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正茂专利>正文

磁形式动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10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磁形式动力机,由机座、机壳、定子、转子和主轴构成,为克服现有直流电机结构复杂、体积大且能耗大的缺陷,设计定子由多个圆环形磁铁组组成,各磁铁组又由多个带圆环蹄形永磁铁组成,各圆环形磁铁组固定安装在机壳内,转子由多个转子组组成,各转子组由转子座及均匀分布设于其上的永磁铁或电磁铁构成,各转子组设在作为定子的圆环形磁铁组之间,固定在主轴上并与之一同装配在机壳内。本项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且节省能源的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形式动力机。现有的动力机主要有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电动机又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两大类,通常的电动机均由两个基本部分构成,即固定部分的定子和旋转部分的转子,在直流电动机中即为用来在电机中产生磁场的磁极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电枢,另外还包括一个换向器,由于电枢由硅钢片迭成,表面冲有槽,槽中放电枢绕组,磁极与电枢相对布置,加之必须使用换向器,因此直流电机结构较复杂,体积也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直流电机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的节能型磁形式动力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磁形式动力机由机座、机壳、定子、转子和主轴构成,定子安装在机壳内表面上,本项专利技术中,定子由多个圆环形磁铁组成,各磁铁组由多个带圆弧蹄形永磁铁组成,各蹄形永磁铁外表面为一种极性,其"U"形内表面为另一极性,各带圆弧蹄形永磁铁依次连接组成一个圆环形磁铁组,并固定安装在机壳内,本专利技术中转子由多个转子组组成,各转子组由转子座圈及均匀分布设于其上的永磁铁构成,各转子组设在圆环形磁铁组之间,并固定安装在主轴上,一同装配在机壳内。本项专利技术的目的也可通过属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的另一技术方案来实现,该磁形式动力机由机座、机壳、定子、转子和主轴构成,定子安装在机壳内表面上,定子由多个圆环形磁铁组组成,各磁铁组由多个带圆弧蹄形永磁铁组成,各蹄形永磁铁外表面为一种极性,其"U"形内表面为另一极性,各带圆弧蹄形永磁铁依次连接组成一个圆环形磁铁组,并固定安装在机壳内,转子由多个转子组组成,各转子组由转子座圈及均匀分布设于其上的电磁铁构成,各电磁铁的通电导线接至设在机壳端部的转子电源接触器上,各转子组设在作为定子的圆环形磁铁组之间,并固定安装在主轴上,一同装配在机壳内。为进一步实现本项专利技术的目的,该磁形式动力机中,电磁铁采用软、硬金属磁性材料渗合制造,使电磁铁退磁慢,磁场损失少。本专利技术给出的磁形式动力机因定子与转子相间布置,节省了空间且取消了直流电动机中的换向器,使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特点,由于本专利技术中定子磁场始终为同一方向,转子中取消了换向及软、硬磁性材料的采用使磁场损失最小,起到节能作用。说明书附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为磁形式动力机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所示为单个带圆弧蹄形永磁铁与单个转子磁铁组结构示意图。图5与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技术方案——转子采用电磁铁的磁形式动力机整体结构剖视图。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该磁形式动力机由机座(4)、机壳(3)、定子、转子和主轴(9)构成,定子安装在机壳(3)内表面上,转子固定在主轴(9)上,主轴(9)通过轴承(8)安装在机壳(3)上,本专利技术中,定子由多个圆环形磁铁组组成,各磁铁组由多个带圆弧蹄形永磁铁(1)组成,各蹄形永磁铁(1)外表面为一种极性,其"U"形内表面为另一极性,如图4所示,为由四个带圆弧蹄形永磁铁(1)依次连接组成一个圆环形磁铁组,将其固定安装在机壳(3)内,图中(10)为各蹄形永磁铁之间的绝缘层,用于消除相邻磁场的相互影响。转子由多个转子组组成,各转子组由转子座圈(7)及均匀分布设于其上的永磁铁(2)构成,各转子组设在圆环形磁铁组之间,并固定安装在主轴(9)上,一同装配在机壳(3)内。图3给出了单个带圆弧蹄形永磁铁(1)与单个转子永磁铁(2)及其磁场方向示意图。由于磁场的相互作用,使转子受力,带动主轴(9)旋转。图1中(6)为安装在主轴(9)上的油压制动器,用于该磁形式动力机的制动,(5)为传动用皮带轮。图5、图6为另一种磁形式动力机实施例图,如图所示,该磁形式动力机由机座(14)、机壳(13)、定子、转子和主轴(19)构成,定子安装在机壳(13)内表面上,转子固定在主轴(19)上并与之一同安装在机壳(13)内,定子由多个圆环形磁铁组组成,各磁铁组由多个带圆弧蹄形永磁铁(11)组成,各蹄形永磁铁(11)外表面为一种极性,其"U"形内表面为另一极性,各带圆弧蹄形永磁铁(11)依次连接组成一个圆环形磁铁组,并固定安装在机壳(13)内。转子由多个转子组组成,各转子组由转子座圈(16)及均匀分布设于其上的电磁铁(12)构成,各电磁铁(12)的通电导线接至设在机壳(13)端部的转子电源接触器上,如图5所示,电源接触器由固定在主轴(19)上的绝缘环(20)、接触片(17)及接触刷(21)组成,接触片(17)固定在绝缘环(20)上,在主轴(19)转动后可与接触刷(21)接通,使外直流电源接入转子电磁铁(12)线圈,产生磁场,各转子组设在作为定子的圆环形磁铁组之间,并固定安装在主轴(19)上,通过轴承(18)一同装配在机壳(13)内,图5中(15)为传动用皮带轮。本实施例中,电磁铁(12)采用软、硬金属磁性材料渗合制造,使电磁铁退磁慢,磁场损失少。权利要求1.一种磁形式动力机,由机座、机壳、定子、转子和主轴构成,定子安装在机壳内表面上,转子固定在主轴上并与之一同安装在机壳内,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定子由多个圆环形磁铁组组成,各磁铁组由多个带圆弧蹄形永磁铁组成,各蹄形永磁铁依次连接组成一个圆环形磁铁组,并固定安装在机壳内,本专利技术中转子由多个转子组组成,各转子组由转子座圈及均匀分布设于其上的永磁铁构成,各转子组设在圆环形磁铁组之间,并固定安装在主轴上,一同装配在机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形式动力机,其特征在于该磁形式动力机还设有起制动作用的油压制动器,该油压制动器安装在主轴上。3.一种磁形式动力机,由机座、机壳、定子、转子和主轴构成,定子安装在机壳内表面上,转子固定在主轴上并与之一同安装在机壳内,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定子由多个圆环形磁铁组组成,各磁铁组由多个带圆弧蹄形永磁铁组成,各蹄形永磁铁外表面为一种极性,其"U"形内表面为另一极性,各带圆弧蹄形永磁铁依次连接组成一个圆环形磁铁组,并固定安装在机壳内,转子由多个转子组组成,各转子组由转子座圈及均匀分布设于其上的电磁铁构成,各电磁铁的通电导线接至设在机壳端部的转子电源接触器上,各转子组设在作为定子的圆环形磁铁组之间,并固定安装在主轴上,一同装配在机壳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形式动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电源接触器由固定在主轴上的绝缘环,接触片及接触刷组成,接触片固定在绝缘环上,可与接触片相接触的接触刷与外直流电源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磁形式动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电磁铁采用软、硬金属磁性材料渗合制造。全文摘要磁形式动力机,由机座、机壳、定子、转子和主轴构成,为克服现有直流电机结构复杂、体积大且能耗大的缺陷,设计定子由多个圆环形磁铁组组成,各磁铁组又由多个带圆环蹄形永磁铁组成,各圆环形磁铁组固定安装在机壳内,转子由多个转子组组成,各转子组由转子座及均匀分布设于其上的永磁铁或电磁铁构成,各转子组设在作为定子的圆环形磁铁组之间,固定在主轴上并与之一同装配在机壳内。本项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且节省能源的特点。文档编号H02K31/00GK1193841SQ9810724公开日1998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陈正茂 申请人:陈正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形式动力机,由机座、机壳、定子、转子和主轴构成,定子安装在机壳内表面上,转子固定在主轴上并与之一同安装在机壳内,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定子由多个圆环形磁铁组组成,各磁铁组由多个带圆弧蹄形永磁铁组成,各蹄形永磁铁依次连接组成一个圆环形磁铁组,并固定安装在机壳内,本专利技术中转子由多个转子组组成,各转子组由转子座圈及均匀分布设于其上的永磁铁构成,各转子组设在圆环形磁铁组之间,并固定安装在主轴上,一同装配在机壳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茂
申请(专利权)人:陈正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