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0179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钠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镍、铜、锰的金属盐溶液在共沉淀反应过程中,采用β‑环糊精、葡萄糖、均苯三甲酸中的至少一种为络合剂,制备得到的前驱体材料的二次颗粒呈多孔银耳状球形,具备较高的振实密度和比表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具体涉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手机、平板电脑、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量达到了新的高度。锂离子电池是高效可靠的能量存储设备之一,但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功率密度限制等问题。而且,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般含钴,钴元素已探明全球储量有限,另外,钴元素具有放射性与毒性,带来一系列环保相关的问题。钠离子电池在成本、安全性和资源可持续性方面具有优势。

2、在钠离子电池中,层状氧化物仍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正极材料之一。钠离子电池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相似之处,一般来说,先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得到前驱体材料,然后焙烧前驱体材料和钠的化合物得到正极材料。cn116779837a公开了钠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至少使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可溶性金属盐、络合剂进行共沉淀反应,并在反应结束后对所获反应混合物进行陈化处理,从而得到钠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cn117125743a公开了钠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金属盐溶液、络合剂溶液和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材料的化学通式为NixMnyCuzTM(1-x-y-z)(OH)2,其中,TM为Ce(铈)、La(镧)、Pr(镨)、Nd(钕)、Pm(钷)、Sm(钐)、Eu(铕)中的至少一种;0.3≤x≤0.5,0.2≤y≤0.5,0.05≤z≤0.2,0≤1-x-y-z≤0.2;所述前驱体材料的一次颗粒呈花瓣状,一次颗粒聚集成多孔银耳状球形的二次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材料的振实密度为1.2~1.5g/cm3,比表面积为21~30cm2/g。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材料的化学通式为nixmnycuztm(1-x-y-z)(oh)2,其中,tm为ce(铈)、la(镧)、pr(镨)、nd(钕)、pm(钷)、sm(钐)、eu(铕)中的至少一种;0.3≤x≤0.5,0.2≤y≤0.5,0.05≤z≤0.2,0≤1-x-y-z≤0.2;所述前驱体材料的一次颗粒呈花瓣状,一次颗粒聚集成多孔银耳状球形的二次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材料的振实密度为1.2~1.5g/cm3,比表面积为21~30cm2/g。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底液包括水、络合剂和沉淀剂;所述反应釜底液中络合剂的浓度为1~3mol/l,ph值为10.4~11.4;所述镍、铜、锰的混合金属盐溶液中,镍、铜、锰的总浓度为1.5~2.5mol/l;所述tm的金属盐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林君徐斌张宝程磊邓鹏谷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