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信道融合感知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及模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信道融合感知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及模型。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时间同步技术当中,同步时钟技术是一种理想的实现方案;空间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它们分布在地球轨道中运行,用户设备可以接受由这些卫星发出的精准的时间信息和地理信息;但是时钟系统造价较高,不利于降低成本,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3]网络时间同步协议(NetworkTimeProtocol,NTP)是应用比较广泛的网络时间同步协议,采用软件的方式来处理时间戳信息,但其精度仅能达到毫秒级,难以满足目前时间同步精度的要求;精确时间同步协议(PrecisionTimeProtocol,PTP)借鉴了NTP的一些方法,借助硬件的时间戳加盖方式降低了协议栈处理时造成的时间抖动,从而大大的提升了时间同步精度,其时间同步精度可以达到微秒级,但是该方法适用于传输链路上下行对称的网络,在非对称网络中将产生较大误差;此外,数据链系统中通常采用往返计时(Rou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信道融合感知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S10、利用广域异构网络中的网络授时信道属性(延时性、动态变化等)作为计算参数;所述S20、结合PTP的授时精度高、NTP的授时通用性强等优点,通过参数计算,定期通过增加块突发传输来优化PTP和NTP报文中的时间戳,计算传输延时的非对称比,来提高对网络节点的授时精度;所述S30、eNTP授时技术的实现是依据异构网络下的多信道融合感知算法感知授时节点信道的属性,作为计算参数;然后进行同步计算,实现广域异构环境下eNTP时钟同步协议对网络节点的高精度授时。2.一种多信道融合感知模型,其特征在于:本方法中的时间同步过程与传统的NTP协议过程相同,额外增加了3个块突发报文来计算上下行的传输延时非对称比,步骤如下:所述A10、标准NTP协议时间同步部分: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通过二次报文交换,认为上下行传输延时相同,初步确定主从时间误差;时间偏移“θ”定义为:往返延迟“δ”为:δ=(T
s.2
‑
T
s.1
)
‑
(T
m.2
‑
T
m.1
);所述A20、eNTP块突发传输测量改进算法;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往返的传输延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提前计算的信道补偿值是不可靠的,因此需要附加一个新的算法来实时的计算传输延时的“非对称比”,算法的原理和思路如下:A201、从时钟给主时钟发送一个ASYMM_REVISE_REQ报文,触发主时钟进行块突发传输;A202、当主时钟收到ASYMM_REVISE_REQ报文时,连续发送M2S_EXPLORER_1、M2S_EXPLORER_2和M2S_EXPLOR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贵宾,熊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泛函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