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隐形码识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55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隐形码识读设备,包括:显示设备、安装在显示设备上的镜头罩、安装在镜头罩内的摄像模组、电子摄像头。所述显示设备采用Android系统及工业级电阻触控屏。所述镜头罩安装在所述显示设备的前端。所述摄像模组上装有850nm的LED灯珠。所述电子摄像头采用锥形镜头,在镜头下方设置有带开孔的均光板,镜头正对着均光板的开孔,该镜头的安装角为避开镜头本影的最小角度,在材料表面的可观察范围为15*15mm左右,可通过调节镜头与均光板的距离调整镜头的可观察范围,该范围与隐形码的实际尺寸相适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携带和维护,识读红外隐形码时操作简单快捷,解决了镜头本影和材料表面反光的问题,提高了红外隐形码的识读效率。隐形码的识读效率。隐形码的识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隐形码识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防伪技术,尤其是一种红外隐形码识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今市场经济的活跃,防伪技术不断更新发展。商品的防伪大多是使用标签类纸质品作为防伪标签并粘贴在商品表面,这种防伪技术不仅标签容易被撕毁破坏,同时影响商品的外观美化。防伪标签被破坏、撕毁时常发生,不仅损害了生产商的利益,破坏了规则,同时还导致品牌方的信誉受损,所以必须通过其他技术来控制商品的窜货和防伪。
[0003]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对于同样的产品,包装的外观对于消费者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生产商家更愿意将商品包装成色彩鲜明的、能够吸引人的颜色,而不愿意在包装表面喷印黑漆漆的条码从而影响包装的整体美观,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所以,生产商家更加愿意使用隐形码防伪技术,提高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欲望,同时避免商品假货的流通。另外,由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是由商品的真假主导的,若买到假货,从而影响商品的信誉,导致消费者减少或完全不购买该类商品,降低生产商的利润。如近年来的假货事件泛滥不止,防伪技术的升级已迫在眉睫。
[0004]现有的防伪印刷技术包含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防伪技术就是防伪图案为显性的,消费者无需借助工具,凭借肉眼即可观察到防伪图案,从而判断产品的真假。隐性防伪技术则是将防伪图案隐藏起来,肉眼不可见,需要借助于特殊的专用工具才能观察到防伪图案。
[0005]典型的隐形防伪二维码识读设备的光学设计,是利用反光镜折断光路减小检测面法线方向光学长度,使得系统总体紧凑协调,同时,保证了图像处理所要求的高质量成像要求,这种设计的优点对大检测面场合尤其显著,该设计方法已应用到防伪二维码识别产品中,对其他类似的证件专用识读系统(OCR阅读系统)有参考价值。
[0006]最近一种红外油墨印刷防伪图案的隐形码技术,逐渐成为一个发展方向,可以有效的从根本上杜绝假防伪标签的制造和流通。但由于目前通用的隐形码识读设备对材料底色与防伪图案的色差有很高的要求,若色差较近,识读设备无法正常识读出防伪图案。这需要生产商家严格控制材料的底色,但大部分商品的底色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深色或鲜明的颜色,这通常会影响识读设备的识读,目前通用的识读器很难准确有效的识读出防伪图案,从而影响生产商寄予隐形码技术控制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与制造的愿望。同时为了美观,很多包装材料采用了多种类型的反光材料,当材料表面喷有红外隐形码,应用普通的红外隐形码识读设备读取时,会发生严重的反光现象,使得设备无法获取准确清晰的电子图像,从而影响了消费者查询商品真实性的能力。
[0007]本申请人专利申请号2020112459964提供了一种反光包装材料表面的隐形码识别装置,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上的包括电子识别模组的电子图像处理模块、电子摄像头,在所述的电子图像处理模块上设置850nm或900nm红外LED灯珠,在该红外LED灯珠的前方设置二层由扩散膜和扩散板构成的组合板,一层靠近灯珠,一层在有开孔的镜头遮光挡板上方,
红外光透过二层组合板均匀射向反光包装材料表面;电子摄像头采用锥形镜头,锥形镜头正对着遮光挡板的开孔,该镜头的安装角为避开镜头本影的最小角度,在反光包装材料表面的可观察范围为15*10mm左右,该范围可根据隐形码设计尺寸适当调整。本专利技术便于携带和维护,解决了镜头本影和反光包装材料表面点光源的反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隐形码识读设备,通过采取特殊的镜头处理方式并改变其观察角度,有效的解决了镜头本影在材料表面的反光问题,从而获取到清晰度较高的红外隐形码电子图像。
[0009]本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红外隐形码识读设备,安装隐形码专用识读软件,包括:显示设备、摄像模组和电子摄像头,在所述的电子摄像头四周均布LED灯珠,电子摄像头摄取的图像经摄像模组识别由显示设备显示,在显示设备上安装镜头罩,所述的电子摄像头安装在镜头罩内,分辨率不低于50万像素,其中,
[0010]所述显示设备采用Android系统及工业级电阻触控屏;
[0011]所述镜头罩安装在所述显示设备的前端;
[0012]所述电子摄像头采用锥形镜头,在锥形镜头下方设置有带开孔的均光板,锥形镜头正对着均光板的开孔;
[0013]在所述锥形镜头周边均布不少于2个850nm的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光的光线透过均光板均匀射向商品材料表面;将遮光板和二层扩散膜组成的透光组合结构用一个均光板代替了,安装更方便,结构更简单。
[0014]所述锥形镜头的安装角为避开镜头本影的最小角度,通过调节镜头与均光板的距离调整镜头的可观察范围,在材料表面的可观察范围为15*15mm左右,该范围与隐形码的实际尺寸相适应,在识别出隐形码后,访问与隐形码关联的云数据平台,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在显示设备上展示相关信息。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隐形码识读设备,结构简单、轻巧且能够准确的辨别出发射一定波长的隐形码图像,并适用于反光的包装材料,同时识读出其包所含的信息,另外在弧面材料上依然能够快速准确的识读。
[0016]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850nm LED灯珠为4个白光LED灯珠,4个红外LED灯珠,白光LED灯珠用于识读可见码,红外LED灯珠用于识读红外隐形码。光线透过均光板均匀射向材料的表面。
[0017]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均光板采用表面磨砂的白色不透明塑料,利用该锥形镜头在高反光和白色的无热量物体表面呈现出白色的特点,将锥形镜头在材料表面直径12mm的本影部分缩小至约2~3mm,大大缩小了镜头的本影,避免了镜头的本影过大导致采集的图像质量较差的问题。
[0018]进一步的,所述均光板为喇叭形,厚度为1~2mm,开孔的孔径比锥形镜头大0.5mm。
[0019]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利用光线的折射原理,在镜头罩底部切出角度α为8~10
°
的斜面,切割的位置在宽度的2/3处,使得锥形镜头和材料表面的夹角在8~10
°
之间,避开镜头在材料表面的本影。在镜头罩底部切割出一定角度的斜面,使得镜头与材料表面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以避开镜头本影,避免镜头的本影对图像的采集造成影响。但切割角度不宜过大,
以免造成采集的图像产生畸变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既可有效避开镜头的本影,同时保证采集的图像产生的畸变程度可以忽略不计,从而获取清晰的隐形码电子图像,然后,通过使用隐形码识读软件识读清晰的隐形码电子图像,以获取产品的相关信息。
[0020]上述所述的材料指包装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纸质标签、瓦楞纸、铝箔、金银卡纸、镭射纸、银光纸等。
[0021]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显示设备上,设有USB接口,具有连接无线网、开启蓝牙等功能,用于下载隐形码专用识读软件。
[0022]本技术安装了隐形码专用识读软件,可通过设备自带的USB接口连接手机或电脑下载,亦可通过无线网、蓝牙等方式下载。在识别出隐形码后便可访问与隐形码关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隐形码识读设备,包括:显示设备(1)、摄像模组(5)和电子摄像头(4),在所述的电子摄像头(4)四周均布LED灯珠(6),电子摄像头(4)摄取的图像经摄像模组(5)识别由显示设备(1)显示,其特征在于:在显示设备(1)上安装镜头罩(2),所述的电子摄像头安装在镜头罩(2)内,分辨率不低于50万像素,其中,所述显示设备(1)采用Android系统及工业级电阻触控屏;所述镜头罩(2)安装在所述显示设备(1)的前端;所述电子摄像头(4)采用锥形镜头,在锥形镜头下方设置有带开孔(31)的均光板(3),锥形镜头正对着均光板(3)的开孔(31);在所述锥形镜头周边均布不少于2个850nm的LED灯珠(6),所述LED灯珠(6)的光线透过均光板(3)均匀射向商品材料表面(7);所述锥形镜头的安装角为避开镜头本影的最小角度,通过调节镜头与均光板的距离调整镜头的可观察范围,在商品材料表面(7)的可观察范围为15*1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隐形码识读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张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驰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