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贮取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823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青贮取料装置,包括滚筒单元、轴承单元、螺旋单元和粉碎单元,其中:滚筒单元固定于铲车;轴承单元设置于滚筒单元的内部,且与滚筒单元相连接;螺旋单元设置于滚筒单元的表面;粉碎单元设置于螺旋单元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轴承单元用于在铲车进行上下摆臂的情况下,带动滚筒单元转动,机械驱动,节约资源,降低滚速,防止青贮饲料二次粉碎;且螺旋单元的一部分沿顺时针方向设置于滚筒单元的左侧表面、另一部分沿逆时针方向设置于滚筒单元的右侧表面,以使青贮饲料向中心聚拢,便于切割;向滚筒单元中心轴弯曲的粉碎单元提高了粉碎单元对青贮的抓持力,切割过程无青贮洒落,且切割面整齐,防止因切割截面不平青贮二次发酵。次发酵。次发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贮取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畜牧业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青贮取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生产水平越来越高,对青贮类饲料的管理越来越严格。青贮二次发酵是影响TMR适口性的重要因素,如管理不当会对奶牛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更有可能会威胁到奶牛健康。在实际生产中,牧场为了保证青贮截面的整齐,降低青贮二次发酵的风险,通常使用铲车对青贮窖面进行侧切,该方法成本高,且受窖面宽度和高度的影响,工作效果不佳。
[0003]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225616.X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较大范围的可调的青贮取料机,包括:底盘支架,驱动桥,输料板和取料系统,所述底盘支架用于支撑取料机整机,所述驱动桥用于驱动轮胎转动,所述输料板用于输送饲料,所述取料系统进行青贮取料。该装置可以满足较大范围的取料。
[0004]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367794.0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青贮取料设备,包括机架、刮板式输送装置、青贮收集辊、控制器和遥控器,所述机架用于固定青贮收集辊和控制器,所述刮板式输送装置固定在辊架下,底端安装挡板,中部安装在销轴上,并可绕销轴旋转,所述青贮收集辊通过带有液压杆的辊架安装在机架销轴上,所述控制器装有无线接收装置,所述遥控器可远程控制整机动作。该装置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取料质量,防止不当取料工作导致的霉变。
[0005]上述两种青贮取料设备的滚筒滚速均过快,以使青贮饲料二次粉碎,影响青贮饲料的物理结构,威胁奶牛的健康,且采用电力驱动,小型牧场使用该设备成本过高。<br/>[0006]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对青贮饲料进行二次粉碎、影响青贮饲料物理结构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青贮取料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对青贮饲料进行二次粉碎、影响青贮饲料物理结构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青贮取料装置,包括滚筒单元、轴承单元、螺旋单元和粉碎单元,其中:
[0010]所述滚筒单元固定于铲车;
[0011]所述轴承单元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滚筒单元相连接,用于在铲车进行上下摆臂的情况下,带动所述滚筒单元转动;
[0012]所述螺旋单元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的表面,所述螺旋单元的一部分沿顺时针方向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的左侧表面,所述螺旋单元的另一部分沿逆时针方向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的右侧表面,以使青贮饲料向中心聚拢;
[0013]所述粉碎单元设置于所述螺旋单元的表面,所述粉碎单元向所述滚筒单元的中心
轴弯曲。
[0014]进一步地,所述滚筒单元包括滚筒元件、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其中:
[0015]所述滚筒元件的内壁与所述轴承单元连接,所述螺旋单元设置于所述滚筒元件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元件设置于所述滚筒元件的两侧,并与所述轴承单元的两端连接;
[0016]所述第二固定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元件、铲车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单元包括第一螺旋元件和第二螺旋元件,其中:
[0018]所述第一螺旋元件沿顺时针方向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的左侧表面;
[0019]所述第二螺旋元件沿逆时针方向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的右侧表面。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元件和第二螺旋元件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
[0021]进一步地,所诉的粉碎单元包括若干粉碎元件,其中:
[0022]所述粉碎元件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螺旋单元的表面,若干所述粉碎元件向所述滚筒单元的中心轴弯曲。
[0023]进一步地,所述粉碎元件向内弯曲,夹角α为120
°
~150
°

[0024]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单元包括内圈元件和外圈元件,其中:
[0025]所述内圈元件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内部,所述内圈元件的两端与所述滚筒单元的两端相连接;
[0026]所述外圈元件设置于所述内圈元件外侧,并与所述内圈元件滚动连接,所述外圈元件的外壁与所述滚筒单元的内壁相连接。
[0027]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单元还包括滚动元件;
[0028]所述滚动元件设置于所述内圈元件的外壁与所述外圈元件的内壁之间,所述滚动元件通过滚动使所述内圈元件和所述外圈元件发生相对转动。
[0029]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单元还包括保持元件;
[0030]所述保持元件设置于所述内圈元件的外壁与所述外圈元件的内壁之间,所述保持元件限定所述滚动元件的位置,以使所述滚动元件在所述内圈元件和所述外圈元件之间滚动。
[003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圈元件为若干个,若干所述外圈元件沿所述内圈元件的轴向间隔设置。
[0032]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33](1)该装置采用设置于滚筒单元内部的轴承单元,该轴承单元与滚筒单元相连接,用于在铲车进行上下摆臂的情况下,带动滚筒单元转动,以实现机械驱动代替电力驱动,从而节约资源,且降低滚动速度,防止青贮饲料二次粉碎,防止影响青贮饲料物理结构;
[0034](2)该装置采用设置于滚筒单元表面的螺旋单元,该螺旋单元的一部分沿顺时针方向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的左侧表面、另一部分沿逆时针方向设置于滚筒单元的右侧表面,以使青贮饲料向中心聚拢,便于切割;
[0035](3)该装置采用设于螺旋单元表面的粉碎单元将青贮从窖面切割取下,该粉碎单元向滚筒单元的中心轴弯曲,提高了粉碎单元对青贮的抓持力,切割过程无青贮洒落,且切割面整齐,防止因切割截面不平青贮二次发酵。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技术一种青贮取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技术一种青贮取料机构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技术一种青贮取料机构中滚筒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技术一种青贮取料机构中轴承单元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
[0040]图5为本技术一种青贮取料机构中轴承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41]图6为本技术一种青贮取料机构中螺旋单元的立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0042]图7为本技术一种青贮取料机构中第一螺旋元件和第二螺旋元件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
[0043]图8为本技术一种青贮取料机构中粉碎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9为本技术一种青贮取料机构中粉碎元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45]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0046]10、滚筒单元;11、滚筒元件;12、第一固定元件;13、第二固定元件;
[0047]20、轴承单元;21、内圈元件;22、外圈元件;23、滚动元件;24、保持元件;
[0048]30、螺旋单元;31、第一螺旋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贮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单元(10)、轴承单元(20)、螺旋单元(30)和粉碎单元(40),其中:所述滚筒单元(10)固定于铲车(50);所述轴承单元(20)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10)的内部,并与所述滚筒单元(10)相连接,用于在铲车(50)进行上下摆臂的情况下,带动所述滚筒单元(10)转动;所述螺旋单元(30)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10)的表面,所述螺旋单元(30)的一部分沿顺时针方向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10)的左侧表面,所述螺旋单元(30)的另一部分沿逆时针方向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10)的右侧表面,以使青贮饲料向中心聚拢;所述粉碎单元(40)设置于所述螺旋单元(30)的表面,所述粉碎单元(40)向所述滚筒单元(10)的中心轴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贮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单元(10)包括滚筒元件(11)、第一固定元件(12)和第二固定元件(13),其中:所述滚筒元件(11)的内壁与所述轴承单元(20)连接,所述螺旋单元(30)设置于所述滚筒元件(11)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元件(12)设置于所述滚筒元件(11)两侧,并与所述轴承单元(20)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元件(13)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元件(12)、铲车(50)进行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贮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单元(30)包括第一螺旋元件(31)和第二螺旋元件(32),其中:所述第一螺旋元件(31)沿顺时针方向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10)的左侧表面;所述第二螺旋元件(32)沿逆时针方向设置于所述滚筒单元(10)的右侧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青贮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元件(31)和第二螺旋元件(3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玥赵金鹏金宜全曹斌斌王封霞张瑞华夏青张强杨志强苏衍菁
申请(专利权)人:光明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