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的多功能ATO疏水涂层制备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13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溶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溶胶

凝胶法的多功能ATO疏水涂层制备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属功能涂层
,特别涉及一种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具有隔热性、导电性、疏水性和自清洁性的透明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锑掺杂二氧化锡(ATO)涂层是一种具有隔热性和导电性的功能性涂层,可广泛应用能源、环境、化工等领域,是目前材料表面涂层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涂层制备工艺的发展,ATO涂层的应用环境也对其提出了新的性能要求,如疏水性、自清洁性等。因此,开发集隔热性、导电性、疏水性、自清洁性、良好透光性于一身的多功能ATO涂层成为一种挑战。
[0003]涂层的疏水性是指水与接触面的接触角大于90
°
的表面,并且这样的表面具有一定的自清洁性;隔热性是指对红外线的阻隔性;导电性是指具有一定的电导率。涂层的多功能性依赖于其填料中的其他元素、疏水性依赖于其表面的微观粗糙结构,而这些因素一般会导致透光性降低。因此,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准确地控制涂层表面的粗糙度、选择掺杂元素及其比例等因素对高透光率涂层具有重要意义。
[0004]目前国内有不少ATO涂层的制备方面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国专利:CN105521936B公开了一种ATO隔热薄膜涂层的制备方法,其采用旋涂法,制备工艺较为简单,但很难适用于玻璃等平面材料的喷涂。中国专利:CN111849330A公开了一种超低VOC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透明建筑玻璃的纳米ATO/TiO2透明隔热涂料,得到了较好的隔热性能,但由于不具备疏水的性能,当玻璃表面遇水后无法保证良好的透光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开发一种基于溶胶

凝胶法的多功能ATO疏水涂层制备技术,使玻璃表面具有隔热性、导电性和高透光率的同时,还具有疏水性、自清洁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基于溶胶

凝胶法的多功能ATO疏水涂层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制备SiO2溶胶
[0008]准备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然后按一定的体积比向其中依次加入硅酸四乙酯、pH=1的盐酸及N,N

二甲基甲酰胺,再将其放入到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中,于室温环境下搅拌2h,得到SiO2溶胶液,静置以备用。无水乙醇、TEOS、pH=1的盐酸、DMF四者的体积比为87.8~88.3:6.7~7.2:4:1,四者合计体积份数为100。
[0009]步骤2:镀SiO2底膜
[0010]首先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具体是先用洗涤剂清洗玻璃表面油污,然后依次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冲洗玻璃表面,干燥后待用;将完成清洁处理的玻璃垂直浸入到步骤1中制备好的SiO2溶胶液中,静置1~3min,然后以1~3mm/s速度将玻璃垂直向上提拉,该过程即为浸渍提拉法;之后将其置于马弗炉之中进行高温煅烧。高温煅烧时,设置马弗炉从
室温升至500℃用时10~20h,并于500℃下持续煅烧1~3h,玻璃表面镀SiO2底膜工序完成。
[0011]步骤3:制备ATO凝胶液
[0012]准备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往其中加入一定摩尔量的SnCl2·
2H2O,并于室温下搅拌1h,然后加入一定摩尔量的柠檬酸作为络合剂,接着往其中加入一定摩尔量的SbCl3,得到原胶液。将所述原胶液于60℃下磁力搅拌器中搅拌4h后,加入占原溶胶体积1%的DMF,陈化12h,即得ATO凝胶液。
[0013]无水乙醇的体积与SnCl2·
2H2O、柠檬酸、SbCl3三者摩尔量的比值为100:0.05~0.1:0.02:0.005~0.012。
[0014]步骤4:玻璃表面SiO2底膜预处理
[0015]将氨水、双氧水、去离子水按照1:1:5的体积比混合配置好,作为清洗液备用。将镀有SiO2底膜的玻璃放置在清洗液中,于80℃环境下浸泡45min,然后依次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后,玻璃表面SiO2底膜预处理即完成。
[0016]步骤5:镀ATO涂层
[0017]采用与步骤2中相同的浸渍提拉法,利用步骤3制备的ATO凝胶液对步骤4中完成预处理的表面镀有SiO2底膜的玻璃进行涂覆ATO凝胶液的操作,之后使用鼓风干燥箱在70℃温度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至少20min,冷却至室温,即完成一次ATO凝胶膜涂覆;对完成预处理的表面镀有SiO2底膜的玻璃进行5~15次的ATO凝胶膜涂覆。将完成设定次数的ATO凝胶膜涂覆的玻璃按照步骤2中的高温煅烧工艺进行煅烧,即得表面具有亲水性的ATO涂层的玻璃。
[0018]步骤6:对ATO涂层疏水改性
[0019]选取无水乙醇为溶剂,以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为表面疏水改性剂配制疏水改性溶液,疏水改性溶液中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体积分数为2%。将步骤5中得到的表面具有亲水性的ATO涂层的玻璃置于60~80℃的疏水改性溶液中浸泡2~4h,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游离的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最后将其置于90℃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即得具有多功能ATO疏水涂层的玻璃。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制备技术采用溶胶

凝胶法在玻璃表面依次加载SiO2底膜、ATO涂层,并对ATO涂层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后,得到的多功能ATO疏水涂层具有一定的隔热性和导电性,透光性良好;通过简单的疏水改性即可实现涂层的疏水性能,同时获得一定的自清洁性。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元素掺杂范围广,在制备功能涂层等有广泛应用,有望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技术得到的具有多功能ATO疏水涂层的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玻璃,2—SiO2底膜,3—ATO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事实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明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
本专利技术。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溶胶

凝胶法的多功能ATO疏水涂层制备技术(简称制备技术),该制备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0025]步骤1:制备SiO2溶胶
[0026]准备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然后按一定的体积比向其中依次加入硅酸四乙酯(TEOS,分析纯)、pH=1的盐酸及N,N

二甲基甲酰胺(DMF,分析纯),再将其放入到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中,于室温环境下搅拌2h,得到SiO2溶胶液,静置以备用。无水乙醇、TEOS、pH=1的盐酸、DMF四者的体积比为(87.8~88.3):(6.7~7.2):4:1,四者合计体积份数为100。
[0027]步骤2:镀SiO2底膜
[0028]首先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具体是先用洗涤剂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溶胶

凝胶法的多功能ATO疏水涂层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技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SiO2溶胶准备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然后按一定的体积比向其中依次加入硅酸四乙酯、pH=1的盐酸及N,N

二甲基甲酰胺,再将其放入到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中,于室温环境下搅拌2h,得到SiO2溶胶液,静置以备用;无水乙醇、TEOS、pH=1的盐酸、DMF四者的体积比为87.8~88.3:6.7~7.2:4:1,四者合计体积份数为100;步骤2:镀SiO2底膜首先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具体是先用洗涤剂清洗玻璃表面油污,然后依次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冲洗玻璃表面,干燥后待用;将完成清洁处理的玻璃垂直浸入到步骤1中制备好的SiO2溶胶液中,静置1~3min,然后以1~3mm/s速度将玻璃垂直向上提拉,该过程即为浸渍提拉法;之后将其置于马弗炉之中进行高温煅烧;高温煅烧时,设置马弗炉从室温升至500℃用时10~20h,并于500℃下持续煅烧1~3h,玻璃表面镀SiO2底膜工序完成;步骤3:制备ATO凝胶液准备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往其中加入一定摩尔量的SnCl2·
2H2O,并于室温下搅拌1h,然后加入一定摩尔量的柠檬酸作为络合剂,接着往其中加入一定摩尔量的SbCl3,得到原胶液;将所述原胶液于60℃下磁力搅拌器中搅拌4h后,加入占原溶胶体积1%的DMF,陈化12h,即得ATO凝胶液;无水乙醇的体积与SnCl2·
2H2O、柠檬酸、SbCl3三者摩尔量的比值为100:0.05~0.1:0.02:0.005~0.012;步骤4:玻璃表面SiO2底膜预处理将氨水、双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杜建强贾冯瑞吴玉博王伟朱恒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隆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