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9091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具体包括:供电模块、GNSS监测系统、收缩绳和无人机;利用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行监测,同时依靠无人机携带,避免工作人员前往高陡边坡、高位滑坡、超高位滑坡等危险区域的风险,并且通过无人机的遥控机械臂,抓取收缩绳回收GNSS监测系统,从而反复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现有的地质灾害监测方法有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普适型监测三种。群测群防监测预警方式一般为监测员现场巡视和安装简易监测装置,发现异常后通过拨打手机预警或简易装置发出报警声;专业监测是安装专业化的大型仪器,对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后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和预警;普适型监测是结合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的优点,在保证监测效果的情况下降低设备某些技术指标从而降低整体成本,实现极高性价比的监测,达到大规模应用。
[0003]但是这些方案本身存在如下缺陷:
[0004]群测群防监测:群测群防监测仪器一般不具有远程传输功能,只适用于房前屋后等有人的地方,另外人工巡视也只适用于人员能到达的地方,对于高陡边坡和高位滑坡等灾害点,人员人身安全容易受到危险。
[0005]专业监测:专业监测一般采用大型设备,并配有大型的供电系统才能实现监测,但这类设备一般也只适用于人员能达的地方,对于高陡边坡、高位滑坡等灾害,要想实现监测,除非动用工程,实施成本太高,不适合大面积开展。
[0006]普适型监测:普适型监测设备具有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和安装运输便利的优点,但目前对于人员无法达到的灾害点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高陡边坡、高位滑坡、超高位滑坡等危险区域的监测。<br/>[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利用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行监测,同时依靠无人机携带,避免工作人员前往高陡边坡、高位滑坡、超高位滑坡等危险区域的风险,具体包括:供电模块、GNSS监测系统、收缩绳和无人机;其中,供电模块包括蓄电模块、抗滑针、弹簧铰链、4片等腰三角形状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控制模块,蓄电模块为方形板状,GNSS监测系统安装在蓄电模块上部,在蓄电模块下方设置有抗滑针,蓄电模块的四条边分别通过弹簧铰链与太阳能电池板的底边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可在弹簧铰链的作用下展开,每片太阳能电池板的顶角处还设置有穿线孔,充电控制模块设置在蓄电模块内,并且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其中,GNSS监测系统包括防护罩、定位模块、解析模块、通信模块,定位模块、解析模块和通信模块设置在防护罩内,GNSS定位模块用于对当前位置进行定位,GNSS解析模块对GNSS定位模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X、Y、Z三轴位移变化量;收缩绳穿过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穿线孔,将供电模块和GNSS监测系统悬挂在无人机的下方,并且无人机具有遥控机械臂,无人机通过遥控机械臂抓取收缩绳。
[0009]上述可回收利用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中GNSS监测系统还具有接线端子,充电控制模块通过线缆分别与接线端子和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0010]上述可回收利用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中还包括:固定件,GNSS监测系统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在蓄电模块的上部。
[0011]上述可回收利用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中固定件为不锈钢材质。
[0012]上述可回收利用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中4片等腰三角形状的太阳能电池板聚拢后呈金字塔状。
[0013]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利用无人机携带 GNSS监测装置,从而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前往高陡边坡等危险区域的风险,同时 GNSS供电模块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大幅延长续航时间,并且无人机的遥控机械可以抓取伸缩绳,从而将GNSS监测装置收回,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中GNSS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在使用过程中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展开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回收装置机构简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回收装置另一状态下机构简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GNSS供电模块;101、蓄电池储能模块;102、抗滑针;103、弹簧铰链; 104、太阳能电池板;105、穿线孔;106、太阳能控制器;107、线缆;2、GNSS 监测系统;201、防护罩;202、GNSS定位模块;203、GNSS解析模块;204、GNSS 通信模块;205、接线端子;206、固定件;3、收缩绳;4、无人机。
[0022]5、回收装置;51、第一回收部;511、回收杆;5111、主杆;5112、分杆;512、第一安装板;52、第二回收部;521、第二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4]下面结合图1

3对本技术所示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5]参考图1,本实施例包括供电模块1、GNSS监测系统2、收缩绳3和无人机4。
[0026]其中供电模块1具有蓄电模块101,蓄电模块101为方形板状,GNSS监测系统2安装在蓄电模块101上方,在蓄电模块101下方设置有抗滑针102,可以起到增大GNSS监测装置与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同时在蓄电模块101的四条边分别通过弹簧铰链103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04,太阳能电池板104在弹簧铰链 103的作用下展开,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板104的形状为三角形,优选为等腰三角形,且底边一侧与蓄电模块101连接,每片太阳能电池板
104上开设有穿线孔105,在本实施例中穿线孔105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4片太阳能电池板104在收拢时与蓄电模块101呈金字塔状,并且将GNSS监测系统2包围在4片太阳能电池板104和蓄电模块101围成的金字塔内。在蓄电模块101内还设置有充电控制模块106,充电控制模块106与太阳能电池板104电连接。
[0027]其中,GNSS监测系统2包括防护罩201、定位模块202、解析模块203和通信模块204,定位模块202、解析模块203和通信模块204设置在防护罩201内,由防护罩201提供保护,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因磕碰而导致损坏。GNSS监测系统 2还包括固定件206,GNSS监测系统2通过固定件206固定设置在蓄电模块101 上部,固定件206一般为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用。GNSS监测系统2还具有接线端子205,充电控制模块106通过线缆107分别与接线端子205和太阳能电池板 104电连接。GNSS定位模块202用于对当前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1)、GNSS监测系统(2)、收缩绳(3)和无人机(4);其中,所述供电模块(1)包括蓄电模块(101)、抗滑针(102)、弹簧铰链(103)、4片等腰三角形状的太阳能电池板(104)和充电控制模块(106),所述蓄电模块(101)为方形板状,所述GNSS监测系统(2)安装在所述蓄电模块(101)上部,在所述蓄电模块(101)下方设置有抗滑针(102),所述蓄电模块(101)的四条边分别通过所述弹簧铰链(103)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04)的底边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04)可在所述弹簧铰链(103)的作用下展开,每片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04)的顶角处还设置有穿线孔(105),所述充电控制模块(106)设置在所述蓄电模块(101)内,并且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04)电连接;其中,所述GNSS监测系统(2)包括防护罩(201)、GNSS定位模块(202)、GNSS解析模块(203)、通信模块(204),所述定位模块(202)、解析模块(203)和通信模块(204)设置在所述防护罩(201)内,所述GNSS定位模块(202)用于对当前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王晨辉孟庆佳杨凯吴悦董翰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