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振领专利>正文

磁能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40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利用永磁磁铁吸钢铁的性能来改变磁极,而达到利用磁能作功的目的,主要有机体、机体前后盖、机体内上下体由数个等极宽相邻不同极性的永磁铁组成的定子体,定子内是由多个钢铁圈组成的竖格笼形换极笼,通过换机笼上的滑动杆在前后盖的滑动套内前后移动,来遮住和打开定子上下体的相同的磁极,换极管内是永磁磁铁的转子,转子上分成两极,机体前是换机机构和调速机构组成。本磁能发动机能够达到节能环保,只要在机体一定距离护上一层铁罩就能达到安全防磁,本磁能发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磁铁能吸钢铁的性能来改变磁极,从而达到利 用磁能产生动力。
技术介绍
目前全世界正在需要一种环保,无污染的动力机械,而磁力就是一 种,而利用磁能申请的专利很多,而大部分只是理论,而不能通过实 验,不能大力推广,而本专利技术结合实际,通过多次实验而得出一种结构 简单,制造方便的环保无污染的新型动力机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有磁能发动机机体,机体上的前后盖,在 前后盖上装有与换极笼的滑动杆相配合的滑动套和转子轴上的轴承座。 在机体内的定子分上下两体,上下两体相接的中间分别夹有方形柱垫块 并支起两个空间。定子上下体是有数个磁铁组成数组成对磁极组合,而 定子磁极的排列至关重要,不然达不到技术重求,作为实现定子磁极排列的第一种方法为在第一组上体靠机体内壁为N极向转子的为S极,下 体靠机体内壁为S级,向转子的为N极,第二组与第一组相反方式排 列,再上体靠机体的为S极,向转子的为N极,下体靠机体内壁为N 极向转子的为S极,依此类推,组成数组等极宽而每组相对与相邻间磁 极不同的定子。作为实现定子磁极排列的第二种方法为,上体从前向后第一个为N 极S极,第二个为S极N极,第三个为N极S极,依此类推,而下体 与上体相反方式排列,下体第一个为S极N极,第二个为N极S极, 第三个为S极N极,依此类推,而上体与下体第一个和第二相邻的两同 极为第一组,第二个与第三个相邻的为第二组,依此类推,数组组成一 个每组相邻和相对不同极性而极宽相等的定子,其中定子两端的两极是 其它一组极宽的一半。在定子内是换极笼,换极笼上的滑动杆在方形柱垫块支起定子上下 体之间的空间内,而滑动杆上垂直固定有等定子极宽,相邻间距等定子 极宽, 一定厚度的圆钢铁圈组成,在换极笼内是有两极的转子,转子轴 上的轴承分别坐在前后盖的轴承座内,在伸出前盖滑动套换极笼的滑动 杆上固定一个拨动臂,指向前轴的一头有一个梯形台,梯形台的上面与 轴平行,梯形台的斜面与前轴上一对扇形拨动盘斜面相对应,而斜面高 度都是定子一组极宽一半,拨动壁梯形台宽边上边到轴心的距离于拨动 盘半径相等,其后一个拨动盘固定在前轴上,前一个拨动盘与前轴上的 花键齿相配合成可移动的方式,前拨动盘上有一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与 调速手柄相接确组成调速机构,后轴为输出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l是本专利技术磁能发动机部分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磁能发动机横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磁能发动机内定子磁铁磁极第一种排列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磁能发动机内定子磁铁磁极第二种排列示意图具体实体方式:参见附图1至4.,在图l中,机体1上的前盖2和后盖3,前盖2 和后盖3上分别对应设有换极笼4的滑动杆5的滑动套6和转子7轴上 的轴承8的轴承座9,在机体1内有定子14,参见图.3至4,定子14 分上体10和下体11,上体10和下体11都是有数个有序排列的单个永 磁铁组成,其上下对应为一组,上体10和下体11两边各通过方形柱垫 块13支起两个空间25,定子14的第一种排列方式参见附图3.,第一组 12上体10的一个磁铁靠机体1内壁的为N极"向转子7的为S极,下 体ll靠机体l内壁为S极,向转子7的一极为N极,紧靠着的第二组 15上体10靠机体1内壁为S极,向转子7的一极为N极,二组15下 体ll靠机体l内壁为、N极,向转子7为S极,依此类推,组成数组每 组相邻和每组相对不同极而极宽相等的一个整体定子14。参见附图4,作为实现定子14磁极排列的第二种方式为上体10第 —个16为N极S极,第二个17为S极N极,第三个18为N极S极, 依此类推,下体ll第一个19为S极N极,第二个20N极S极,第三 个21为S极N极,依此类推,上体IO和下体11第一个和第二个相邻 同极组成第一组22,上体10和下体11第二个和第三个相邻同极组成第 二组23,依此类推组成数组极性等宽而相邻和相对极性不同的定子 14,其定子14两端的两极极宽是每组极宽的一半。定子14内是换极笼4参见附图1至2 ,换向笼4是有数个圆钢铁 圈24和滑动杆5与伸出机体1前盖2固定在滑动杆5上的拨动臂26组 成,其滑动杆5在定子14上体10和下体11之间的空间25内,并穿出 前盖2后3盖内的相应的滑动套6,滑动杆5在滑动套6内可以减轻换极笼4的移动摩擦力,圆钢铁圈24是有一定厚度而宽度和圆钢铁圈相 邻间距与定子14每组极宽相等,外圆垂直固定在滑动杆上,换极笼4 内是有两极的永磁铁的转子7,转子7两轴上的轴承8在前2后3盖的 相应轴承座9内。换极笼4上的拨动臂26伸向前轴27的一头有一个梯形台28,其上 面与前轴27平行,其两斜边高度相等,等于定子14一组极宽的一半, 前拨动盘29,后拨动盘30的半径到梯形台28的宽边上边,其前后拨动 盘29、 30在前轴27以相反放置,后拨动盘30固定在前轴27上,前拨 动盘29通过前轴花键齿32配合成可前后移动的结构,前拨动盘29和 后拨动盘30各一边的斜边相隔180度而斜边的高度等于梯形台28的斜 边高度,拨动臂26前后拨动盘29、 30组成换极机构31,前拨动盘29 前有推力轴承33,推力轴承33的前端与调速手柄34相连而组成调速机 构。磁力发动机停机时,高速手柄34通过其转动支点使前拨动盘29在 前不能与换极笼4的拨动臂26相接触,而后拨动盘30已转过拨动臂 26,这时转子7的两极上为N极下为S极与定子14上10的S极和下体 11的N极被圆钢铁圈24间隔露出的两极而相吸,而被圆钢铁圈24遮 住的定子14上体10的N极和下体11的S极与转子7上为N极下为S 极都吸向圆钢铁圈24,而和同极相斥的力不起作用,由于是在一个圆柱 内,定子14和转子7吸向圆钢铁圈24的力平衡,转子7吸向圆钢铁圈 的力圆周平衡不起作用,没有扭力,转子7不动,起动时推动高速手柄 34向前移动,通过高速手柄34上的转动点支点使前拨动盘29后移,前 拨动盘29的斜边与拨动臂26梯形台28的一个斜边接触并使换极笼4后移一半。同时打开和关闭定子14上体的N极S极和下体S极N极各 组极宽的一半,由于定子14与转子7斥力和吸力达到平衡还是不能转 动,换极笼4在定子14和转子7之间所受到的圆周吸力平衡,所以只 需克服滑动杆与滑动套6的摩擦力,只需一点外力推动拨动臂26使换 极笼4后移完全打开上体10的N极关闭S极,下体打开S极关闭N 极,这时定子14对转子7变成同极的排斥力,松开外力,由于定子14 和转子7处于磁极中心而不能转动,只需转动一点转子7使磁极中心错 开利用同极斥力使转子7转动,当转子7转动90度时斥力变成吸力加 速转子7转动,当转子快接近180度前拨动盘29已转过拨动臂26,而 后拨动盘30的斜边开始接触滑动臂26上的梯形台28的斜边,利用转 子7的惯形力克服换极笼4很小的摩擦力打开定子14上体10的S极关 闭N极,下体11打开N极,关闭S极,使定子14的两极又与转子7 的两极变成排斥力,这样周而复始使转子7不停的转动,达到利用磁能 作功的目的,调速时前后转动调速拉杆34使前拨动盘29通过花键齿32 前后移动改变换极笼4的移动距离而改变定子14上体10和下体11两 相邻每组不同磁极比例而达到调速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能发动机,有机体、机体上的前后盖,机体内的定子、转子,机体前的换极机构和调速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内的定子分上下两体,其上下两体有数个永磁磁铁组成数组相邻不同极的定子,并通过两个方形柱垫块支起上下体留出两个空间,其空间内是换极笼的滑动杆并且滑动杆通过前后盖相应的滑动套伸出一部分,在定子内是换极笼,换极笼是有数个一定厚度一定间距垂直固定在滑动杆上的圆钢铁圈组成。换极笼内是有永磁铁组成的有两极的转子,其转子两边轴上的轴承分别坐在机体前后盖的轴承座内。定子,换极笼转子相对之间有一定间隙,而组成一个磁能发动机的主体。在伸出前盖滑动套的滑动杆上的一定距离上固定有换极笼上的拨动臂,拨动臂伸向前轴并有一定距离,拨动臂前端设有梯形台,在前轴上有一对与拨动臂梯形台斜边相对应的两扇形拨动盘,拨动盘的半径到拨动臂上的梯形台宽边,拨动臂、拨动盘组成换极机构,后拨动盘固定在前轴上,前拨动盘与后拨动盘上的斜边相对180度并用花键齿组成可前后移动的结构,前拨动盘前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上与调速手柄相连,组成调速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领
申请(专利权)人:李振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