柱塞泵、蓄能器和控制阀组;驱动短节包括液压缸外壳、驱动主体和电机外壳;液压缸外壳内设置驱动上接头、开关阀、液压缸、调整弹簧和推杆;驱动主体包括推靠臂、支撑臂和驱动臂;电机外壳内设置减速器、驱动电机和驱动下接头。本技术仪器动力可以组合,最大三只驱动短节,可分级控制以达到变径管柱越障目的,具有应用广泛、可靠性高、维修保养方便、拖拽爬行力大特点。
[0004]但是,采用上述方式,在爬行器探测过程发生碰撞时,不能对爬行器进行缓冲减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弯道爬行器,旨在解决现有爬行器不能减震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弯道爬行器,所述井下弯道爬行器包括外壳和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底板、第一弹簧、固定板、两个支撑杆、两个伸缩杆、第二弹簧、橡胶垫、放置盒和探测器,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且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两侧,两个所述伸缩杆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所述橡胶垫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放置盒与所述橡胶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橡胶垫远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所述探测器与所述放置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放置盒的一侧。
[0007]其中,所述支撑杆具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位于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
[0008]其中,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杆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杆的一侧,所述第二杆与所述第一杆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凹槽内。
[0009]其中,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两个顶块,两个所述顶块分别与所述放置盒滑动连接,
并分别位于所述探测器两侧。
[0010]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防护层,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防护层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
[0011]本技术的一种井下弯道爬行器,所述井下弯道爬行器包括外壳和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底板、第一弹簧、固定板、两个支撑杆、两个伸缩杆、第二弹簧、橡胶垫、放置盒和探测器,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底板可以支撑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受到冲击后开始压缩,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且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两侧,两个所述伸缩杆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压缩,带动所述固定板在所述支撑杆上滑动,所述第一弹簧将受到的冲击传导至所述伸缩杆,使得所述伸缩杆开始滑动,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所述固定板在所述支撑杆上滑动,带动所述第二弹簧开始拉伸,减缓震动时的冲击,所述橡胶垫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放置盒与所述橡胶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橡胶垫远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所述探测器与所述放置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放置盒的一侧,所述伸缩杆受到所述第一弹簧传导的冲击开始滑动后,将冲击传导至所述橡胶垫,通过所述橡胶垫来吸收震动时的冲击,保护所述放置盒内的探测器,使得所述探测器不受碰撞影响,继续对油井进行准确的探测,在爬行器进行探测发生碰撞时,所述第一弹簧受到冲击开始压缩,带动所述固定板在所述支撑杆上滑动,带动所述第二弹簧开始拉伸,减缓冲击,所述第一弹簧受到的冲击通过所述固定板传导至所述伸缩杆,使得所述伸缩杆开始滑动,将冲击传导至所述橡胶垫,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不断的拉伸和压缩,持续减缓碰撞时发生的震动,可以保护所述放置盒内的所述探测器在探测时可以不受碰撞的影响,更准确对油井进行探测,解决现有爬行器不能减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井下弯道爬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井下弯道爬行器的剖视图。
[0015]图3是图2细节A的局部放大图。
[0016]1‑
外壳、2

减震组件、11

壳体、12

防护层、21

底板、22

第一弹簧、23

固定板、24

支撑杆、25

伸缩杆、26

第二弹簧、27

橡胶垫、28

放置盒、29

探测器、210

顶块、241

滑动槽、251

第一杆、252

第二杆、2511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弯道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弯道爬行器包括外壳和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底板、第一弹簧、固定板、两个支撑杆、两个伸缩杆、第二弹簧、橡胶垫、放置盒和探测器,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且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两侧,两个所述伸缩杆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所述橡胶垫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放置盒与所述橡胶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橡胶垫远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所述探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海格瑞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