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零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了冲压成型
,具体的是一种冲压零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汽车轻量化的要求,高强度、超高强度钢在汽车车身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为了提高汽车车身的安全性能,业内通常对用于制备白车身的冲压零件具有较高的耐腐蚀和较佳的冷弯性能(金属材料的冷弯角度可通过冷弯试验来测定,试验时,当试样上出现第一条裂纹时的角度,叫做冷弯角度。冷弯角度可表征金属材料的塑性,弯曲角度越大,则材料的塑性越好,也即冷弯性能越好)等要求。
[0003]一般来说,通过采用具有镀层的钢板来制备冲压零件,可以有效地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能。但是,目前用于冷冲压和热冲压的超高强度钢板大多为马氏体钢板,马氏体钢板经冷冲压成型的零件,其冷弯角度在70
°
左右,马氏体钢板经热冲压成型的零件,其冷弯角度在60~70
°
之间,而常用的在钢板上镀锌的方式为碱性电镀,该方式会进一步降低了零件的冷弯性能,使其冷弯角度下降10~20
°
。因此,传统的方式很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坯料进行冲压形成预成型零件;将预成型零件置于酸性电镀液中进行第一次电镀;将经过第一次电镀后的预成型零件置于碱性电镀液中进行第二次电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将预成型零件置于酸性电镀液中进行第一次电镀”中,在所述预成型零件的表面形成的第一镀层的厚度介于0.1~5μ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将经过第一次电镀后的预成型零件置于碱性电镀液中进行第二次电镀”中,在经过第一次电镀后的预成型零件上形成的第二镀层的厚度介于3~15μ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将预成型零件置于酸性电镀液中进行第一次电镀;将经过第一次电镀后的预成型零件置于碱性电镀液中进行第二次电镀”中,经过第二次电镀后的预成型零件的表面的镀层总厚度介于5~15μ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将预成型零件置于酸性电镀液中进行第一次电镀;将经过第一次电镀后的预成型零件置于碱性电镀液中进行第二次电镀”中,经过第二次电镀后的预成型零件的表面的镀层总厚度介于7~13μm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健,于振,陈汉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热斯勒先进成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