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持续悬浮摆锤波浪能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930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持续悬浮摆锤波浪能收集装置,包括第一环形磁铁轨道、第二环形磁铁轨道、磁力摆球和换向机构;所述第一环形磁铁轨道和第二环形磁铁轨道同心水平设置,所述磁力摆球设置在第一环形磁铁轨道和第二环形磁铁轨道之间;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固定座、旋转座、内轴、第一顺时棘轮、第一伞齿、第三伞齿、外轴、第二逆时棘轮、第二伞齿、第四伞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顺时棘轮和外输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磁轨道实现悬浮支撑,降低了摆球的运动阻力,提高了波浪能的转换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双向输出,单向输出的换向结构;使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换向机构使波浪能的输入得以叠加输出,在同样波浪的海域获得了更大的电能输出。的电能输出。的电能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持续悬浮摆锤波浪能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海洋波浪能转化为电能的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持续悬浮摆锤波浪能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洋波浪是由于海风、海潮等因素的影响,在海水的表面形成高低起伏的波浪,海浪中蕴藏中巨大的可再生能量,相较于石化材料燃烧所获得能量来说,具有绿色环保,取之不竭等优势,激励着人们一直努力探索利用波浪能发电的方法和装置。目前波浪能发电所面临的问题发电成本高昂,发电功率小,具有不稳定性,需要能找到一种能够持续将波浪能转化成电能的高效装置。
[0003]现有波浪能发电在运动形式大多使用基于直线往复运动切割磁力线发电,直线运动的速率及行程受往复运动的导轨和本体机构影响很大,直线运动的速率和最大值受到很大限制,对于能量很强的浪的转化极为首先,如高频率的浪持续过来,直线运动的运动块到达行程中的某一点后又迅速回落,如此往复,加速的距离始终受限,所以输出的电压往往有限,获得的波浪能无法实现持续叠加的效应。
[0004]例如,中国专利CN102678428A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波浪能吸收和转换装置,该装置具有多自由度惯性摆机构、转向机构、传递增速机构以及能量转换装置和存储装置,其中多自由度惯性摆机构的每个输出端通过转向机构与传递增速机构相连,多自由度惯性摆机构的旋转运动通过转向和传递,在传递增速机构的输出端为连续单方向的旋转输出;传递增速机构的输出端接有能量转换和存储装置。但该装置无法实现波浪能持续叠加效应。
[0005]再例如,中国专利CN106351787A公开了一种钟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该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也无法实现波浪能持续叠加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持续悬浮摆锤波浪能收集装置。该装置通过换向机构并结合摆球旋转运动,实现了无论摆球的转向如何,输出轴

即与发电机连接的轴

转向始终唯一,从而实现了波浪能持续积累叠加输出,波浪能作用于悬浮摆球,使输出速度可以叠加,进而提高获得电能的最大值;本技术装置也实现了无论多小的浪,只要使机构摆球运动起来即可捕捉并积少成多进行叠加,提取更大的能量;另外,摆球本身除与旋转座连接的连杆外,为了降低旋转阻力,摆球上下均布有磁道,均衡摆球的重力和旋转过程中的偏载,降低转轴的旋转阻力。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可持续悬浮摆锤波浪能收集装置,包括第一环形磁铁轨道、第二环形磁铁轨道、磁力摆球和换向机构;
[0009]所述第一环形磁铁轨道和第二环形磁铁轨道同心水平设置,所述磁力摆球设置在第一环形磁铁轨道和第二环形磁铁轨道之间;
[0010]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固定座、旋转座、内轴、第一顺时棘轮、第一伞齿、第三伞齿、外轴、第二逆时棘轮、第二伞齿、第四伞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顺时棘轮和外输框架;
[0011]所述磁力摆球通过连杆固定在旋转座上;
[0012]所述旋转座可旋转的设置在固定座上;
[0013]所述旋转座上表面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顺时棘轮设置在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顺时棘轮与旋转座之间形成顺时棘轮结构;
[0014]所述内轴穿过旋转座和固定中心,内轴上端与第一顺时棘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齿套设并固定在内轴的下端;
[0015]所述旋转座下表面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逆时棘轮设置在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逆时棘轮与旋转座之间形成逆时棘轮结构;
[0016]所述外轴套设在内轴外,外轴上端固定并连接第二逆时棘轮,外轴下端穿过固定座并与第二伞齿固定连接;所述内轴与第二逆时棘轮、外轴、第二伞齿为滑配合;所述外轴与固定座之间也为滑配合;
[0017]所述第一伞齿和第三伞齿正交啮合,使得传动方向相反;
[0018]所述第三伞齿的传动轴外套设并固定第一齿轮;
[0019]所述第二伞齿和第四伞齿正交啮合,使得传动方向相反;
[0020]所述第四伞齿的传动轴外套设第三顺时棘轮,该第三顺时棘轮外套设固定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上表面设有圆形槽,所述旋转座和固定座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旋转座和支撑件可在圆形槽内旋转。
[002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上的圆形槽内设置有一圈推力调心滚子轴承,所述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动圈和轴承定圈,所述轴承动圈与支撑件相配合,支撑件与旋转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定圈与固定座相配合。
[00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输框架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座的下表面上。
[00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磁力摆球上端面为S极,下端面为N极;所述第一环形磁铁轨道的磁极为S极,第二环形磁铁轨道的磁极为N极。
[00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轴与外轴之间设有滚动轴承。
[00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轴与固定座之间设有滚动轴承。
[00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持续悬浮摆锤波浪能收集装置还设有一整体外壳,该整体外壳与第一环形磁铁轨道和第二环形磁铁轨道通过固定杆固定。
[0028]本技术所记载的任何范围包括端值以及端值之间的任何数值以及端值或者端值之间的任意数值所构成的任意子范围。
[0029]如无特殊说明,本技术中的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购买获得,本技术中所用的设备可采用所属领域中的常规设备或参照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进行。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1]1)本技术使用磁轨道实现悬浮支撑,降低了摆球的运动阻力,使运动损失减少,提高了波浪能的转换率。
[0032]2)本技术实现了双向输出,单向输出的换向结构。
[0033]3)本技术使原本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又通过换向机构使波浪能的输入
得以叠加输出,在同样波浪的输入的海域获得了更大的电能输出。
附图说明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5]图1为本技术包括整体壳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技术不包括整体壳体时的俯视示意图;
[0037]图3为图2的D

D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换向机构中旋转座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换向机构中的第一顺时棘轮、内轴和第一伞齿固定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0]图6为换向机构中的第二逆时棘轮、外轴和第二伞齿固定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1]图7为换向机构中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0042]图8为本技术不包括整体壳体时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持续悬浮摆锤波浪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形磁铁轨道、第二环形磁铁轨道、磁力摆球和换向机构;所述第一环形磁铁轨道和第二环形磁铁轨道同心水平设置,所述磁力摆球设置在第一环形磁铁轨道和第二环形磁铁轨道之间;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固定座、旋转座、内轴、第一顺时棘轮、第一伞齿、第三伞齿、外轴、第二逆时棘轮、第二伞齿、第四伞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顺时棘轮和外输框架;所述磁力摆球通过连杆固定在旋转座上;所述旋转座可旋转的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旋转座上表面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顺时棘轮设置在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顺时棘轮与旋转座之间形成顺时棘轮结构;所述内轴穿过旋转座和固定中心,内轴上端与第一顺时棘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齿套设并固定在内轴的下端;所述旋转座下表面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逆时棘轮设置在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逆时棘轮与旋转座之间形成逆时棘轮结构;所述外轴套设在内轴外,外轴上端固定并连接第二逆时棘轮,外轴下端穿过固定座并与第二伞齿固定连接;所述内轴与第二逆时棘轮、外轴、第二伞齿为滑配合;所述外轴与固定座之间也为滑配合;所述第一伞齿和第三伞齿正交啮合,使得传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三伞齿的传动轴外套设并固定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伞齿和第四伞齿正交啮合,使得传动方向相反;所述第四伞齿的传动轴外套设第三顺时棘轮,该第三顺时棘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鲍洪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赛智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