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大戟种子高效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442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大戟种子高效育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种子制备:采集时,选择成熟、饱满种子,成熟一批采集一批;将果穗一同采下,采集的果实悬挂于通风处保存,除去杂物,揉搓后,净选出净种子;2)种子前处理:先催芽、再播种;3)水分管理:需要按时浇水以保持育苗地湿度,保证红大戟能够正常出苗;4)田间管理:红大戟出苗以后,用手拔草,保证墒床面及作业通道清洁无杂;5)中耕管理,整个生长周期共施肥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大戟种子高效育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大戟种子高效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大戟系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x Pitard的块根,具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瘵病痰核。以红大戟为原料生产上市的药品达数百种,如紫金锭(散)、控涎丸等。市场一直畅销攀升,原产地云南、广西等省野生资源历经几十载大肆采挖,濒临枯竭。但有关红大戟的相关研究有限,尚未形成系统的良种选育技术、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和引种驯化栽培技术。特别是对其种子的特性既破眠成苗技术研究处于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大戟种子高效育苗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红大戟种苗繁育难点,从果实处理、种子催芽、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制定操作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红大戟种子高效育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0005]1)种子制备:采集时,选择成熟、饱满种子,成熟一批采集一批;将果穗一同采下,采集的果实按每份约5kg的量悬挂于通风处保存,将风干后的果穗除去果壳等杂物,揉搓后,净选出净种子;
[0006]2)种子前处理:先催芽、再播种;
[0007]3)水分管理:需要按时浇水以保持育苗地湿度,保证红大戟能够正常出苗;
[0008]4)田间管理:红大戟出苗以后,用手拔草,保证墒床面及作业通道清洁无杂;
[0009]5)中耕管理,整个生长周期共施肥3

4次,冬季植株枯萎后将地上枯株剪除,清理田园,用火烧土培土;
[0010]6)病虫害防治。
[0011]优选的,所述部分1)中,8~10月,分批采集颖果颜色偏暗黄果穗,用网袋置于通风处自然风干(不能暴晒)待干燥后,搓揉颖果,净选出种子置于通风干燥处备用。
[0012]优选的,所述部分2)中,于播种前10d左右催芽,把种子与椰糠按照1:20质量比混合均匀,保持湿润,放置黑暗处,PH为6.0~6.5,温度25~28℃,处理约25d左右,期间需2d左右进行翻动一次,保持基质疏松;当80%的胚根露出种皮1mm左右,即可播种;每亩用量5kg,撒播方式播种,播撒时:把种子和椰糠按照标准用种量播散在埫面上,而后再覆盖约0.5cm厚的椰糠,以保持水分,再覆盖松毛保湿保温,厚度2cm,并以洒水的方式浇透水。
[0013]优选的,所述部分3)中,每周一、周三、周五早晨九点到十点之间采用喷施的方式给育苗地进行浇水,喷施时间在5min,保持育苗地土壤湿度在25%;进入夏天后,于每天早上10点之前,在温室喷水以保持温室内的湿度,同时温室内保持通风状态。
[0014]优选的,所述部分5),苗高15cm时施第1次肥,以后每隔40d施1次,整个生长期共施3

4次,肥料用腐熟农家肥30t/hm2或用腐熟花生麸或桐麸稀水肥22.5t/hm2。
[0015]优选的,所述部分6)中,关于红大戟白绢病、斑枯病、根腐病的防治措施,采用绿色防治,播种后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黄腐酸联合用药,防治白绢病及其余根腐病、斑枯病,黄腐酸(2%~6%)可有效刺激了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有效提高了发酵产物中的活菌数。
[001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从果实处理、种子催芽、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解决红大戟种子发芽难,成苗率低的问题,建立红大戟种苗繁育技术规程,对推动和完善红大戟种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均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8]关于解决红大戟种子发芽难,成苗率低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0019]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红大戟种子的特性,种子细小,长1.67mm,直径0.87mm,千粒重0.43g,自然散落地上的种子发芽出苗率不到1%,繁殖十分缓慢。据初步试验观察,充分发育成熟的种子发芽率可达20%

50%,而发育不完全和未充分成熟的种子其发芽率不到5%。
[0020]由于红大戟种子成熟期不一致,成熟一批采集一批,于7月下旬
‑‑
11月上旬采集成熟果实,采集时,选择果穗上黄色或黄褐色、一碰即掉的成熟、饱满种子,将果穗一同采下,采集的果实按每份约5kg的量悬挂于通风处保存,将风干后的果穗除去果壳等杂物,风选出净种子。
[0021]把种子与椰糠按照1∶20质量比混合均匀,保持湿润(挤压不出水为宜)放置黑暗处(避光),温度25

28℃,10d左右,胚根开始突破种皮(80%的胚根露出种皮1mm左右),即可播种。
[0022]红大戟种子吸水特性研究
[0023]种子萌发时,首先进行的过程就是吸水。种子浸水后使种皮膨胀、软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同时二氧化碳透过种皮排出,里面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种子必须吸收足够的水分之后才能启动一系列酶的活动,种子才能萌发。
[0024]红大戟种子2h内,种子快速吸水,吸水率达98.57%,2

4h为缓慢吸水期,吸水率约133.05%,8h后几乎停滞吸水。金铁锁种子吸水时间约8h,吸水率达131.12%。
[0025]选择河沙、滤纸、椰糠等考察适合红大戟发芽的发芽床,椰糠、河沙发芽率明显高,在保持60%

70%湿度的情况下,红大戟种子在10d开始突破种皮,露出胚轴。而滤纸发芽率及发芽时间要晚到15d才开始突破种皮,露出胚轴。综合考虑椰糠、河沙可作为红大戟最适宜的发芽床。
[0026]按照光照12h

暗培养12h、光照24h、黑暗24h观察发现黑暗24h培养的发芽率明显高于其余两处理。因此采用黑暗处理种子较为适宜。另我们发现,春播(3月份)在大田里,把红大戟种子和腐植土混合后保持一定的湿度(保持60%

70%),种子也能在10d左右突破种皮,开始萌发,而秋播(10月份),种子无法萌发,推测:红大戟种子存在后熟现象,在完成后熟后,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种子较易发芽,光照影响较小。
[0027]根据种植基地(楚雄)的气候特点:当地进入11月份以后开始有霜,低温较低,植物
一般进入休眠期,结合红大戟种子的发芽特点,选择9月、11月、次年2月、次年3月播种,对比其生长情况发现,次年2月、次年3月、次年4月播种的红大戟次年长势较好,发芽率高(大于85%),地下块根较大。而9月、11月播种的红大戟由于种子后熟及播种后温度较低,发芽率极低(不到5%),这可能与其种子后熟及播种后温度较低有关。
[0028]于播种前10左右催芽,把种子与椰糠按照1:20质量比混合均匀,保持湿润(挤压不出水为宜)放置黑暗处(避光),温度25℃,10d左右胚根开始突破种皮,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大戟种子高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种子制备:采集时,选择成熟、饱满种子,成熟一批采集一批;将果穗一同采下,采集的果实按每份约5kg的量悬挂于通风处保存,将风干后的果穗除去果壳等杂物,揉搓后,净选出净种子;2)种子前处理:先催芽、再播种;3)水分管理:需要按时浇水以保持育苗地湿度,保证红大戟能够正常出苗;4)田间管理:红大戟出苗以后,用手拔草,保证墒床面及作业通道清洁无杂;5)中耕管理,整个生长周期共施肥3

4次,冬季植株枯萎后将地上枯株剪除,清理田园,用火烧土培土;6)病虫害防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大戟种子高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1)中,8~10月,分批采集颖果颜色偏暗黄果穗,用网袋置于通风处自然风干(不能暴晒)待干燥后,搓揉颖果,净选出种子置于通风干燥处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大戟种子高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2)中,于播种前10d左右催芽,把种子与椰糠按照1:20质量比混合均匀,保持湿润,放置黑暗处,PH为6.0~6.5,温度25~28℃,处理约25d左右,期间需2d左右进行翻动一次,保持基质疏松;当80%的胚根露出种皮1mm左右,即可播种;每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斌罗秉凡俞捷李国栋杨培张范李云熊永兴李静平蒲昕颖王欣格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原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