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566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包括后壳体和前壳体,所述后壳体包括有由后罩板、侧罩板和底罩板,所述后罩板前侧壁上端横向设置有卡杆,且卡杆上设置有断路器,所述断路器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第一散热附件,所述第一散热附件由导热板和散热件组成,所述卡杆下方横向设置有散热支架,且散热支架上设有第二散热附件,所述第二散热附件由散热风扇、自带处理器的温控盒和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侧罩板上设有接线孔,所述底罩板上设有回风格栅,所述前壳体包括有顶罩板和前罩板,所述顶罩板上设有出风格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稳定性好。

A kind of heat dissipation accessory of small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
技术介绍
小型断路器主要用于工业、商业、高层和民用住宅等各种场所。小型断路器是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30/400V,额定电流至63A线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之用,也可以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操作转换之用。而小型断路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多级拼装的小断路器产生的热量更多,且小型断路器产生的热量通常会对小型断路器内部元件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因此,在小型断路器上设置散热附件十分必要,该散热附件可将小型断路器内部的热量导出,从而保证小型断路器的正常运行。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包括后壳体和前壳体,所述后壳体包括有由后罩板、侧罩板和底罩板,所述后罩板前侧壁上端横向设置有卡杆,且卡杆上设置有断路器,所述断路器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第一散热附件,所述第一散热附件由导热板和散热件组成,所述卡杆下方横向设置有散热支架,且散热支架上设有第二散热附件,所述第二散热附件由散热风扇、自带处理器的温控盒和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侧罩板上设有接线孔,所述底罩板上设有回风格栅,所述前壳体包括有顶罩板和前罩板,所述顶罩板上设有出风格栅。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体与前壳体相适配,所述后罩板和侧罩板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底罩板一端与后罩板底部铰接固定,所述顶罩板和前罩板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顶罩板为斜状设计,所述顶罩板与前罩板之间的夹角设置在5°-25°之间,所述前罩板底部设有卡柱,所述底罩板一端与卡柱卡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卡杆通过螺栓与后罩板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杆与断路器位置相对应处设有滑槽,所述断路器位于滑槽内并通过卡板与卡杆卡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断路器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散热片端口,所述导热板与散热片端口位置相对应处均设有端口卡座,所述端口卡座与散热片端口卡接固定,所述导热板上均设有散热翅片,所述导热板和散热翅片均为铝合金材制造,所述导热板和散热翅片的表面均设有阳极氧化层,所述散热件包括有具有高导热性的热源接触部和散热部,所述热源接触部采用高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热源接触部与导热板是可拆卸连接,所述热源接触部为圆柱状,且与散热部触接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侧罩板与热源接触部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热源接触部一端与导热板连接,另一端贯穿通孔与散热部螺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侧罩板与散热支架位置相对应处均设有滑轨,所述散热支架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散热风扇和温控盒分别设置在散热支架顶部和底部中心,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侧罩板内侧壁上且位置与断路器相对应,所述侧罩板外侧壁与温控盒位置相对应处设有进线端口,所述温控盒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温控盒分别与散热风扇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温控盒中的处理器型号为ATMEGA48。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体后侧壁上设有便于安装的卡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稳定性好,使用时可选择打开底罩板,使罩壳整体形成断路器的散热导流对流罩,提高自然对流的抽吸强度,加快空气流通,从而进一步提高热交换率,同时在加上导热板和散热件进一步提高热传导的效率,实现快速传热和降温,散热效果快且效果好,当然使用时也可选择不打开底罩板,当温控盒感应温度过高时会自动开启散热风扇,在散热风扇转动下空气会产生热对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最后经出风格栅释放实现散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中的后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中的前壳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图中:1、后壳体;11、后罩板;12、侧罩板;13、底罩板;113、回风格栅;2、前壳体;21、顶罩板;211、出风格栅;22、前罩板;3、卡杆4、断路器;5、第一散热附件;51、导热板;52、散热件;521、热源接触部;522、散热部;6、散热支架;7、第二散热附件;71、散热风扇;72、温控盒;73、温度传感器;8、接线孔;100、进线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请参阅图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包括后壳体1和前壳体2,后壳体1包括有由后罩板11、侧罩板12和底罩板13,后罩板11前侧壁上端横向设置有卡杆3,且卡杆3上设置有断路器4,断路器4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第一散热附件5,第一散热附件5由导热板51和散热件52组成,卡杆3下方横向设置有散热支架6,且散热支架6上设有第二散热附件7,第二散热附件7由散热风扇71、自带处理器的温控盒72和温度传感器73组成,侧罩板12上设有接线孔8,底罩板13上设有回风格栅113,前壳体2包括有顶罩板21和前罩板22,顶罩板21上设有出风格栅211。其中,后壳体1与前壳体2相适配,后罩板11和侧罩板12为一体成型设计,底罩板13一端与后罩板11底部铰接固定,顶罩板21和前罩板22为一体成型设计,顶罩板21为斜状设计,顶罩板21与前罩板22之间的夹角设置在5°-25°之间,前罩板22底部设有卡柱,底罩板13一端与卡柱卡接固定,卡杆3通过螺栓与后罩板11前侧壁固定连接,卡杆3与断路器4位置相对应处设有滑槽,断路器4位于滑槽内并通过卡板与卡杆3卡接固定,断路器4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散热片端口,导热板51与散热片端口位置相对应处均设有端口卡座,端口卡座与散热片端口卡接固定,导热板51上均设有散热翅片,导热板51和散热翅片均为铝合金材制造,导热板51和散热翅片的表面均设有阳极氧化层,散热件52包括有具有高导热性的热源接触部521和散热部522,热源接触部521采用高导热材料制成,热源接触部521与导热板51是可拆卸连接,热源接触部521为圆柱状,且与散热部522触接的一端设有螺纹,侧罩板12与热源接触部521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通孔,热源接触部521一端与导热板51连接,另一端贯穿通孔与散热部522螺接固定,侧罩板12与散热支架6位置相对应处均设有滑轨,散热支架6与滑轨滑动连接,散热风扇71和温控盒72分别设置在散热支架6顶部和底部中心,温度传感器73设置在侧罩板12内侧壁上且位置与断路器4相对应,侧罩板12外侧壁与温控盒72位置相对应处设有进线端口100,温控盒72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温控盒72分别与散热风扇71和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包括后壳体(1)和前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1)包括有由后罩板(11)、侧罩板(12)和底罩板(13),所述后罩板(11)前侧壁上端横向设置有卡杆(3),且卡杆(3)上设置有断路器(4),所述断路器(4)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第一散热附件(5),所述第一散热附件(5)由导热板(51)和散热件(52)组成,所述卡杆(3)下方横向设置有散热支架(6),且散热支架(6)上设有第二散热附件(7),所述第二散热附件(7)由散热风扇(71)、自带处理器的温控盒(72)和温度传感器(73)组成,所述侧罩板(12)上设有接线孔(8),所述底罩板(13)上设有回风格栅(113),所述前壳体(2)包括有顶罩板(21)和前罩板(22),所述顶罩板(21)上设有出风格栅(2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包括后壳体(1)和前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1)包括有由后罩板(11)、侧罩板(12)和底罩板(13),所述后罩板(11)前侧壁上端横向设置有卡杆(3),且卡杆(3)上设置有断路器(4),所述断路器(4)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第一散热附件(5),所述第一散热附件(5)由导热板(51)和散热件(52)组成,所述卡杆(3)下方横向设置有散热支架(6),且散热支架(6)上设有第二散热附件(7),所述第二散热附件(7)由散热风扇(71)、自带处理器的温控盒(72)和温度传感器(73)组成,所述侧罩板(12)上设有接线孔(8),所述底罩板(13)上设有回风格栅(113),所述前壳体(2)包括有顶罩板(21)和前罩板(22),所述顶罩板(21)上设有出风格栅(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1)与前壳体(2)相适配,所述后罩板(11)和侧罩板(12)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底罩板(13)一端与后罩板(11)底部铰接固定,所述顶罩板(21)和前罩板(22)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顶罩板(21)为斜状设计,所述顶罩板(21)与前罩板(22)之间的夹角设置在5°-25°之间,所述前罩板(22)底部设有卡柱,所述底罩板(13)一端与卡柱卡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散热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3)通过螺栓与后罩板(11)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杆(3)与断路器(4)位置相对应处设有滑槽,所述断路器(4)位于滑槽内并通过卡板与卡杆(3)卡接固定。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楚颖刘睿刘贞銮刘桂梅周辉刘乐成牛祥国刘祥来刘梅赵坤钱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洋利电气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