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驱动单元及显示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46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单元及显示电路,涉及模拟电路领域,包括: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脉冲调整控制器、至少两个电流镜;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的数字端用于接收图像数据中的第一位段数据,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的模拟电流输出端连接一个电流镜的输入端,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的至少一个极值电流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少一个电流镜的输入端,至少两个电流镜的输出端均连接一个显示单元;至少两个电流镜中最低位电流镜的输出端与显示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脉冲调整控制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图像数据中的第二位段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电路成本降低的同时满足丰富的灰阶。低的同时满足丰富的灰阶。低的同时满足丰富的灰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像素驱动单元及显示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模拟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像素驱动单元及显示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微显示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工业产品的设计,减少了显示器的空间占有体积。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和Micro LED(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微米发光二极管)等电流型的主动发光器件,具有功耗低、响应速度快以及高分辨率的优点。通常使用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数模转换器)应用于OLED的驱动芯片,它影响着整个芯片的性能。
[0003]因此,随着应用要求越来越高,原有普通8位精度DAC驱动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显示需求,需要更高精度的DAC来进行驱动。
[0004]但是直接使用高精度DAC不仅会使电路自身成本高昂,并且由于对高精度DAC的测试维护需要远高于自身芯片精度的仪器,导致高精度DAC在测试维护的成本和技术层面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素驱动单元及显示电路,能够在降低电路成本的同时满足丰富的灰阶。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像素驱动单元,包括: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脉冲调整控制器、至少两个电流镜;所述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的数字端用于接收图像数据中的第一位段数据,所述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的模拟电流输出端连接一个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的至少一个极值电流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少一个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至少两个电流镜的输出端均连接一个显示单元;所述至少两个电流镜中最低位电流镜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所述最低位电流镜为所述至少两个电流镜中输入端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模拟端中最低极值电流输出端的电流镜;所述脉冲调整控制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图像数据中的第二位段数据,所述脉冲调整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一位段数据的比特位高于所述第二位段数据的比特位。
[0007]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极值电流输出端包括:最大电流输出端和最小电流输出端,所述至少一个电流镜包括:第一电流镜和第二电流镜;所述最大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最小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最低位电流镜为所述第二电流镜。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流镜为输入侧具有一个晶体管,输出侧具有两个晶体管的电流镜,所述两个晶体管的尺寸不同;所述一个晶体管的电源端为所述第一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两个晶体管的电源端为所述第一电流镜的两个输出端,所述一个晶体管的电源端和偏置端短接,所述一个晶体管的偏置端连接所述两个晶体管中的第一晶体管的偏置端和第二
晶体管的偏置端。
[0009]可选地,所述两个晶体管中存在一个晶体管的尺寸为另一个晶体管的尺寸的预设倍数。
[0010]可选地,所述一个晶体管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偏置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一个晶体管的偏置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偏置端之间设置有第三开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偏置端通过第四开关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偏置端通过第五开关接地。
[0011]可选地,所述像素驱动单元还包括:逻辑处理板;所述逻辑处理板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数据写入控制信号,所述逻辑处理板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图像数据中的第三位段数据,所述第三位段数据的比特位高于所述第一位段数据的比特位;所述逻辑处理板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所述逻辑板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所述逻辑处理板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和所述第五开关的控制端;所述逻辑处理板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基于所述第三位段数据中一位比特数据及所述数据写入控制信号产生的控制信号,所述逻辑处理板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基于所述第三位段数据中另一位比特数据及所述数据写入控制信号产生的控制信号;所述逻辑处理板的第三输出端用于输出基于所述数据写入控制信号产生的控制信号。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偏置端之间还设置有第六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偏置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七开关;所述第二电流镜中,所述最小电流输出端与输出侧晶体管的偏置端之间设置有第八开关。
[0013]可选地,所述第六开关、所述第七开关以及所述第八开关的控制端分别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写入控制信号。
[0014]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极值电流输出端仅包括:最小电流输出端,所述最低位电流镜为所述最小电流输出端连接的电流镜。
[0015]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电路,包括:多个显示单元,以及所述多个显示单元分别连接的多个像素驱动单元;每个像素驱动单元为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像素驱动单元。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单元及显示电路,可将图像数据进行分段,使得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和脉冲调整控制器的分别接入部分段位数据进行处理,并在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的至少一个电流输出端接入电流镜进行电流控制,则可在需要高精度的数模转换控制时,在满足丰富的灰阶显示的同时降低对数模转换单元芯片的精度要求和对整个电路单元后续的测试维护难度,从而降低整个电路单元的自身成本和后续测试维护成本,降低对高精度数模转换的实现难度。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单元的电路波形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单元中第三位段数据时序控制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电路。
[0025]图标:1,像素驱动单元;2,显示电路;10,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20,脉冲调整控制器;30,电流镜;40,显示单元;50,第一开关;60,逻辑处理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脉冲调整控制器、至少两个电流镜;所述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的数字端用于接收图像数据中的第一位段数据,所述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的模拟电流输出端连接一个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电流型数模转换单元的至少一个极值电流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少一个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至少两个电流镜的输出端均连接一个显示单元;所述至少两个电流镜中最低位电流镜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所述最低位电流镜为所述至少两个电流镜中输入端连接至少一个第二模拟端中最低极值电流输出端的电流镜;所述脉冲调整控制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图像数据中的第二位段数据,所述脉冲调整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一位段数据的比特位高于所述第二位段数据的比特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极值电流输出端包括:最大电流输出端和最小电流输出端,所述至少一个电流镜包括:第一电流镜和第二电流镜;所述最大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最小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最低位电流镜为所述第二电流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镜为输入侧具有一个晶体管,输出侧具有两个晶体管的电流镜,所述两个晶体管的尺寸不同;所述一个晶体管的电源端为所述第一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两个晶体管的电源端为所述第一电流镜的两个输出端,所述一个晶体管的电源端和偏置端短接,所述一个晶体管的偏置端连接所述两个晶体管中的第一晶体管的偏置端和第二晶体管的偏置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晶体管中存在一个晶体管的尺寸为另一个晶体管的尺寸的预设倍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晶体管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偏置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一个晶体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钦杭陈弈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芯视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