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防摔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89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3
一种可穿戴式防摔气囊,包括穿戴式气囊本体、蓄电池、充电插座,还具有路程统计机构和摔倒控制机构,路程统计机构包括弹性套、电源开关、元件盒和光电开关、提示电路,元件盒安装在弹性套的一侧外端,摔倒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电路和探测头,探测头包括金属管、滚珠,滚珠位于金属管内下端,金属管上端绝缘安装有接触片;探测头、电源开关、光电开关、提示电路、蓄电池、充电插座和控制电路安装在元件盒内并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防止误触发气囊本体充气效果,能对使用者起到好的保护效果;能对使用者行走的路程进行累加,防止了行走路程过远身体出现不良反应进而加大了摔倒的几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取得相对好的安全效果。基于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好的应用前景。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式防摔气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体防护用品
,特别是一种可穿戴式防摔气囊。

技术介绍

[0002]人体防摔气囊是一种个人防护用品,主要用于老年人或因各种疾病导致行走异常的人群使用,其应用中通过穿戴或者绑缚的方式固定在人身体需要保护的部位(特别是上身部位),通过气囊控制系统的位置探头探测人体的行走姿态,当人体摔倒后接通压缩气瓶(气瓶一次为气囊充气、气体排完后一般刚好保证气囊充满气)的电磁阀电源,进而电磁阀打开、气瓶内的气体快速进入气囊内,气囊充气后起到缓冲作用,防止了人直接接触地面或异物带来的伤害。
[0003]现有防摔气囊控制系统的探头一般采用万向水银开关探测人的行走姿态,虽然其具有探测灵敏度较高的优点,但是由于水银是液体,在人的行走中液面容易上下浮动进而导致水银液面接触水银开关内上部的触点,造成控制系统误判、气囊电磁阀得电,气瓶内的气体进入气囊,设备整体误工作,对正常使用带来不利影响。还有就是,现有的人体防摔气囊不具有里程统计功能,年龄大的使用者较长时间行走时,远端家人并不能得到具体信息,这样特别对于身体不好的使用者来说,有可能行走路程过远身体出现不良反应进而加大了摔倒的几率。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穿戴方便,能尽可能防止误触发工作,且能在使用者行走路程超过一定后能及时提示远端家人的防摔气囊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人体用防摔气囊由于结构所限,实际使用中相对容易发生误触发的缺点,以及不能统计使用者一段时间内行走的路程并提示家人,有可能行走路程过远身体出现不良反应进而加大了摔倒几率的弊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防摔气囊本体,应用中在相关机构及电路共同作用下,减少了正常行走因为身体运动幅度加大等造成的误触发几率,使用者行走中能自动统计行走的路程,且到达行走路程的设定值后,能自动经短信方式提示远端的家人,远端家人可及时通过电话等方式提示使用者不要再继续向远端行走,防止了行走路程过远身体出现不良反应进而加大了摔倒的几率,由此能取得相对好的安全效果的一种可穿戴式防摔气囊。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可穿戴式防摔气囊,包括穿戴式气囊本体、蓄电池、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路程统计机构和摔倒控制机构,路程统计机构包括弹性套、电源开关、元件盒和光电开关、提示电路,元件盒安装在弹性套的一侧外端,摔倒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电路和探测头,探测头包括金属管、滚珠,滚珠位于金属管内下端,金属管上端绝缘安装有接触片;所述探测头、电源开关、光电开关、提示电路、蓄电池、充电插座和控制电路安装在元件盒内,电源开关的按钮位于弹性套一端内侧,光电开关的探测头位于元件盒下端外;所述路程统计机构的电源输出端和穿戴式气囊本体的电磁阀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是常闭阀芯电磁阀。
[0008]进一步地,所述路程统计机构环形弹性套内径小于人小腿的外径;电源开关是按钮点动式电源开关;探测头金属管内径大于滚珠的外径,弹性套套在人小腿后、电源开关的内部两个触点闭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阻、可控硅,并和探测头之间连接,探测头其中一只接触片和可控硅阳极连接,可控硅控制极和电阻一端连接,电阻另一端和探测头另一只接触片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提示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短信模块、计数器、继电器,并和光电开关之连接,光电开关正极电源输入端和计数器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光电开关负极电源输入端和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计数器负极电源输入端、短信模块负极电源输入端及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计数器输出端和短信模块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继电器控制触点端及常开触点端和计数器的累加计数键下两个触点分别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防摔气囊本体,使用前将穿戴式气囊本体穿戴在上身,并将弹性套套在小腿部外侧端就可正常使用。当使用者行走没有摔倒时,由于滚珠具有较大的重量,人行走产生的动作幅度或力量不会造成滚珠上行经接触片触发可控硅导通,这样能有效起到防止误触发气囊本体充气的效果。当使用者行走向任何一个方向摔倒接触地面前,滚珠都会经接触片触发可控硅导通,进而气囊本体充气对使用者起到好的保护效果。本专利技术中,路程统计机构能对使用者行走的路程进行累加,当到达使用者设定的路程后,短信模块会给远端使用者家人发送短信,这样远端家人能及时电话联系使用者不要行走过远,防止了行走路程过远身体出现不良反应进而加大了摔倒的几率。本专利技术能取得相对好的安全效果。基于以上,所以本专利技术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2中所示,一种可穿戴式防摔气囊,包括具有囊身1及压缩气瓶2、电磁阀DC的穿戴式气囊本体,蓄电池G1,充电插座CZ,还具有路程统计机构和摔倒控制机构,路程统计机构包括环形弹性套3、电源开关S1、元件盒4和光电开关A1、提示电路5,元件盒4用粘接在弹性套3的右侧外端,摔倒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电路6和探测头SQ,探测头SQ包括铜质金属管7、铜质滚珠8,金属管7的下端为封闭式结构上端为开放式结构,滚珠8位于金属管7内下端,金属管7上端紧套有一只绝缘塑料套9,绝缘套9的下端垂直分布间隔一定距离分布有两只铜质接触片10,且接触片10的下端位于金属管7内上端并和滚珠8上端间隔一定距离(6毫米);所述探测头SQ、电源开关S1、光电开关A1、提示电路5、蓄电池G1、充电插座CZ(插孔位于元件盒4上端中部开孔外)和控制电路6安装在元件盒4内电路板上,电源开关S1的按钮位于元件盒4左中部外侧且位于弹性套3的右内侧端,光电开关A1垂直分布其探测头位于元件盒4下端中部开孔外。
[0016]图1、2所示,电磁阀DC是工作电压直流6V的常闭阀芯电磁阀、功率1W;蓄电池G1是型号6V/5Ah的锂蓄电池;充电插座CZ是同轴电源插座。路程统计机构环形弹性胶套3内径小于人小腿的外径;电源开关S1是按钮点动式电源开关;探测头SQ安装在元件盒4内后处于垂直状态且滚珠8位于金属管7内下端,金属管7内径大于滚珠8的外径,两只接触片10的间距小于滚珠8的半径,弹性套3套在人小腿后、电源开关S1的按钮按下、电源开关S1内部两个触点闭合。控制电路包括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的电阻R1、可控硅VS,并和探测头SQ之间经导线连接,探测头SQ其中一只接触片和可控硅VS阳极连接,可控硅VS控制极和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和探测头SQ另一只接触片连接。提示电路包括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的短信模块A3、计数器A2、继电器K1,并和光电开关A1之间电性连接,光电开关A1正极电源输入端1脚和计数器A2正极电源输入端1脚连接,光电开关A1负极电源输入端2脚和继电器K1负极电源输入端、计数器A2负极电源输入端2脚、短信模块A3负极电源输入端2脚及控制电源输入端3脚连接,计数器A2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防摔气囊,包括穿戴式气囊本体、蓄电池、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路程统计机构和摔倒控制机构,路程统计机构包括弹性套、电源开关、元件盒和光电开关、提示电路,元件盒安装在弹性套的一侧外端,摔倒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电路和探测头,探测头包括金属管、滚珠,滚珠位于金属管内下端,金属管上端绝缘安装有接触片;所述探测头、电源开关、光电开关、提示电路、蓄电池、充电插座和控制电路安装在元件盒内,电源开关的按钮位于弹性套一端内侧,光电开关的探测头位于元件盒下端外;所述路程统计机构的电源输出端和穿戴式气囊本体的电磁阀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防摔气囊,其特征在于,电磁阀是常闭阀芯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防摔气囊,其特征在于,路程统计机构环形弹性套内径小于人小腿的外径;电源开关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露露李涵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珍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