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729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车架的固定支架和用于连接发动机的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板和支撑板,所述固定板竖向设置,所述支撑板垂直固连在固定板的前壁面上,所述所述内芯的底面和支撑板顶面之间通过硫化一体成型的橡胶垫相固连,所述内芯的后壁面、橡胶垫的后壁面均与固定板的前壁面之间具有间隙。它将用于连接车架的固定支架和用于连接发动机的内芯通过硫化一体成型的橡胶垫相固连,结构更加牢固,即使内芯相对于固定支架发生移位也不会分离,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减震装置,特别是一种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胶垫是汽车发动机必用的重要部件之一, 其主要作用是减小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车架上,增强整车舒适性, 而目前的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胶垫为减压复合型脚垫,其主要结构包括上支撑件、下支撑件和减振橡胶,通过硫化工艺使橡胶和支撑件连接。而悬置胶垫减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橡胶的特性把机械能转化为热能释放掉。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胶垫设计的好坏对整车的NVH性能有着很大影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胶垫是安装在发动机与车架之间的零部件,作为发动机悬置系统中的零部件,在发动机悬置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胶垫也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但是其结构和制造工艺均较为复杂,从而增加了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胶垫的制造成本,并且由于体积较大,在安装到发动机与车架连接时会占用较大的发动机仓空间。因而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856955U】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后悬置胶垫,包括上支撑件、橡胶件和下支撑件;上支撑件为长方体状,其一侧面开有敞口的空腔,空腔顶部朝向上方延伸有橡胶件容置腔,橡胶件容置腔形状为上部向前分叉延伸有两个钩状空腔,且两个钩状空腔对称向下延伸有盲孔;橡胶件底面固连于下支撑件顶面,朝向前方分叉延伸有两个橡胶件延伸部,两个橡胶件延伸部均向下延伸有橡胶件缓冲腿,橡胶件延伸部与橡胶件缓冲腿组成的形状与橡胶件容置腔形状相一致;橡胶件设于橡胶件容置腔内,并将橡胶件缓冲腿底面设置于盲孔上;下支撑件设于空腔下部,并将其下部凸出于上支撑件侧面外部。在安装后,位于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之间的橡胶件隔震效果好,结构紧凑,体积较小。该结构虽然通过将橡胶件底面固连于所述下支撑件顶面,朝向前方分叉延伸有两个橡胶件延伸部设置在钩状空腔内述两个橡胶件延伸部均向下延伸有橡胶件缓冲腿设置在两个钩状空腔向下延伸的盲孔底面中部的凹槽上,由于橡胶件与上支撑件之间为插接结构,连接牢固性不足,而且由于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之间硬性连接,容易断裂分离,特别是2015年以来随着重型卡车及工程运输车等车型马力不断的加大,导致发动机悬置软垫的承受力也越来越大,经常出现产品使用两三个月就已经损坏失效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车架的固定支架和用于连接发动机的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板和支撑板,所述固定板竖向设置,所述支撑板垂直固连在固定板的前壁面上,所述所述内芯的底面和支撑板顶面之间通过硫化一体成型的橡胶垫相固连,所述内芯的后壁面、橡胶
垫的后壁面均与固定板的前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0005]在上述的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中,所述内芯为中空结构,包括依次围设呈框架的上顶板、左下斜板、下底板和右下斜板,所述橡胶垫位于左下斜板、下底板、右下斜板和支撑板之间。
[0006]在上述的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中,所述支撑板包括水平设置的中支撑板部和分别位于中支撑板部两侧的左支撑板部和右支撑板部。
[0007]在上述的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中,所述中间垫部具有减震通孔,所述减震通孔的底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
[0008]在上述的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中,所述左支撑板部的底面和右支撑板部的底面均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后端固连在固定板上。
[0009]在上述的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中,所述橡胶垫的后壁面和内芯的后壁面相齐平。
[0010]在上述的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中,所述橡胶垫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制为相对于橡胶垫外壁凸起的环状结构。
[0011]在上述的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中,所述下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下底板和中支撑板之间共同穿插有螺栓组件,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由下往上依次穿透中支撑板、下底板和减震垫,所述螺母旋接在螺栓的顶端,且螺母的底面和减震垫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垫片。
[0012]在上述的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中,所述减震垫呈倒置的梯形结构,所述减震垫的左侧斜面抵靠在左下斜板上,减震垫的左侧斜面抵靠在右下斜板上。
[0013]在上述的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中,所述左下斜板和上顶板的连接部后端、右下斜板和上顶板的连接部后端均具有凹口。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5]1、本减震装置将用于连接车架的固定支架和用于连接发动机的内芯通过硫化一体成型的橡胶垫相固连,结构更加牢固,即使内芯相对于固定支架发生移位也不会分离,使用寿命更长;
[0016]2、本减震装置的内芯和橡胶垫均与固定支架的固定板之间具有间隙,震动损伤少;
[0017]3、本减震装置通过在内芯的底部和固定支架的支撑板之间设置螺栓组件和减震垫,配合橡胶垫上开设的减震通孔,当内芯随着发动机震动时,减震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中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固定支架;101、固定板;102、支撑板;1021、中支撑板部;1022、左支撑板部;1023、右支撑板部;2、内芯;201、上顶板;202、左下斜板;203、下底板;204、右下斜板;205、让位凹口;3、橡胶垫;301、左下倾斜垫部;302、中间垫部;303、右下倾斜垫部;304、减震
通孔;305、左扩大孔;306、右扩大孔; 307、散热孔;4、螺栓;5、螺母;6、减震垫;7、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图5,本实施例为一种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车架的固定支架1和用于连接发动机的内芯2,固定支架1包括固定板101和支撑板102,固定板101竖向设置且用于与车架相连,支撑板102垂直固连在固定板101的前壁面上,内芯2的底面和支撑板102的顶面之间通过硫化一体成型的橡胶垫 3相固连,内芯2的后壁面、橡胶垫3的后壁面均与固定板101 的前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0026]进一步优选的,内芯2为中空结构,包括依次围设呈框架的上顶板201、左下斜板202、下底板203和右下斜板204,发动机连接在上顶板201的顶面上,橡胶垫3位于左下斜板202、下底板203、右下斜板204和支撑板102之间。
[0027]进一步优选的,支撑板102包括水平设置的中支撑板部1021 和分别位于中支撑板部1021两侧的左支撑板部1022和右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车架的固定支架(1)和用于连接发动机的内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包括固定板(101)和支撑板(102),所述固定板(101)竖向设置,所述支撑板(102)垂直固连在固定板(101)的前壁面上,所述内芯(2)的底面和支撑板(102)的顶面之间通过硫化一体成型的橡胶垫(3)相固连,所述内芯(2)的后壁面、橡胶垫(3)的后壁面均与固定板(101)的前壁面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为中空结构,包括依次围设呈框架的上顶板(201)、左下斜板(202)、下底板(203)和右下斜板(204),所述橡胶垫(3)位于左下斜板(202)、下底板(203)、右下斜板(204)和支撑板(10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2)包括水平设置的中支撑板部(1021)和分别位于中支撑板部(1021)两侧的左支撑板部(1022)和右支撑板部(1023),所述橡胶垫(3)包括左下倾斜垫部(301)、中间垫部(302)和右下倾斜垫部(303),所述左下倾斜垫部(301)位于左下斜板(202)和左支撑板部(1022)之间,所述中间垫部(302)位于下底板(203)和中支撑板部(1021)之间,所述右下倾斜垫部(303)位于右下斜板(204)和右支撑板部(102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发动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垫部(302)具有减震通孔(304),所述减震通孔(304)的底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振达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