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结构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以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9595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钠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前驱体、正极材料以及制备方法。所述前驱体包含三层结构,内层为富镍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内核,中间层为锰钛氢氧化物过渡层,外层为富锰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外壳。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三层结构的前驱体。前驱体混钠焙烧得到的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掺氟的三层结构的前驱体以及正极材料。以及正极材料。以及正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结构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以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钠离子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多层结构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成本较低的钠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密度、优秀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较长的充放电循环寿命,为逐步取代铅酸电池提供了契机。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相对易于合成,电压范围可调并显示出较高的比容量。
[0003]目前,影响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的因素有:(1)不可逆相变:在层状钠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钠离子从正极材料的层间反复嵌脱,P型和O型正极材料都会发生相转变。由于材料相转变伴随着体积变化,材料在反复的膨胀

收缩

膨胀

收缩的过程中会不断积累应力,最终出现材料结构的破坏并造成电极颗粒开裂,加剧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严重时出现电极粉末化的现象,大量电极颗粒失去与集流体的电接触,降低有效活性物质的含量,导致电化学性能的下降。
[0004](2)锰离子的溶解和姜泰勒效应:当不同过渡金属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包含三层结构,内层为富镍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内核,中间层为锰钛氢氧化物过渡层,外层为富锰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外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驱体,其特征在于,富镍的镍钴锰氢氧化物的分子式为Mn
x1
Ni
y1
Co
z1
(OH)2,0.2≤x1<0.5,0.3≤y1<0.6,z1<0.4,x1+y1+z1=1;锰钛氢氧化物的分子式为Mn
x2
Ti
n2
(OH)2,0.60≤x2<0.85,0.1<n2≤0.4,x2+n2=1;富锰的镍钴锰氢氧化物的分子式为Mn
x3
Ni
y3
Co
z3
(OH)2,0.60≤x3<0.85,0.1<y3<0.4,z3<0.4,x3+y3+z3=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驱体,其特征在于,在前驱体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中均匀掺杂F。4.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富镍的锰、镍、钴的混合盐溶液A,配制锰、钛的混合盐溶液B,配制富锰的锰、镍、钴的混合盐溶液C,配制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2)配制反应釜底液;通气控制反应釜内的氧气浓度为0~5%;(3)在反应釜底液中并流通入混合盐溶液A、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待粒度D50达到4~7 μm停止泵入混合盐溶液A,并开始通入混合盐溶液B,待粒度D50达到5~8 μm停止泵入混合盐溶液B,开始通入混合盐溶液C,待粒度D50达到9~13 μm,停止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程磊袁涛邓鹏林可博周亚楠丁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