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一体式智能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58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一体式智能电容器,涉及电器产品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移动轮一、散热格栅、控制开关、显示屏、内腔、插销腔、螺纹孔一、固定螺栓、导轨、滑块、移动板、电抗器、电容器、安装板一、接线柱、断路器、投切开关、控制器;有益效果在于:当要对该智能电容器内部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通过拉动拉手,使盖板通过移动轮向右进行移动,使滑块在滑轨上向右进行滑动,使滑块带动移动板和向右进行移动,使移动板从内腔内部移出,使移动板上的控制器、断路器、投切开关、电抗器、电容器、控制开关全部移动裸露出来,使工作人员进行对智能电容器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更加方便,可加快检修时的速度,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一体式智能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一体式智能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需求也持续增长,对于电能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无功补偿装置由智能控制器、熔丝、复合开关、热继电器、电容器等多个电气产品构成,而智能电容器集成现代测控、电力电子、通讯、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落后的控制技术,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庞大的体积和笨重的结构,智能电容器模块化结构使得补偿效果更好,体积更小,功耗更低,使用方便,适应电网对无功补偿的要求;
[0003]但是,现有的智能电容器具有以下不足:体积较大不便于安装使用过程中搬动;电容器的外壳为整体式,不便于使用过程中的检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一体式智能电容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便携式一体式智能电容器,为解决现有的电容器的外壳为整体式,且电气设备均固定在外壳内部,不便于使用过程中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式一体式智能电容器,包括:壳体、移动轮一、散热格栅、控制开关、显示屏、内腔、插销腔、螺纹孔一、固定螺栓、导轨、滑块、移动板、电抗器、电容器、安装板一、接线柱、断路器、投切开关、控制器、盖板、移动轮二、拉手、插销、螺纹孔二、安装板二;所述壳体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一;所述壳体正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格栅;所述壳体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和显示屏,且控制开关在显示屏左侧;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腔;所述壳体右侧顶部边缘前后均设有插销腔;所述壳体右侧顶部前后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孔一,且螺纹孔一与插销腔内部贯穿;所述螺纹孔一内部均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内腔内部底部前后均设有导轨;两个所述导轨外壁均活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顶部均设有电抗器和电容器,且电抗器在电容器左侧;所述移动板右侧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底部前后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二;所述盖板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盖板左侧顶部前后均固定连接有插销,且所述插销均活动连接在插销腔内部;所述插销上固定连接有螺纹孔二;所述盖板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且安装板一在安装板二底部;所述安装板一上设有若干个接线柱;所述安装板二顶部从左至右均设有断路器、投切开关和控制器。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两个所述滑轨呈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滑块与滑轨为滑动结构。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滑轨右端设有限位块。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插销与插销腔相对应,且所述插销与插销腔为镶嵌结构,且所述螺纹孔一和螺纹孔二相对应。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呈上下对称设置。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散热格栅呈阵列设置。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断路器、投切开关、控制开关、显示屏、电抗器和电容器均为电性连接。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当要对该智能电容器内部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通过拉动拉手,使盖板通过移动轮向右进行移动,使滑块在滑轨上向右进行滑动,使滑块带动移动板和向右进行移动,使移动板从内腔内部移出,使移动板上的控制器、断路器、投切开关、电抗器、电容器、控制开关全部移动裸露出来,使工作人员进行对智能电容器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更加方便,可加快检修时的速度,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需要搬运时,推动壳体使得在移动轮一和移动轮二转动,从而将该智能电容器推动到指定位置处;方便该智能电容器的搬动,提升该智能电容器搬运的便捷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整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整体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整体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3]1、壳体;2、移动轮一;3、散热格栅;4、控制开关;5、显示屏;6、内腔;7、插销腔;8、螺纹孔一;9、固定螺栓;10、导轨;11、滑块;12、移动板;13、电抗器;14、电容器;15、安装板;16、接线柱;17、断路器;
[0024]18、投切开关;19、控制器;20、盖板;21、移动轮二;22、拉手;23、插销;24、螺纹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如图1

图5所示,一种便携式一体式智能电容器包括:壳体1、移动轮一2、散热格栅3、控制开关4、显示屏5、内腔6、插销腔7、螺纹孔一8、固定螺栓 9、导轨10、滑块11、移动板12、电抗器13、电容器14、安装板一15、接线柱16、断路器17、投切开关18、控制器19、盖板20、移动轮二21、拉手22、插销23、螺纹孔二24、安装板二25;壳体1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一2;壳体1正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格栅3;壳体1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4 和显
示屏5,且控制开关4在显示屏5左侧;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腔6;壳体1右侧顶部边缘前后均设有插销腔7;壳体1右侧顶部前后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孔一8,且螺纹孔一8与插销腔7内部贯穿;螺纹孔一8内部均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9;内腔6内部底部前后均设有导轨10;两个导轨10外壁均活动连接有滑块11;两个滑块11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2;移动板12顶部均设有电抗器 13和电容器14,且电抗器13在电容器14左侧;移动板12右侧固定连接有盖板20;盖板20底部前后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二21;盖板20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手22;盖板20左侧顶部前后均固定连接有插销23,且插销23均活动连接在插销腔7内部;插销23上固定连接有螺纹孔二24;盖板20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一15和安装板二25,且安装板一15在安装板二25底部;安装板一15上设有若干个接线柱16;安装板二25顶部从左至右均设有断路器17、投切开关 18和控制器19。
[0027]本实施例中,两个滑轨10呈左右对称设置,且滑块11与滑轨10为滑动结构。
[0028]具体使用时,通过拉动拉手22,使盖板20通过移动轮21向右进行移动,使滑块11在滑轨10上向右进行滑动,使滑块11带动移动板12和向右进行移动,使移动板12从内腔6内部移出,使移动板12上的控制器19、断路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一体式智能电容器,包括:壳体(1)、移动轮一(2)、散热格栅(3)、控制开关(4)、显示屏(5)、内腔(6)、插销腔(7)、螺纹孔一(8)、固定螺栓(9)、导轨(10)、滑块(11)、移动板(12)、电抗器(13)、电容器(14)、安装板一(15)、接线柱(16)、断路器(17)、投切开关(18)、控制器(19)、盖板(20)、移动轮二(21)、拉手(22)、插销(23)、螺纹孔二(24)、安装板二(2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一(2);所述壳体(1)正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格栅(3);所述壳体(1)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4)和显示屏(5),且控制开关(4)在显示屏(5)左侧;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腔(6);所述壳体(1)右侧顶部边缘前后均设有插销腔(7);所述壳体(1)右侧顶部前后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孔一(8),且螺纹孔一(8)与插销腔(7)内部贯穿;所述螺纹孔一(8)内部均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9);所述内腔(6)内部底部前后均设有导轨(10);两个所述导轨(10)外壁均活动连接有滑块(11);两个所述滑块(11)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2);所述移动板(12)顶部均设有电抗器(13)和电容器(14),且电抗器(13)在电容器(14)左侧;所述移动板(12)右侧固定连接有盖板(20);所述盖板(20)底部前后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二(21);所述盖板(20)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贞銮刘乐成郑楚颖刘睿周辉
申请(专利权)人:洋利电气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