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方甘薯水肥一体化秋冬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916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南方甘薯水肥一体化秋冬种植方法,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有机质较多、具有一定肥力的壤土或砂壤土为种植区;土壤进行疏松后开沟,将腐植铺设于开设的沟中作为底肥,再将土壤覆盖,并将设置底肥的上部打成条床;选用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大小0.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南方甘薯水肥一体化秋冬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南方甘薯水肥一体化秋冬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甘薯是薯蓣科、薯蓣属缠绕草质藤本。地下块根顶分枝末端膨大成卵球形的块根,外皮淡黄色,光滑。茎左旋,基部有刺,被丁字形柔毛。单叶互生,阔心脏形;雄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雄花无梗或具极短的梗;苞片卵形,顶端渐尖;花被浅杯状,被短柔毛;蒴果三棱形,顶端微凹,基部截形,每棱翅状;种子圆形,具翅。花期初夏。现有技术中,甘薯的种植繁琐,且产量较低,工作量大,人工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在南方,天气多变,管理较为繁琐,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南方甘薯水肥一体化秋冬种植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0005]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有机质较多、具有一定肥力的壤土或砂壤土为种植区;
[0007]S2:土壤进行疏松后开沟,将腐植铺设于开设的沟中作为底肥,再将土壤覆盖,并将设置底肥的上部打成宽40cm,高10cm的条床;
[0008]S3:选用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大小0.15

0.25公斤/个的健康薯种进行育苗;
[0009]S4:将种植的区域上方铺设供水管,且将供水管路设置供肥装置和供水装置,供水装置和供肥装置连接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传感器;
[0010]S5:控制系统根据数据采集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进行自动控制供水和供肥;
[0011]S6:控制系统自动监管种植的甘薯状态。
[0012]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的腐植由杂草、树叶、锯末、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混合发酵制成。
[0013]进一步,按重量比,每份所述腐植含所述杂草25

35份、所述树叶30

40份、所述锯末15

20份、所述农作物秸秆40

50份、所述动物粪便10

20份。
[0014]优选的,按重量比,每份所述腐植含所述杂草30份、所述树叶35份、所述锯末20份、所述农作物秸秆45份、所述动物粪便115份。
[0015]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的数据采集传感器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0016]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的控制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摄像头、时间控制器、温控模块、湿度控制模块、pH控制模块。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南方甘薯水肥一体化秋冬种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
传感器检测种植状态,并监测植物生长状态,根据天气、土壤状态自动控制供水供肥,实现水肥一体化自动管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避免疏于管理,提高甘薯产量,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0]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有机质较多、具有一定肥力的壤土或砂壤土为种植区;
[0022]S2:土壤进行疏松后开沟,将腐植铺设于开设的沟中作为底肥,再将土壤覆盖,并将设置底肥的上部打成宽40cm,高10cm的条床;
[0023]S3:选用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大小0.15

0.25公斤/个的健康薯种进行育苗;
[0024]S4:将种植的区域上方铺设供水管,且将供水管路设置供肥装置和供水装置,供水装置和供肥装置连接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传感器;
[0025]S5:控制系统根据数据采集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进行自动控制供水和供肥;
[0026]S6:控制系统自动监管种植的甘薯状态。
[0027]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的腐植由杂草、树叶、锯末、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混合发酵制成。采用废弃农作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腐植具有成本低廉,环保,且营养丰富的优点。
[0028]进一步,按重量比,每份所述腐植含所述杂草25

35份、所述树叶30

40份、所述锯末15

20份、所述农作物秸秆40

50份、所述动物粪便10

20份。
[0029]优选的,按重量比,每份所述腐植含所述杂草30份、所述树叶35份、所述锯末20份、所述农作物秸秆45份、所述动物粪便115份。
[0030]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的数据采集传感器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0031]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的控制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摄像头、时间控制器、温控模块、湿度控制模块、pH控制模块。
[003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3]本专利技术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有机质较多、具有一定肥力的壤土或砂壤土为种植区,这类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块根形状粗短、整齐,皮色鲜艳,食味好,出于率高,耐贮藏性好。但是,砂壤土缺乏养料,保水性差,易受干旱,必须经过施肥、改土,才能获得高产。黏重板结的土壤,保水力虽好,但通气性差,易受涝害,块根形状细长,皮薄色淡,块根含水多,出干率低,食味差,不耐贮藏。因此,选用腐植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肥力,更适宜甘薯生长,通过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采集土壤的湿度、环境温度、肥力等数据,控制系统根据采集的数据自动控制供水和供肥,当检测到湿度较低时,自动启动供水进行浇灌,当一定时间后,自动启动供肥装置与供水系统一并进行供水和供肥,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通过视频监控采集甘薯生长的图像,控制系统中预存标准图像,将实时采集的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对比,匹配相似度,从而监测生长情况。
[003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
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南方甘薯水肥一体化秋冬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有机质较多、具有一定肥力的壤土或砂壤土为种植区;S2:土壤进行疏松后开沟,将腐植铺设于开设的沟中作为底肥,再将土壤覆盖,并将设置底肥的上部打成宽40cm,高10cm的条床;S3:选用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大小0.15

0.25公斤/个的健康薯种进行育苗;S4:将种植的区域上方铺设供水管,且将供水管路设置供肥装置和供水装置,供水装置和供肥装置连接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传感器;S5:控制系统根据数据采集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进行自动控制供水和供肥;S6:控制系统自动监管种植的甘薯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方甘薯水肥一体化秋冬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腐植由杂草、树叶、锯末、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混合发酵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南方甘薯水肥一体化秋冬种植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钊杨桂梅张炳陈庆东唐千淄韩玉芬
申请(专利权)人:防城港市农业农机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