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23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纳米粉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设备框架体顶部安装有一圆筒升降气缸,圆筒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穿过设备框架体与下料圆筒装置连接;圆筒升降气缸的一侧安装有一长导管装置,长导管装置的顶部设有一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长导管装置连接,长导管装置穿过设备框架体设置在下料圆筒装置的上设备框架体的一侧设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厂区流转料桶和运输管道,运输管道的一端设有吸吹料元件,吸吹料元件安装在厂区流转料桶内,运输管道的另一端与长导管装置连接,运输管道与长导管装置内之间形成一纳米粉流道。使用时减少纳米粉颗粒扬尘和减少损耗造成的经济损失。济损失。济损失。

Automatic feeding and packaging equipment for metal nano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纳米粉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金属纳米粉的成品包装过程中,基本采用人工从来料桶中舀取纳米粉到包装袋中,过程比较原始且费力费时间,生产效率低下;且因为纳米粉属于极细颗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对员工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对周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并且造成了金属纳米粉材料不可避免的损耗,金属纳米粉造价较高,损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比较大。
[0003]之前所设计制造的一台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需要设计专用的流转料桶,整体设备需两人进行操作,人员需将厂区流转料桶内的纳米粉倒入专用流转料桶,然后用搬运设备将专用料桶推入设备内,之后设备内的提升机将专用料桶提升4米多的高度,设备翻转专用料桶将纳米粉倒入到大漏斗中,然后通过底部的蝶阀机构间歇开合进行包装,包装之前需人员进行套袋操作(套袋处未封闭完全也产生扬尘)。整个作业期间依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纳米粉损耗严重;同时设备设计庞大,整体长宽高达到3.9*4.1*4m,尺寸庞大,安装时需架设专用梁吊,安全性较差,场地占用较大;同时整体操作人员增加一人,包装效率并无实质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具有急救功能同时能够提高在急救过程病患与医生的安全性的踏板转运平车。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包括:包括设备框架体,所述设备框架体内设有一容纳腔;
[0007]下料圆筒装置,所述容纳腔的顶部内壁设有一所述下料圆筒装置;所述下料圆筒装置内设有一夹抱环装置,所述夹抱环装置用于将包装袋夹紧;
[0008]圆筒升降气缸,所述设备框架体顶部安装有一所述圆筒升降气缸,所述圆筒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设备框架体与所述下料圆筒装置连接;
[0009]长导管装置,所述圆筒升降气缸的一侧安装有一所述长导管装置,所述长导管装置的顶部设有一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长导管装置连接,所述长导管装置穿过所述设备框架体设置在所述下料圆筒装置的上方;
[0010]下料装置,所述设备框架体的一侧设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厂区流转料桶和运输管道,所述运输管道的一端设有吸吹料元件,所述吸吹料元件安装在所述厂区流转料桶内,所述运输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长导管装置连接,所述运输管道与所述长导管装置内之间形成一纳米粉流道;
[0011]包装袋托盘,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内壁安装有一所述包装袋托盘,所述包装袋托盘位于所述下料圆筒装置的下方,
[0012]输出装置,所述包装袋托盘的下方设置有一滚筒线,所述滚筒线所述滚筒线内设有一重量传感器,所述滚筒线的上设有输送装置;
[0013]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重量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圆筒升降气缸和第一气缸电连接。
[0014]上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其中,所述输送装置为传送带。
[0015]上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其中,所述运输管道为输送钢丝软管。
[0016]上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其中,所述吸吹料元件为真空吸吹料元件。
[0017]上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其中,还包括压缩空气干燥过滤装置,所述压缩空气干燥过滤装置安装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一侧。
[0018]上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其中,所述压缩空气干燥过滤装置包括压缩空气储气罐,所述压缩空气储气罐安装在所述设备框架体的一侧。
[0019]上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其中,所述下料圆筒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筒出气布袋装置。
[0020]上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其中,还包括拉力平衡器装置,所述拉力平衡器组安装在所述设备框架体的顶部。
[0021]上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其中,所述夹抱环装置包括夹具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夹具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22]上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框架体有多个连接杆可拆卸连接而成。
[0023]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24](1)相比于人工包装和现有设备包装,很大程度的减少纳米粉颗粒的扬尘,进而减少材料损耗,减少损耗造成的经济损失。
[0025](2)生产效率提升,人员需求减少,人员需求只需一人,并相比人工包装缩短纳米粉入袋的时间,并且无需再转换流转料桶,直接使用厂区流转料桶。
[0026](3)整体尺寸相比现有设备减小很多,现有设备长宽高约为2.7*2.3*3.3m,场地利用率提高,易安装,不需要架设专用梁吊,安全性提高。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的正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的立体图。
[0030]附图中:1、设备框架体;2、下料圆筒装置;3、夹抱环装置;4、筒出气布袋装置;5、圆筒升降气缸;6、长导管装置;7、长导管升降气缸;8、对射传感器;9、包装袋托盘;10、压缩空气储气罐;11、拉力平衡器装置;12、压缩空气干燥过滤装置;13、真空吸吹料元件;14、厂区流转料桶;15、输送钢丝软管;16、滚筒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34]结合图1

3所示,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包括设备框架体1,设备框架体1内设有一容纳腔;
[0035]下料圆筒装置2,容纳腔的顶部内壁设有一下料圆筒装置2;下料圆筒装置2内设有一夹抱环装置3,夹抱环装置3用于将包装袋夹紧;
[0036]圆筒升降气缸5,设备框架体1顶部安装有一圆筒升降气缸5,圆筒升降气缸5的输出端穿过设备框架体1与下料圆筒装置2连接;
[0037]长导管装置6,圆筒升降气缸5的一侧安装有一长导管装置6,长导管装置6的顶部设有一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长导管装置6连接,长导管装置6穿过设备框架体1设置在下料圆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纳米粉自动上料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框架体,所述设备框架体内设有一容纳腔;下料圆筒装置,所述容纳腔的顶部内壁设有一所述下料圆筒装置;所述下料圆筒装置内设有一夹抱环装置,所述夹抱环装置用于将包装袋夹紧;圆筒升降气缸,所述设备框架体顶部安装有一所述圆筒升降气缸,所述圆筒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设备框架体与所述下料圆筒装置连接;长导管装置,所述圆筒升降气缸的一侧安装有一所述长导管装置,所述长导管装置的顶部设有一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长导管装置连接,所述长导管装置穿过所述设备框架体设置在所述下料圆筒装置的上方;下料装置,所述设备框架体的一侧设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厂区流转料桶和运输管道,所述运输管道的一端设有吸吹料元件,所述吸吹料元件安装在所述厂区流转料桶内,所述运输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长导管装置连接,所述运输管道与所述长导管装置内之间形成一纳米粉流道;包装袋托盘,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内壁安装有一所述包装袋托盘,所述包装袋托盘位于所述下料圆筒装置的下方,输出装置,所述包装袋托盘的下方设置有一滚筒线,所述滚筒线所述滚筒线内设有一重量传感器,所述滚筒线的上设有输送装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重量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圆筒升降气缸和第一气缸电连接。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云联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