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副闩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077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使副杆顺畅地摆动,并且在发动机罩要向开位置移动从而自撞针对位于卡合位置的副杆作用力时适宜地支承该力的车辆的副闩锁装置。在副闩锁装置(1)中,第二片部(22)利用通过将第一轴孔(71H)以及第二轴孔(22H)贯穿而被固定的轴体(60),能够相对于第一片部(71)摆动。副杆(10)还具有与被支承部(20)、卡合部(30)以及操作部(40)一体形成的至少一个抵接部(51、52)。抵接部(51、52)通过在发动机罩(8)要向开位置移动从而自撞针(80)对位于卡合位置的副杆(10)作用力(F1)时抵接于基部(70),而与轴体(60)、第一片部(71)以及第二片部(22)一起支承力(F1)。片部(22)一起支承力(F1)。片部(22)一起支承力(F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副闩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副闩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专利第5136702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以往的车辆的副闩锁装置的一例。该副闩锁装置设置于车身与发动机罩之间。发动机罩以能够在闭位置、半开位置以及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身。该副闩锁装置对发动机罩越过半开位置而向开位置移动进行限制。
[0003]更详细而言,该副闩锁装置具备撞针、基部、副杆以及施力机构。撞针设置于车身。基部设置于发动机罩。
[0004]副杆具有被支承部、卡合部以及操作部。被支承部以能够绕摆动轴心摆动的方式支承于基部。卡合部一体地形成于被支承部。卡合部向摆动轴心的径向外侧且向下延伸。操作部相对于被支承部以及卡合部是独立构件,且一体地组装于被支承部以及卡合部。操作部向摆动轴心的径向外侧且向前延伸。
[0005]副杆能够在卡合部卡合于撞针从而对发动机罩越过半开位置而向开位置移动进行限制的卡合位置、与操作部受到解除操作而卡合部不能卡合于撞针的解除位置之间摆动。
[0006]施力机构设置于基部与副杆之间。施力机构对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副闩锁装置(1),其设置于车身(9)与以能够在闭位置、半开位置以及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车身(9)的发动机罩(8)之间,并对所述发动机罩(8)越过所述半开位置而向所述开位置移动进行限制,所述车辆的副闩锁装置(1)的特征在于,其具备:撞针(80),其设置于所述车身(9)以及所述发动机罩(8)中的一方;基部(70),其设置于所述车身(9)以及所述发动机罩(8)中的另一方;副杆(10),其具有以能够绕摆动轴心(X10)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基部(70)的被支承部(20)、以及与所述被支承部(20)一体地形成并分别朝向所述摆动轴心(X10)的径向外侧且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卡合部(30)和操作部(40),所述副杆(10)能够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摆动,所述卡合位置是所述卡合部(30)卡合于所述撞针(80)从而对所述发动机罩(8)越过所述半开位置而向所述开位置移动进行限制的位置,所述解除位置是所述操作部(40)受到解除操作而使得所述卡合部(30)不能卡合于所述撞针(80)的位置;以及施力机构(17),其设置于所述基部(70)与所述副杆(10)之间,对所述副杆(10)朝向所述卡合位置施力,在所述基部(70)设置有朝向所述车身(9)以及所述发动机罩(8)中的所述一方突出的一个第一片部(71),在所述第一片部(71)贯通设置有以所述摆动轴心(X10)为中心的第一轴孔(71H),在所述被支承部(20)设置有在所述摆动轴心(X10)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片部(71)相邻的一个第二片部(22),在所述第二片部(22)贯通设置有以所述摆动轴心(X10)为中心的第二轴孔(22H),所述第二片部(22)利用通过将所述第一轴孔(71H)以及所述第二轴孔(22H)贯穿而被固定的轴体(6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片部(71)摆动,所述副杆(10)还具有与所述被支承部(20)、所述卡合部(30)以及所述操作部(40)一体地形成的至少一个抵接部(51、52),所述抵接部(51、52)构成为在所述发动机罩(8)要向所述开位置移动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克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安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