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非煤矿电气化铁道多端混合直流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869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井非煤矿电气化铁道多端混合直流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属于矿业电气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脉冲信号进行注入,分析其传播过程,推导出初次测距公式,计算初次测距结果,并以此确定故障区段。分析不同故障区段故障行波传递规律,进一步用单端故障行波法再次获得测距结果。最后将两次测距的结果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距结果,具有更高的测距精度。距精度。距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井非煤矿电气化铁道多端混合直流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井非煤矿电气化铁道多端混合直流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属于矿业电气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深井非煤矿电气化设备总功率不断增加以及电力电子设备不断投入使用等影响,使得其供电系统日趋复杂。当供电系统交流侧或者牵引网发生电压波动时会对整个牵引电网造成影响,因此在安全监控等方面对电能稳定性及可靠监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矿井空间狭小,空气湿度大,电气设备和牵引线容易发生短路故障,造成漏电事故。多端混合直流牵引网结构复杂,分支众多,线路总长度不断的延伸,发生故障后难以寻找到故障发生的位置。
[0004]牵引线发生故障后,需要快速、准确的识别出故障位置。如果不能及时识别故障位置,可能会造成暂态故障的复发或演变为更为严重的永久性故障,不但影响正常的工作进度造成经济损失,还将对井下安全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希望有一种故障检测方法,能够实现故障测距,以解决深井非煤矿电气化铁道多端混合直流牵引网发生故障后故障定位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井非煤矿电气化铁道多端混合直流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Step1:检测到线路发生故障后,待故障暂态过程结束,从线路电源侧首端注入脉冲信号;Step2:采集脉冲信号发射时刻与脉冲信号在故障点反射波到达的时刻计算初次测距结果x1;Step3:根据x1判断故障位置是位于线路的前半段还是后半段;Step4:根据判定的故障位置选取公式二次计算测距结果x2;Step5:结合初次测距结果和二次测距结果得到最终测距结果x。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非煤矿电气化铁道多端混合直流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2中,计算初次测距结果x1,为:式中,t
MP1
为脉冲信号发射时刻,t
MP2
为脉冲信号在故障点反射波到达的时刻,v表示暂态行波在接地线路中的传播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非煤矿电气化铁道多端混合直流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3具体为:根据x1判断故障位置,如果x1≤d/2时,判定故障位于线路前半段(MO)段,如果x1≥d/2时,判定故障位于线路后半段(NO)段,d为线路全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非煤矿电气化铁道多端混合直流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4具体为:Step4.1:若故障位置位于线路的前半段,则根据公式计算x2;式中,x2为第二次测距结果,t
MF1
为测量点感受到的第一个行波涌到达时间,t
MF2
为第二个行波涌到达时间;若故障位置位于线路的后半段,则根据公式计算x2,此时第二个行波涌为故障点线路末端反射波,其到达时间为t
MF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非煤矿电气化铁道多端混合直流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5中,得到最终测距结果x,为:6.一种深井非煤矿电气化铁道多端混合直流牵引网故障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距启动模块,用于检测起始突变能量,判断线路是否发生故障;注入信号模块,用于检测信号的注入;行波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洪春田雨松雷顺广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