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距离抛射型自动吸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015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远距离抛射型自动吸油装置,外壳内设有将其内部分成压缩吸油模块舱和爆裂抛壳装药舱的隔套,吸油模块设置在压缩吸油模块舱内,烟火药胶条附着在爆裂抛壳装药舱侧壁上;吸油模块包括疏水吸油海绵块、柔性筋线、充气胶囊带和压缩充气瓶,充气胶囊带围成长方形框架结构,柔性筋线在充气胶囊带的内侧形成经纬交叉的网状结构,若干疏水吸油海绵块固定在柔性筋线上;充气胶囊带上安装有压缩充气瓶,充气胶囊带与压缩充气瓶之间设有充气触发机构。该装置可通过发射装置进行远距离发射,当到达设定位置时外壳爆裂抛开,压缩的吸油模块展开漂浮油面上实现吸油作业,避免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溢油水域而处于危险之中。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溢油水域而处于危险之中。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溢油水域而处于危险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距离抛射型自动吸油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油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远距离抛射型自动吸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上运输活动或海上平台设施事故常会导致大面积海上溢油,而且一些海上溢油事故还伴随着海上火灾事故,危及海上运输安全,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针对海上溢油处置目前广泛使用的吸油毡、吸油棉等材料,需要处置人员近距离、长时间接触泄漏油污,而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引燃泄漏的燃油蒸汽,导致事故规模扩大。目前已有溢油物理吸附处置装置专利技术如202010962017.0、202021259380.8等,主要通过机械动力装置对吸油海棉、吸油板等吸油材质上吸附的油污进行刮取、收集,此类装置的使用需要依托船只或动力装置到达溢油区域进行现场收集和处理。在此过程中往往使处置人员处于溢油突发火灾、爆炸以及吸入油气中毒的安全风险之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远距离抛射型自动吸油装置,可通过发射装置进行远距离发射,当到达设定位置时吸油模块展开实现吸油,完成吸油工作同时避免工作人员处于危险之中。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远距离抛射型自动吸油装置,包括外壳、隔套、吸油模块、烟火药胶条、延时引爆机构和弹头;
[0006]弹头设置在外壳一端形成抛物线型结构,外壳内设有隔套,隔套将外壳内部分成内层的压缩吸油模块舱和外层的爆裂抛壳装药舱,吸油模块设置在压缩吸油模块舱内,烟火药胶条附着布置在爆裂抛壳装药舱的外壳内侧壁上,烟火药胶条由延时引爆机构引燃;
[0007]吸油模块包括疏水吸油海棉块、柔性筋线、充气胶囊带和压缩充气瓶,充气胶囊带围成长方形框架结构,柔性筋线在充气胶囊带的内侧形成经纬交叉的网状结构,若干个疏水吸油海棉块均匀固定在柔性筋线上;充气胶囊带内设有压缩充气瓶,压缩充气瓶出气口设有充气触发机构;吸油模块卷缩以抽真空包装方式装填在压缩吸油模块舱内,且舱内可放置若干个真空包装的吸油模块。
[0008]进一步,相邻的2个疏水吸油海棉块之间的距离为10

50mm。
[0009]进一步,疏水吸油海棉块设置在柔性筋线的经纬交叉点上。
[0010]进一步,充气触发机构包括密封挡板和牵引绳,压缩充气瓶设有两个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为压缩气体出气口,其位于充气胶囊带内,密封挡板插设在该出口处且密封挡板的一端穿出充气胶囊带之外,穿出充气胶囊带之外的密封挡板上还连接有牵引绳,牵引绳与吸油模块远端点相连,当吸油模块抽真空卷缩时牵引绳处于拉紧临界状态,当吸油模块抛出展开时,牵引绳拉动挡板使气体充填进胶囊带中;另一个开口为罐装压缩气体接口,且该
接口位于充气胶囊带之外。
[0011]进一步,密封挡板厚度小于等于2mm。
[0012]进一步,充气胶囊带的外侧设置有磁性件或柔性接触粘合材料。其中,磁性件可采用磁铁,柔性接触粘合材料为公母粘扣形式,可使若干个吸油模块漂移碰撞后通过磁铁吸合或接触粘合组合构建更大的围堵包围吸附圈。
[0013]进一步,疏水吸油海棉块上设有配重块。
[0014]进一步,充气胶囊带上设有配重块。
[0015]进一步,吸油模块上还连接有回收拉绳,回收拉绳与发射设备连接。
[0016]进一步,延时引爆机构为延时引信。
[0017]利用延时引信进行点火,如电子雷管,提前设置自动起爆时间。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远距离抛射型自动吸油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9]本技术所述的远距离抛射型自动吸油装置的吸油模块可真空卷缩在压缩吸油模块舱内,在使用时可通过空气炮等压缩气体或装填烟火发射药的发射装置进行远距离发射,当该装置到达设定位置时可通过引燃烟火药胶条使外壳炸裂,从而使真空压缩的吸油模块被释放,吸油模块被释放的同时触动触发机构,使压缩充气瓶对充气胶囊带进行自动充气,展开后落入溢油区域的吸油模块开始进行吸油,从而避免处置人员近距离接触溢油水域而处于燃油火灾、爆炸以及吸入油气中毒的安全风险之中。吸油模块吸满油后可沉入水底待后续打捞处理或直接通过拖拽绳拖离溢油区域,进行挤压收集溢油,并实现吸油模块的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远距离抛射型自动吸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吸油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吸油模块的侧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压缩充气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外壳;2

隔套;3

压缩吸油模块舱;4

爆裂抛壳装药舱;5

吸油模块;51

疏水吸油海棉块;52

柔性筋线;53

充气胶囊带;54

压缩充气瓶;541

罐装压缩气体接口;542

压缩气体出气口;543

密封挡板;544

牵引绳;6

烟火药胶条;7

延时引爆机构;8

回收拉绳;9

弹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距离抛射型自动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隔套、吸油模块、烟火药胶条、延时引爆机构和弹头;弹头设置在外壳一端形成抛物线型结构,外壳内设有隔套,隔套将外壳内部分成内层的压缩吸油模块舱和外层的爆裂抛壳装药舱,吸油模块设置在压缩吸油模块舱内,烟火药胶条附着布置在爆裂抛壳装药舱的外壳内侧壁上,烟火药胶条由延时引爆机构引燃;吸油模块包括疏水吸油海棉块、柔性筋线、充气胶囊带和压缩充气瓶,充气胶囊带围成长方形框架结构,柔性筋线在充气胶囊带的内侧形成经纬交叉的网状结构,若干个疏水吸油海棉块均匀固定在柔性筋线上;充气胶囊带内设有压缩充气瓶,压缩充气瓶出气口设有充气触发机构;吸油模块卷缩以抽真空包装方式装填在压缩吸油模块舱内,且舱内可放置若干个真空包装的吸油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抛射型自动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2个疏水吸油海棉块之间的距离为10

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抛射型自动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疏水吸油海棉块设置在柔性筋线的经纬交叉点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抛射型自动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触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晅亚陶鹏宇姜芊叶朱志强邢瑞泽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