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软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294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软管接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旋转的软管接头,包括装置本体、连接机构、本体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位于装置本体的外端,所述本体机构位于连接机构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位于连接机构的外端,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连接头、转动轴、安装槽、内置管、卡圈和卡块,所述转动轴固定安装在连接头的下端,所述安装槽固定设置在连接头上端的内部,所述内置管固定设置在连接头上端的中部并位于安装槽的内端。该可旋转的软管接头,通过固定环的设置,安装时,密封圈插入到内置管的内部,固定环卡在密封圈和内置管连接的位置,避免压力过大使密封圈和内置管连接的位置发生变形,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的软管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软管接头
,具体为一种可旋转的软管接头。

技术介绍

[0002]软管是管道的一种材质,经常用于输送液体和保护电缆、电线等金属丝,软管的材质有很多,有金属软管、橡胶软管和不锈钢软管,软管具有很好的伸缩性,耐弯折,抗拉性能好,抗侧压性强,容易穿线安装,在工业和民用上使用的较为广泛。
[0003]现有技术中,由于软管的特性,不易连接,并且连接后的软管密封性较差,同时软管外部安装的密封部件使用时间长了容易发生老化,没有弹性,并且热胀冷缩还容易将软管的连接部件的韧性破坏,极大的降低了软管连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的软管接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由于软管的特性,不易连接,并且连接后的软管密封性较差,同时软管外部安装的密封部件使用时间长了容易发生老化,没有弹性,并且热胀冷缩还容易将软管的连接部件的韧性破坏,极大的降低了软管连接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旋转的软管接头,包括装置本体、连接机构、本体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位于装置本体的外端,所述本体机构位于连接机构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位于连接机构的外端,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连接头、转动轴、安装槽、内置管、卡圈和卡块,所述转动轴固定安装在连接头的下端,所述安装槽固定设置在连接头上端的内部,所述内置管固定设置在连接头上端的中部并位于安装槽的内端,所述卡圈固定设置在内置管上端的外侧,所述卡块固定设置在卡圈的外端。
[0008]优选的,所述本体机构包括有软管本体、加固套、密封圈、卡槽、内置孔和防损圈,所述加固套固定安装在软管本体的外端,所述密封圈固定设置在加固套的上端,所述卡槽固定设置在密封圈外端的内部,所述内置孔固定设置在卡槽的内部,所述防损圈固定设置在加固套上端的边侧,通过设置防损圈,避免软管本体和连接头连接时的磨损,从而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环、活动孔、固定螺栓和夹紧块,所述活动孔固定设置在固定环的内部,所述固定螺栓活动安装在活动孔的内部,所述夹紧块固定安装在固定螺栓的内端并位于固定环的内部,通过固定环的设置,安装时,密封圈插入到内置管的内部,固定环卡在密封圈和内置管连接的位置,避免压力过大使密封圈和内置管连接的位置发生变形。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和软管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卡块呈等距分布于卡圈的外端,所述卡块的外端为弧形结构,通过连接头和软管本体活动连接,便于该装置使用时的拆装,增
加该装置检修的便捷性。
[0011]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外端为螺纹结构,所述卡槽为环形结构,所述内置孔呈等距分布于卡槽的内部,所述内置孔和卡块相适配,所述防损圈为环形结构,通过内置孔和卡块相适配,连接时卡块卡在内置孔的内部,使密封圈和内置管连接时不会发生移动,增加连接头和软管本体连接的稳定性。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和连接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孔呈等距分布于固定环的内部,所述夹紧块呈等距分布于固定环的内部,通过固定环和连接头活动连接,固定环可根据密封圈和内置管的连接位置进行调整,增加该装置防患的便捷性。
[0013]优选的,所述卡圈和卡槽相适配,所述内置管和密封圈相适配,所述夹紧块的内端为螺纹结构,通过将夹紧块的内端为螺纹结构,增加夹紧块和内置管的摩擦力,使夹紧块和内置管连接的更为稳固。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可旋转的软管接头,通过固定环的设置,安装时,密封圈插入到内置管的内部,固定环卡在密封圈和内置管连接的位置,避免压力过大使密封圈和内置管连接的位置发生变形,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6]2、该可旋转的软管接头,通过连接头和软管本体活动连接,固定环和连接头活动连接,便于该装置使用时的拆装,固定环可根据密封圈和内置管的连接位置进行调整,增加该装置防患的便捷性;
[0017]3、该可旋转的软管接头,通过内置孔和卡块相适配,连接时卡块卡在内置孔的内部,使密封圈和内置管连接时不会发生移动,增加连接头和软管本体连接的稳定性,并且还通过设置防损圈,避免软管本体和连接头连接时的磨损,从而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连接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本体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装置本体;2、连接机构;201、连接头;202、转动轴;203、安装槽;204、内置管;205、卡圈;206、卡块;3、本体机构;301、软管本体;302、加固套;303、密封圈;304、卡槽;305、内置孔;306、防损圈;4、固定机构;401、固定环;402、活动孔;403、固定螺栓;404、夹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旋转的软管接头,包括装置本体1、连接机构2、本体机构3和固定机构4,连接机构2位于装置本体1的外端,本体机构3位
于连接机构2的内部,固定机构4位于连接机构2的外端,连接机构2包括有连接头201、转动轴202、安装槽203、内置管204、卡圈205和卡块206,转动轴202固定安装在连接头201的下端,安装槽203固定设置在连接头201上端的内部,内置管204固定设置在连接头201上端的中部并位于安装槽203的内端,卡圈205固定设置在内置管204上端的外侧,卡块206固定设置在卡圈205的外端。
[0025]本体机构3包括有软管本体301、加固套302、密封圈303、卡槽304、内置孔305和防损圈306,加固套302固定安装在软管本体301的外端,密封圈303固定设置在加固套302的上端,卡槽304固定设置在密封圈303外端的内部,内置孔305固定设置在卡槽304的内部,防损圈306固定设置在加固套302上端的边侧,通过设置防损圈306,避免软管本体301和连接头201连接时的磨损,从而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6]固定机构4包括有固定环401、活动孔402、固定螺栓403和夹紧块404,活动孔402固定设置在固定环401的内部,固定螺栓403活动安装在活动孔402的内部,夹紧块404固定安装在固定螺栓403的内端并位于固定环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的软管接头,包括装置本体(1)、连接机构(2)、本体机构(3)和固定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位于装置本体(1)的外端,所述本体机构(3)位于连接机构(2)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4)位于连接机构(2)的外端,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有连接头(201)、转动轴(202)、安装槽(203)、内置管(204)、卡圈(205)和卡块(206),所述转动轴(202)固定安装在连接头(201)的下端,所述安装槽(203)固定设置在连接头(201)上端的内部,所述内置管(204)固定设置在连接头(201)上端的中部并位于安装槽(203)的内端,所述卡圈(205)固定设置在内置管(204)上端的外侧,所述卡块(206)固定设置在卡圈(205)的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机构(3)包括有软管本体(301)、加固套(302)、密封圈(303)、卡槽(304)、内置孔(305)和防损圈(306),所述加固套(302)固定安装在软管本体(301)的外端,所述密封圈(303)固定设置在加固套(302)的上端,所述卡槽(304)固定设置在密封圈(303)外端的内部,所述内置孔(305)固定设置在卡槽(304)的内部,所述防损圈(306)固定设置在加固套(302)上端的边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沃丰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