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伯特专利>正文

电磁的操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110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28
电磁的操纵装置(10)包括沿轴向(46)延伸的极套筒(34)和沿径向布置在极套筒(34)之内的电枢(32),其中,极套筒(34)具有第一轴向端部(48)和第二轴向端部(50),并且其中,电枢(32)在极套筒(34)之内得到引导。提出了,极套筒(34)在处于轴向端部(48、50)之间的区域(56)中具有凹缺(62),该凹缺的轮廓沿轴向(46)分别发生改变。发生改变。发生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磁的操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电磁的操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轿车

自动变速器中将液压地操纵的离合器用于换档,其中,在离合器处的液压的压力通过液压的滑阀来设定。滑阀能够通过辅助阀(预控制部)或者直接通过电磁的操纵装置来操纵。就这类的操纵装置而言,在实践中具有极管或者说极套筒的实施方案已经得到了证明,也就是说磁电机电枢在极管中被引导。主要的开发重点在于,得到尽可能高的磁力水平(大的升程做功),也就是说磁效率必须被带到高水平上。这样的具有极管的操纵装置由DE 10 2012 223 430 A1已知,其中所述极管具有“磁性分隔部”,该磁性分隔部构造为薄转向部位(D
ü
nndrehstelle)。薄转向的部位在低的磁通量水平的情况下就已经发生饱和并且而后用作磁性的闭锁部。然而,磁性分隔部的设计方案在制造时与一定的耗费相关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问题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磁的操纵装置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被提出。
[0004]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磁的操纵装置,该电磁的操纵装置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极套筒和沿径向布置在极套筒之内的电枢。
[0005]极套筒具有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电枢在极套筒之内得到引导。极套筒能够基本上柱状地构造。“基本上柱状”意味着,极套筒能够包括轮缘、凸肩、槽、壁厚变化结构等等,然而总体上柱形地或者说套筒形地构造。电枢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在极套筒之内引导,例如通过滑动配合来引导。通过激活电磁的操纵装置、例如通过激活电磁线圈,电枢能够沿着其纵向方向在电磁的操纵装置中位移。这对应于电磁的操纵装置的传统的布置方式。
[0006]极套筒在处于轴向端部之间的区域(位于之间的区域或者说沉入分级区域)中具有凹缺,该凹缺的轮廓沿着或者说平行于轴向分别发生改变。这意味着,凹缺的轮廓能够沿轴向扩大或者逐渐缩小,例如通过在凹缺中彼此对置的且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的两个壁部来实现。凹缺能够沿着极套筒的周向方向规则地布置,例如以规则地在极套筒的周向的范围内所布置的四个凹缺的形式来布置。凹缺能够构造为(不穿透的)凹缺(具有减小的材料厚度的被压印的区域)或者替代地构造为穿口。
[0007]通过构造在极套筒中的凹缺——该凹缺的轮廓沿轴向分别发生改变——极套筒的以磁的方式作用的材料横截面(材料体积)在该区域(沉入分级区域)中沿着极套筒的纵轴线发生变化。由此,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变磁阻,由此磁力特征线相应地得到成形。
[0008]能够以成本低廉的方式呈现出具有经改善的磁效率的极套筒磁体。能够避免复杂的制造过程并且能够应用成本低廉的组件。通过极套筒的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能够优化磁效率,其中,已经能够借助于极套筒大部分地传递所述磁通量。
[0009]电枢、极套筒(磁套筒)和尤其电磁线圈也能够布置成相对于彼此(轴向的)重叠结构。电磁的操纵装置能够尤其是电磁的调整机构或者说电磁的执行器(“电动磁体”)。
[0010]极套筒(磁套筒)能够承担以下的任务中的一个或多个任务:在(优选一件式的)极套筒中导引电枢;通过有针对性的、尤其与电枢升程有关的材料横截面变化(例如凹缺)来成形磁力特征线;将磁通量传导到电枢中,尤其径向地将该通量导入到电枢中;并且/或者在磁性分隔部的区域中得到高的磁阻,从而使得磁通量转移到电枢中。为了表现出相对于电枢极的磁性的相反极,能够将柱状的构件、也就是说极芯装配到极套筒中。
[0011]按照一种改进方案,凹缺或者说穿口能够具有V

形的轮廓,优选其中,V

形的轮廓朝向第一轴向端部逐渐缩小。借此,磁力特征线的成形通过能够在几何形状方面简单地制造的且也能够简单地检查的形式来实现。
[0012]按照一种改进方案,极套筒能够具有沿周向延伸的细长形的留空部,该细长形的留空部沿周向布置成一排,其中,凹缺或者说穿口分别从细长形的留空部出发沿轴向延伸。因此,细长形的留空部和凹缺或者说穿口分别通到彼此之中,也就是说留空部或者说穿口从细长形的留空部的面向第一轴向端部的侧边、沿着或者说平行于轴向来延伸。借此,在极套筒处实现磁性分隔部的区域,其中,存在相对而言少的材料,以便得到高的磁阻。因此,将大的磁通量引导到电枢中。细长形的留空部能够分别构造为(不穿透的)留空部或者替代地构造为(穿透的)长孔。
[0013]按照一种改进方案,细长形的留空部或者说长孔(沿周向邻近的两个细长形的留空部或者说长孔)能够沿周向分别通过接片与彼此隔开,其中,接片(关于极套筒的在邻接的区域中的材料厚度)分别具有减小的材料厚度。这有助于磁性分隔部的区域中的高的磁阻。这有利于磁性分隔部。材料厚度、例如板材厚度能够在接片的区域中减小并且可选地被压印。材料厚度能够从极套筒的外周出发减小。这有利于电枢在极套筒之内的引导,因为该极套筒的内表面也能够在接片的区域中延续。
[0014]按照一种改进方案,极套筒能够构造为经冲压的并且通过卷滚形成其形状的套筒(冲压弯曲件),优选其中,极套筒至少部分地通过压印来构造。由此,极套筒是能成本低廉地制造的构件,其中,许多功能能够集成到极套筒中。制造和装配花费相对而言较低。由卷滚所引起的是,套筒在其周侧面中具有接头(在自由的端部之间的接头;带接头的套筒)。凹缺或者说穿口和/或细长形的留空部或者说长孔能够可选地直接在极套筒的冲压时由套筒的原材料、例如板材一起构造而成(冲压)。这有利于制造。套筒接头能够沿极套筒的轴向延伸(沿轴向定向的接头)。
[0015]如所表明的那样,在制造极套筒时作为额外工艺能够可选地设置压印,例如以用于对在材料厚度方面减小的接片进行设计。因此也能够成本低廉地制造接片。此外,例如与以切削的方式来制造接片的情况相比,通过压印能够得到更小的壁厚。由于能达到的小的材料横截面,这有利于磁性分隔部。
[0016]按照一种改进方案,(例如被卷滚的)极套筒能够构造有敞开的接头。这有利于制造,因为能够不考虑紧固元件和其设计方案。此外,敞开的接头必要时能够实现另外的功能,例如用作流动通道。
[0017]作为对此的替代方案,极套筒能够在接头处连接,尤其通过卡锁或焊接(卡锁或焊接该接头端部)来连接。这提高了极套筒的稳定性或者说形状稳定性。在套筒的内侧上的尖
棱的突起的风险因此得以减小。这有利于电枢导引。所述卡锁结构能够可选地直接在冲压极套筒时由其基本材料、例如由板材来一起构造。卡锁结构能够在极套筒的接头端部处具有突起并且在极套筒的其他的接头端部处具有与突起相对应的、尤其互补的凹缺(以拼图的方式来接合)。
[0018]按照一种改进方案,为了沿径向在极套筒与电枢之间引导电枢能够布置借助于PTFE(聚四氟乙烯)来涂层的玻璃织物膜片。借此,实现了用于电枢的引导元件,其中,能够得到有利的滑动特性。借助于PTFE来涂层的玻璃织物膜片能够例如卷滚成套筒。被涂层的玻璃织物膜片能够例如紧固在极套筒的内周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电磁的操纵装置(10),其带有沿轴向(46)延伸的极套筒(34)和沿径向布置在所述极套筒(34)之内的电枢(32),其中,所述极套筒(34)具有第一轴向端部(48)和第二轴向端部(50),并且其中,所述电枢(32)在所述极套筒(34)之内得到引导,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套筒(34)在处于所述轴向端部(48、50)之间的区域(56)中具有凹缺(62),该凹缺的轮廓沿轴向(46)分别发生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的操纵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缺(62)具有V

形的轮廓,优选其中,所述V

形的轮廓朝向所述第一轴向端部(48)逐渐缩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磁的操纵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套筒(34)具有沿周向延伸的细长形的留空部(64),所述细长形的留空部沿周向布置成一排,其中,所述凹缺(62)分别从所述细长形的留空部(64)出发沿轴向(46)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的操纵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形的留空部(64)沿周向分别通过接片(66)与彼此隔开,其中,所述接片(66)分别具有减小的材料厚度。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的操纵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套筒(34)构造为经冲压的并且通过卷滚而形成其形状的套筒,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