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单元及其应用的作业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效降低流道损失,并迅速排出已热交换流体,进而提高温控使用效能的温控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今,电子元件测试设备的压接机构以下压治具下压测试器内的电子元件,以确保电子元件的接点电性接触测试器的探针而执行测试作业。由于电子元件测试时,将会快速地产生自热,以致超出预设的测试温度范围而影响测试合格率,为防止电子元件过热,业者于压接机构装配温控单元,利用温控单元降低电子元件的高热,期以预设测试温度执行测试作业。
[0003]请参阅图1,测试器包含电性连接的电路板11及具探针121的测试座12,以供承置及测试电子元件,压接机构于移动臂13与下压治具14间设置温控单元,温控单元包含热交换本体15及热交换件16,热交换本体15的顶面连结移动臂13,于底面凹设有容室151,并于容室151顶面的中间位置连通一供水流道152,供水流道152的一端连接供水管,另一端弯折向下延伸形成一入水口153,入水口153连通容室151,以供注入冷却水,另于容室151顶面近外周缘处设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承具:设有至少一温控空间,并设有相通供水流道的第一入水口及第二入水口,该第一入水口的第一端周围相对该供水流道未设有挡部,于第二端相通该温控空间而供流入流体,该第二入水口的第三端周围相对该供水流道设有挡部,于第四端相通该温控空间而供流入该流体,该承具设有至少一出水口,该出水口相通出水流道及该温控空间,以供排出已热交换的该流体;热交换件:装配于该承具的该温控空间,并于基板设有复数个第一鳍片及复数个第二鳍片,以供与该流体作热交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承具设有第一温控空间及第二温控空间,以供配置第一热交换件及第二热交换件,该第一入水口及该第二入水口相通该第一温控空间及第一供水流道,该承具还设有第三入水口及第四入水口,以相通该第二温控空间及第二供水流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件的该第一鳍片与该第二鳍片具有相异高度,以于高度较低的该第二鳍片上方形成速流区,以供已热交换的流体经该速流区迅速流动至该出水口排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件于该第一鳍片的两侧设有该第二鳍片,以于该第一鳍片的两侧分别形成该速流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承具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龙,朱博环,游庆祥,
申请(专利权)人:鸿劲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