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钢内衬热塑性塑料结构。它包括保护层、玻璃钢层、弹性层、若干弹性片、内衬层、若干弹性装置,所述保护层的内壁连接玻璃钢层,所述玻璃钢层的内壁连接弹性层,所述内衬层位于弹性层的内部,所述内衬层和保护层、玻璃钢层、弹性层均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层和弹性层之间有空腔,所述弹性片和弹性装置均位于空腔中,所述弹性装置的一端和内衬层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装置的另一端和弹性片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片和弹性层之间有间隙,所述弹性片、弹性装置均以内衬层的中轴线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内衬和玻璃钢层之间发生脱离,造成液体泄漏的风险。造成液体泄漏的风险。造成液体泄漏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钢内衬热塑性塑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钢
,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内衬热塑性塑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油田的输油、注水管线大部分仍采用钢管或者使用纯玻璃钢管材,钢管在输送液体时,当遇到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时,管道腐蚀严重,而玻璃钢管道在受到机械冲击时很容易出现断裂、裂纹等损伤。当玻璃钢内部采用热固性内衬时,虽然可以避免玻璃钢的断裂、裂纹等损伤,但是容易出现泄漏的风险。
[000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573353U,授权公告日:2015年08月19日,公开了一种玻璃钢管道,由内向外分别为内衬层、防渗层、外保护层和防滑层,并通过树脂固化粘接在一起,所述内衬层由增强树脂构成,所述防渗层由胶衣层、表面毡、针织毡和网格布经过层压制成,所述外保护层为玻璃钢纤维和不饱和聚酯为原料的复合结构层,在所述内衬层的内表面还设有内保护膜,在所述外保护层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层;该技术方案中的一种玻璃钢管道采用多层结构粘接而成,轻质高强,使用寿命长;所述内衬层由增强树脂构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在内衬层的内表面设有一层内保护膜,使得玻璃钢管的内表面比较光滑,不易结垢,可以明显减少沿程液体流动的摩擦阻力损失;所述防渗层由四层不同材质经过层压制成,具有高度防渗的可靠性。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是,当内衬层中通入液体时,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内衬层会遇热膨胀遇冷收缩,导致内衬层和外保护层的玻璃钢之间出现脱层现象,造成液体流动阻力增大,同时没有内衬层的保护,由于液体的腐蚀性还会出现泄漏、腐蚀管道的情形。
[0004]综上所述,如何在保证内衬和玻璃钢不脱离的情况下,仍能够使得液体不会泄漏,以上技术方案无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内衬和玻璃钢易脱离,造成液体泄漏的不足,提供一种内衬和玻璃钢不易脱离,液体不会泄漏的玻璃钢内衬热塑性塑料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玻璃钢内衬热塑性塑料结构,包括保护层、玻璃钢层、弹性层、若干弹性片、内衬层、若干弹性装置,所述保护层的内壁连接玻璃钢层,所述玻璃钢层的内壁连接弹性层,所述内衬层位于弹性层的内部,所述内衬层和保护层、玻璃钢层、弹性层均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层和弹性层之间有空腔,所述弹性片和弹性装置均位于空腔中,所述弹性装置的一端和内衬层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装置的另一端和弹性片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片和弹性层之间有间隙,所述弹性片、弹性装置均以内衬层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0008]当向内衬层中通入液体时,液体使得内衬层发生热胀冷缩现象,由于内衬层和弹性层之间有弹性装置和弹性片,从而弹性装置和弹性片和内衬层一起发生热胀冷缩现象,避免过厚的内衬层由于弹力不足造成内衬层损坏,影响管道输送液体以及液体泄漏的情况
发生。同时弹性片和弹性层之间有间隙,有利于提供弹性片和弹性装置在热胀冷缩过程中所占的空间,弹性层可以避免弹性片和弹性装置热胀冷缩过程中碰撞玻璃钢层,造成玻璃钢层的损坏,有利于延迟玻璃钢层的使用寿命。从而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当液体流入到内衬层中时,内衬层和玻璃钢层之间发生脱离,造成液体泄漏的风险。
[0009]作为优选,所述内衬层的两端设有翻边,所述翻边和内衬层一体形成,所述翻边和保护层的侧壁、玻璃钢的两端、弹性层的两端均固定连接。翻边有利于使内衬层和保护层、玻璃钢、弹性层均连接,从而增加内衬层的稳定性,配合弹性片、弹性装置的设置,避免在内衬中的液体流动时,内衬层发生热胀冷缩,内衬层脱离玻璃钢层,影响液体的输送。
[0010]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片的截面形状为波浪形,所述弹性装置位于弹性片的波峰处。截面形状为波浪形的弹性片在受到热胀冷缩时,波浪形会逐渐向平面形靠近,可以缓冲内衬层的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同时配合弹性装置进一步缓解内衬层和玻璃钢层的脱离情况的发生,确保液体的正常输送。
[0011]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压簧、弹性球、筒体,所述压簧有两个,其中一个压簧一端和弹性片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弹性球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球的另一端和另一个压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压簧的另一端和内衬层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套接压簧、弹性球,所述筒体的一端和内衬层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和弹性片贴接。筒体起到限位作用,确保压簧和弹性球始终在同一直线上,有利于压簧和弹性球的起到缓冲作用,缓冲内衬层的热胀冷缩效应,确保液体的正常输送。
[0012]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由软性材质制成,与弹性片连接的筒体的一端为弧形。与弹性片连接的筒体的一端为弧形,且由软性材质制成,有利于在内衬层和压簧、弹性球热胀冷缩过程中,弹性片和筒体可以更好的接触,增加弹性片和压簧的缓冲作用。
[0013]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片和内衬层平行。确保弹性片受力均匀。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避免造成玻璃钢层的损坏,有利于延迟玻璃钢层的使用寿命,避免内衬和玻璃钢层之间发生脱离,造成液体泄漏的风险;增加内衬层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
‑
A剖视图;
[0017]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0018]图中:1.保护层, 2.玻璃钢层, 3.弹性层, 4.弹性片, 5.内衬层, 6.弹性装置, 7.翻边,8.压簧, 9.弹性球,10.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2、3所示,一种玻璃钢内衬热塑性塑料结构,包括保护层1、玻璃钢层2、弹性层3、若干弹性片4、内衬层5、若干弹性装置6,保护层1的内壁连接玻璃钢层2,玻璃钢层2的内壁连接弹性层3,内衬层5位于弹性层3的内部,内衬层5和保护层1、玻璃钢层2、弹性层3均固定连接,内衬层5和弹性层3之间有空腔,弹性片4和弹性装置6均位于空腔中,弹性装置6
的一端和内衬层5固定连接,弹性装置6的另一端和弹性片4固定连接,弹性片4和弹性层3之间有间隙,弹性片4、弹性装置6均以内衬层5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0022]如图1所示,内衬层5的两端设有翻边7,翻边7和内衬层5一体形成,翻边7和保护层1的侧壁、玻璃钢2的两端、弹性层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弹性片4的截面形状为波浪形,弹性装置6位于弹性片4的波峰处。
[0023]如图3所示,弹性装置6包括压簧8、弹性球9、筒体10,压簧8有两个,其中一个压簧8一端和弹性片4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弹性球9固定连接,弹性球9的另一端和另一个压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压簧8的另一端和内衬层5固定连接,筒体10套接压簧8、弹性球9,筒体10的一端和内衬层5固定连接,筒体10的另一端和弹性片4贴接。筒体10由软性材质制成,与弹性片4连接的筒体10的一端为弧形。
[0024]如图1所示,弹性片4和内衬层5平行。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钢内衬热塑性塑料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保护层(1)、玻璃钢层(2)、弹性层(3)、若干弹性片(4)、内衬层(5)、若干弹性装置(6),所述保护层(1)的内壁连接玻璃钢层(2),所述玻璃钢层(2)的内壁连接弹性层(3),所述内衬层(5)位于弹性层(3)的内部,所述内衬层(5)和保护层(1)、玻璃钢层(2)、弹性层(3)均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层(5)和弹性层(3)之间有空腔,所述弹性片(4)和弹性装置(6)均位于空腔中,所述弹性装置(6)的一端和内衬层(5)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装置(6)的另一端和弹性片(4)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片(4)和弹性层(3)之间有间隙,所述弹性片(4)、弹性装置(6)均以内衬层(5)的中轴线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内衬热塑性塑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衬层(5)的两端设有翻边(7),所述翻边(7)和内衬层(5)一体形成,所述翻边(7)和保护层(1)的侧壁、玻璃钢层(2)的两端、弹性层(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涛,李佳生,薛春,
申请(专利权)人:艾西复合材料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