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由装备有航空摇臂的机构控制的襟翼的推力反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398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空推力反向器(20),该航空推力反向器包括滑动整流罩(25)、开闭式襟翼(26)以及偏转叶栅(27)。对于每个襟翼(26),反向器(20)包括返回构件(42),该返回构件铰接到滑动整流罩(25)、驱动连接杆(44)、以及返回连接杆(46),驱动连接杆本身铰接到反向器(20)的前框架(22),返回连接杆本身铰接到襟翼(26),此外,襟翼还通过襟翼的后端部铰接到滑动整流罩(25)。返回构件(42)、驱动连接杆(44)以及返回连接杆(46)形成在直接推力构造中能够打开次级流管道(11B)的致动系统(40)。次级流管道(11B)的致动系统(40)。次级流管道(11B)的致动系统(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由装备有航空摇臂的机构控制的襟翼的推力反向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飞行器推进单元的推力反向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叶栅反向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叶栅推力反向器通常包括能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外结构部。可移动外结构部在这些位置之间的移动通常包括该结构部沿着与发动机的轴线大致平行的轴线的平移。
[0003]在闭合位置,可移动外结构部被构造成在推进单元中沿喷射喷管方向引导流体流,从而产生用于推进飞行器的推力。
[0004]在打开位置,可移动外结构部使径向开口畅通,叶栅叶片被布置在该径向开口中,以向推进单元的前方重新引导流体流的一部分,从而产生制动反推力。
[0005]装备有涵道式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进单元通常装备有叶栅反向器。在这种推进单元中,主流在穿过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气体发生器的主流通道中流通,次级流在围绕气体发生器的次级流通道中流通,次级流通道在径向内部由固定的内结构部界定并且在径向外部由可移动外结构部界定。
[0006]为了产生来自次级流的反推力,该流的一部分通常由开闭式襟翼引导朝向叶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飞行器推进系统(1)的推力反向器(20),所述反向器(20)包括固定的外结构部(22)、可移动外结构部(25)、至少一个开闭式襟翼(26)以及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被配置成使所述反向器(20)在以下构造之间转变:

直接推力构造,在所述直接推力构造中,所述可移动外结构部(25)处于闭合位置,并且所述襟翼(26)处于缩回位置,以在管道(11B)中引导流体流(10B),所述管道在径向外部由所述可移动外结构部(25)界定,以及

推力反向构造,在所述推力反向构造中,所述可移动外结构部(25)处于使径向开口畅通的打开位置,并且在所述推力反向构造中,所述襟翼(26)处于展开位置,以使朝向所述径向开口的所述流体流的至少一部分(10B1)转向,所述反向器(20)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传动构件(42),所述传动构件包括第一部段、第二部段以及第三部段(51,52,53),所述第一部段、所述第二部段以及所述第三部段分别沿着彼此相割的第一返回方向、第二返回方向以及第三返回方向(DR1,DR2,DR3)延伸,所述第一部段和所述第二部段(51,52)形成包括第一配合元件的顶点,所述传动构件(42):

通过第一铰接部(56)连接到所述可移动外结构部(25),以使所述传动构件(42)能够相对于所述可移动外结构部(25)围绕所述第一铰接部(56)的旋转轴线旋转,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第一配合元件配合,

通过第一连接构件(44)连接到所述固定的外结构部(22),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可移动外结构部(25)朝向所述打开位置移动时,使所述传动构件(42)围绕所述第一铰接部(56)的旋转轴线沿第一方向(S1)旋转地移动,当所述可移动外结构部(25)朝向所述闭合位置移动时,使所述传动构件围绕所述第一铰接部的旋转轴线沿第二方向(S2)旋转地移动,

通过第二连接构件(46)连接到所述襟翼(26),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传动构件(42)沿所述第一方向(S1)移动时,使所述襟翼(26)朝向所述展开位置移动,当所述传动构件(42)沿所述第二方向(S2)移动时,使所述襟翼朝向所述缩回位置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器(2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连接杆(44),所述驱动连接杆(44)一方面铰接到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瑟
申请(专利权)人:赛峰短舱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