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干湿分离一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179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干湿分离一体设备,包括过滤筛分机体、烘炒一体机体,所述过滤筛分机体和烘炒一体机体并列且一体设置,所述可更换式滤气板上下并列设置在烘炒一体机体的内顶侧,所述投放兜口设置在过滤筛分机体的前面顶侧,所述排放坡口设在烘炒一体机体的前面底侧,所述电控箱固定在过滤筛分机体和烘炒一体机体的前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餐厨垃圾处理的设置,改变传统的处理方式,改进为一种更加安全和环保的处理方式,可以将餐厨垃圾进行干湿分离,然后再进行烘炒,减少含水含盐的比例,设备利用自产生的臭气进行燃烧利用,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分离后的餐厨垃圾可以实现汁液和渣块的单独收集和处理,宜推广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干湿分离一体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干湿分离一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餐厨垃圾多数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而产生最多的餐厨垃圾就是废弃的菜叶和剩菜剩饭,这类垃圾一般掺杂各种油脂混合物和高盐分的汁液,直接排放和填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设计一种餐厨垃圾干湿分离一体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干湿分离一体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餐厨垃圾干湿分离一体设备,包括过滤筛分机体、烘炒一体机体、排气格栅、可更换式滤气板、液体分离桶、投放兜口、排放坡口、电控箱,所述过滤筛分机体和烘炒一体机体并列且一体设置,所述排气格栅设置在烘炒一体机体的顶侧面,所述可更换式滤气板设有多组,多组可更换式滤气板上下并列设置在烘炒一体机体的内顶侧,且可更换式滤气板设置在排气格栅的底侧,所述可更换式滤气板可在烘炒一体机体的侧面拔插,所述投放兜口设置在过滤筛分机体的前面顶侧,所述排放坡口设在烘炒一体机体的前面底侧,所述电控箱固定在过滤筛分机体和烘炒一体机体的前侧面,所述过滤筛分机体和烘炒一体机体的前面底侧设置有排液舱口,所述液体分离桶设置在排液舱口内。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过滤筛分机体和烘炒一体机体内部设置有积攒投料翻斗、滤水装置、臭气抽取装置、顶排抽气风扇、液体分离渠体、烘炒料斗、加热底灶、燃气管,所述积攒投料翻斗设置在滤水装置的前侧,所述液体分离渠体和烘炒料斗并列设置,且烘炒料斗设置在液体分离渠体的右侧,所述液体分离渠体和烘炒料斗设置在滤水装置的右端底侧,所述顶排抽气风扇设置在烘炒料斗和液体分离渠体的顶侧,且顶排抽气风扇紧贴在可更换式滤气板的底侧,所述臭气抽取装置呈对称的设置在顶排抽气风扇的底面两侧,所述加热底灶设置在烘炒料斗的底面,所述燃气管连接在加热底灶的右侧面,所述臭气抽取装置底端连接加热底灶,所述烘炒料斗的前端连接排放坡口,所述积攒投料翻斗设置在投放兜口的后底侧,所述液体分离渠体的前侧端设置在排液舱口的内顶侧。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滤水装置由外框架、偏心抖动轮组、侧翻倾倒气缸臂、双层滤斗组成,所述外框架设置在双层滤斗的外侧,所述双层滤斗的前端连接在外框架的顶面右端,双层滤斗的后侧通过侧翻倾倒气缸臂连接在外框架的顶面左端,所述偏心抖动轮组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偏心抖动轮组连接在外框架的外侧,所述液体分离渠体由排液管、前倾渠体组成,所述排液管设在前倾渠体的前端底侧,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排液舱口的内顶侧,所述烘炒料斗由翻炒机构、机构平移桁架、耐高温料斗组成,所述翻炒机构连接在机
构平移桁架的底侧,且翻炒机构可在机构平移桁架的底面横向滑动,所述翻炒机构设置在耐高温料斗内,且翻炒机构可在耐高温料斗内横向移动。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双层滤斗由上层滤板、气缸支点臂、料斗本体、倾倒板、前连接轴组成,所述气缸支点臂呈对称的设置在料斗本体的后侧端两侧,所述倾倒板设置在料斗本体的后侧端,所述前连接轴焊接在倾倒板的后侧面,所述倾倒板的中心开设有排液槽口,所述上层滤板固定在料斗本体的内部,且上层滤板设置在排液槽口的顶侧,所述前连接轴的两端连接在外框架的顶面右端。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优化了餐厨垃圾处理的设置,改变传统的处理方式,改进为一种更加安全和环保的处理方式,可以将餐厨垃圾进行干湿分离,然后再进行烘炒,减少含水含盐的比例,设备利用自产生的臭气进行燃烧利用,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分离后的餐厨垃圾可以实现汁液和渣块的单独收集和处理,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外观状态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局部细节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滤水装置细节示意图。
[0013]图中:过滤筛分机体1、烘炒一体机体2、排气格栅3、可更换式滤气板4、液体分离桶5、投放兜口6、排放坡口7、电控箱8、排液舱口9、积攒投料翻斗10、滤水装置11、臭气抽取装置12、顶排抽气风扇13、液体分离渠体14、烘炒料斗15、加热底灶16、燃气管17、外框架18、偏心抖动轮组19、侧翻倾倒气缸臂20、双层滤斗21、排液管22、前倾渠体23、翻炒机构24、机构平移桁架25、耐高温料斗26、上层滤板27、气缸支点臂28、料斗本体29、倾倒板30、前连接轴31、排液槽口32。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0015]一种餐厨垃圾干湿分离一体设备,包括过滤筛分机体1、烘炒一体机体2、排气格栅3、可更换式滤气板4、液体分离桶5、投放兜口6、排放坡口7、电控箱8,所述过滤筛分机体1和烘炒一体机体2并列且一体设置,所述排气格栅3设置在烘炒一体机体2的顶侧面,所述可更换式滤气板4设有多组,多组可更换式滤气板4上下并列设置在烘炒一体机体2的内顶侧,且可更换式滤气板4设置在排气格栅3的底侧,所述可更换式滤气板4可在烘炒一体机体2的侧面拔插,所述投放兜口6设置在过滤筛分机体1的前面顶侧,所述排放坡口7设在烘炒一体机体2的前面底侧,所述电控箱8固定在过滤筛分机体1和烘炒一体机体2的前侧面,所述过滤筛分机体1和烘炒一体机体2的前面底侧设置有排液舱口9,所述液体分离桶5设置在排液舱口9内。
[0016]所述过滤筛分机体1和烘炒一体机体2内部设置有积攒投料翻斗10、滤水装置11、臭气抽取装置12、顶排抽气风扇13、液体分离渠体14、烘炒料斗15、加热底灶16、燃气管17,所述积攒投料翻斗10设置在滤水装置11的前侧,所述液体分离渠体14和烘炒料斗15并列设
置,且烘炒料斗15设置在液体分离渠体14的右侧,所述液体分离渠体14和烘炒料斗15设置在滤水装置11的右端底侧,所述顶排抽气风扇13设置在烘炒料斗15和液体分离渠体14的顶侧,且顶排抽气风扇13紧贴在可更换式滤气板4的底侧,所述臭气抽取装置12呈对称的设置在顶排抽气风扇13的底面两侧,所述加热底灶16设置在烘炒料斗的底面,所述燃气管17连接在加热底灶16的右侧面,所述臭气抽取装置12底端连接加热底灶16,所述烘炒料斗15的前端连接排放坡口7,所述积攒投料翻斗10设置在投放兜口6的后底侧,所述液体分离渠体14的前侧端设置在排液舱口9的内顶侧。
[0017]所述滤水装置11由外框架18、偏心抖动轮组19、侧翻倾倒气缸臂20、双层滤斗21组成,所述外框架18设置在双层滤斗21的外侧,所述双层滤斗21的前端连接在外框架18的顶面右端,双层滤斗21的后侧通过侧翻倾倒气缸臂20连接在外框架18的顶面左端,所述偏心抖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干湿分离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筛分机体(1)、烘炒一体机体(2)、排气格栅(3)、可更换式滤气板(4)、液体分离桶(5)、投放兜口(6)、排放坡口(7)、电控箱(8),所述过滤筛分机体(1)和烘炒一体机体(2)并列且一体设置,所述排气格栅(3)设置在烘炒一体机体(2)的顶侧面,所述可更换式滤气板(4)设有多组,多组可更换式滤气板(4)上下并列设置在烘炒一体机体(2)的内顶侧,且可更换式滤气板(4)设置在排气格栅(3)的底侧,所述可更换式滤气板(4)可在烘炒一体机体(2)的侧面拔插,所述投放兜口(6)设置在过滤筛分机体(1)的前面顶侧,所述排放坡口(7)设在烘炒一体机体(2)的前面底侧,所述电控箱(8)固定在过滤筛分机体(1)和烘炒一体机体(2)的前侧面,所述过滤筛分机体(1)和烘炒一体机体(2)的前面底侧设置有排液舱口(9),所述液体分离桶(5)设置在排液舱口(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干湿分离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筛分机体(1)和烘炒一体机体(2)内部设置有积攒投料翻斗(10)、滤水装置(11)、臭气抽取装置(12)、顶排抽气风扇(13)、液体分离渠体(14)、烘炒料斗(15)、加热底灶(16)、燃气管(17),所述积攒投料翻斗(10)设置在滤水装置(11)的前侧,所述液体分离渠体(14)和烘炒料斗(15)并列设置,且烘炒料斗(15)设置在液体分离渠体(14)的右侧,所述液体分离渠体(14)和烘炒料斗(15)设置在滤水装置(11)的右端底侧,所述顶排抽气风扇(13)设置在烘炒料斗(15)和液体分离渠体(14)的顶侧,且顶排抽气风扇(13)紧贴在可更换式滤气板(4)的底侧,所述臭气抽取装置(12)呈对称的设置在顶排抽气风扇(13)的底面两侧,所述加热底灶(16)设置在烘炒料斗的底面,所述燃气管(17)连接在加热底灶(16)的右侧面,所述臭气抽取装置(12)底端连接加热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政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百信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