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鱼苗放流用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807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鱼苗放流用运输装置,包括转运箱,转运箱的内腔通过隔板分成左储鱼槽和右储鱼槽,隔板底部的两侧均铰接有翻折架,翻折架的表面缠绕连接有供氧管,隔板内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制氧泵,两个制氧泵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供氧管的一端固定连通,隔板顶部两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转运箱的内腔粘接有橡胶垫,转运箱包括中间板、支撑板和外壳,中间板的底部和顶部均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板,若干支撑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外壳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高效鱼苗放流用运输装置,避免了放鱼的过程中鱼与翻折架和供氧管发生撞击,降低鱼苗死亡率,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从而对转运箱的结构进行加强,增强转运箱的抗挤压能力。的抗挤压能力。的抗挤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鱼苗放流用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鱼苗放流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增殖放流是指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投放或移入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的措施,在增殖放流过程中需要通过运输装置将鱼虾运送至指定位置,一般使用运鱼车,鱼车内容构造为最底下是胶皮结构,上面带一层充气管,充气管由铁丝捆绑,起到充氧,防止鱼死亡的作用。
[0003]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鱼运输到目的地后,需要将鱼通过一个口子,放流到池塘、河流中,这个过程,鱼在从鱼车里面到外面的过程中,有部分鱼苗,因为撞击充氧装置,会有死亡,尤其对于小鱼苗,死亡率更高,影响最终的运输成果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鱼苗放流用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鱼运输到目的地后,需要将鱼通过一个口子,放流到池塘、河流中,这个过程,鱼在从鱼车里面到外面的过程中,有部分鱼苗,因为撞击充氧装置,会有死亡,尤其对于小鱼苗,死亡率更高,影响最终的运输成果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鱼苗放流用运输装置,包括转运箱,所述转运箱的内腔通过隔板分成左储鱼槽和右储鱼槽,所述隔板底部的两侧均铰接有翻折架,所述翻折架的表面缠绕连接有供氧管,所述隔板内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制氧泵,两个所述制氧泵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供氧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隔板顶部两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转运箱的内腔粘接有橡胶垫,所述转运箱包括中间板、支撑板和外壳,所述中间板的底部和顶部均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板,若干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外壳的表面。
[0006]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高效鱼苗放流用运输装置,将两个翻折架远离隔板的一端抬起,使得翻折架紧贴在隔板的表面并被挂钩挂住限位,再打开放鱼管进行放鱼,避免了放鱼的过程中鱼与翻折架和供氧管发生撞击,降低鱼苗死亡率,中间板和支撑板将转运箱的内部隔成若干三角形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从而对转运箱的结构进行加强,增强转运箱的抗挤压能力。
[0007]优选的,所述转运箱底部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通有放鱼管,且两个所述放鱼管分别与左储鱼槽和右储鱼槽连通,通过放鱼管将左储鱼槽和右储鱼槽内的鱼放出。
[0008]优选的,所述转运箱顶部的边侧固定连接有挡雨板,所述左储鱼槽顶部的一侧和右储鱼槽顶部的一侧均铰接有铰接门,对转运箱顶部的水进行阻拦,铰接门用于将左储鱼槽和右储鱼槽盖住,防止水的溅出。
[0009]优选的,所述隔板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进气槽,且两个所述进气槽分别与两个制
氧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通过进气槽为制氧泵的工作提供空气。
[0010]优选的,所述翻折架包括四个连接框,且四个所述连接框首尾依次铰接。
[0011]优选的,所述隔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开关按钮,且所述制氧泵通过开关按钮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首先将鱼苗放置到左储鱼槽和右储鱼槽内进行转运,通过制氧泵和供氧管将氧气输送至左储鱼槽和右储鱼槽的内腔为水产动物进行供氧,当需要放鱼时,首先将两个翻折架远离隔板的一端抬起,使得翻折架紧贴在隔板的表面并被挂钩挂住限位,再打开放鱼管进行放鱼,避免了放鱼的过程中鱼与翻折架和供氧管发生撞击,降低鱼苗死亡率,中间板和支撑板将转运箱的内部隔成若干三角形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从而对转运箱的结构进行加强,增强转运箱的抗挤压能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横切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隔板的平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转运箱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中:1、转运箱;2、隔板;3、左储鱼槽;4、右储鱼槽;5、翻折架;6、供氧管;7、连接框;8、制氧泵;9、挂钩;10、橡胶垫;11、中间板;12、支撑板;13、外壳;14、放鱼管;15、挡雨板;16、铰接门;17、进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鱼苗放流用运输装置,包括转运箱1,转运箱1的内腔通过隔板2分成左储鱼槽3和右储鱼槽4,隔板2底部的两侧均铰接有翻折架5,翻折架5的表面缠绕连接有供氧管6,隔板2内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制氧泵8,两个制氧泵8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供氧管6的一端固定连通,隔板2顶部两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9,转运箱1的内腔粘接有橡胶垫10,转运箱1包括中间板11、支撑板12和外壳13,中间板11的底部和顶部均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板12,若干支撑板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外壳13的表面。
[0021]使用时,首先将鱼苗放置到左储鱼槽3和右储鱼槽4内进行转运,通过制氧泵8和供氧管6将氧气输送至左储鱼槽3和右储鱼槽4的内腔为水产动物进行供氧,当需要放鱼时,首先将两个翻折架5远离隔板2的一端抬起,使得翻折架5紧贴在隔板2的表面并被挂钩9挂住限位,再打开放鱼管14进行放鱼,避免了放鱼的过程中鱼与翻折架5和供氧管6发生撞击,降低鱼苗死亡率,中间板11和支撑板12将转运箱1的内部隔成若干三角形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从而对转运箱1的结构进行加强,增强转运箱1的抗挤压能力。
[0022]转运箱1底部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通有放鱼管14,且两个放鱼管14分别与左储鱼槽3和右储鱼槽4连通。
[0023]使用时,通过放鱼管14将左储鱼槽3和右储鱼槽4内腔的鱼放出。
[0024]转运箱1顶部的边侧固定连接有挡雨板15,左储鱼槽3顶部的一侧和右储鱼槽4顶部的一侧均铰接有铰接门16。
[0025]使用时,挡雨板15用于对转运箱1顶部的水进行阻挡拦击,防止滴落到外部,造成环境污染。
[0026]隔板2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进气槽17,且两个进气槽17分别与两个制氧泵8的输入端固定连通。
[0027]使用时,通过制氧泵8将进气槽17内的空气制成氧气,并将氧气通过供氧管6输送至左储鱼槽3和右储鱼槽4的内腔为水产动物进行供氧。
[0028]翻折架5包括四个连接框7,且四个连接框7首尾依次铰接。
[0029]使用时,四个连接框7首尾依次铰接组成翻折架5,使得翻折架5转动调整时,可以折叠翻转,对鱼进行防护。
[0030]隔板2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开关按钮,且制氧泵8通过开关按钮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鱼苗放流用运输装置,包括转运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箱(1)的内腔通过隔板(2)分成左储鱼槽(3)和右储鱼槽(4),所述隔板(2)底部的两侧均铰接有翻折架(5),所述翻折架(5)的表面缠绕连接有供氧管(6),所述隔板(2)内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制氧泵(8),两个所述制氧泵(8)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供氧管(6)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隔板(2)顶部两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9),所述转运箱(1)的内腔粘接有橡胶垫(10),所述转运箱(1)包括中间板(11)、支撑板(12)和外壳(13),所述中间板(11)的底部和顶部均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板(12),若干所述支撑板(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外壳(13)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鱼苗放流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箱(1)底部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通有放鱼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亮赵志刚徐伟王世会张瑞郭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