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724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11
一种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包括行走小车、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安装底板、转轴固定支撑座、转轴活动支撑座、升降调节板、转轴和地膜,转轴固定支撑座和转轴活动支撑座均设置在升降调节板上,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转轴固定支撑座和转轴活动支撑座上,转轴用于套设地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农业生产用地展开和回收装置,由于设置的转轴活动支撑座,可以安装不同长短的转轴,并且转轴上可放置不同宽度的地膜,因此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地膜,适用范围大大提高,转动转轴还可以进行地膜的回收;本装置只需一个人进行操作即可,将原来需要四个人完成的工作改为只需一人,较减少了人工,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地,涉及一种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膜覆盖是指用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常在农业生产中用于土壤保温、保水、遮光、抑草,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利于农业生产增产增收。但是,传统地膜需依靠人工铺设或回收,过程完全依赖于多人配合,效率低、平整度差。其中,地膜的不及时铺设容易耽误农时、不利于作物生长;而地膜的不及时回收则容易造成破损甚至残留,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农膜再利用次数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与当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相违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与回收装置,解决了人工铺设地膜效率低、平整度差,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
[0004]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包括行走小车、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安装底板、转轴固定支撑座、转轴活动支撑座、升降调节板、转轴和地膜,所述安装底板固定设置在行走小车上,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设置在安装底板上,所述升降调节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上,所述转轴固定支撑座和转轴活动支撑座均设置在升降调节板上,并且转轴固定支撑座和转轴活动支撑座对称设置,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转轴固定支撑座和转轴活动支撑座上,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地膜。
[0005]进一步的,上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所述行走小车上连接有推拉把手。r/>[0006]进一步的,上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所述支撑架包括下底板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板,所述下底板和安装底板连接,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板和下底板固定连接,并且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板之间设有间隙。
[0007]进一步的,上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所述竖直板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一组通孔一,所述升降调节板为矩形平板状,并且升降调节板靠近竖直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位于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板之间的间隙内,并且连接凸部和竖直板之间设有紧固件。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柱、螺母一和螺母二,所述螺柱贯穿连接凸部和通孔一,并且螺柱延伸出竖直板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螺母一和螺母二。
[0009]进一步的,上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所述下底板和安装底板之间设有锁紧组件。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栓、支撑套筒、楔形压板和锁紧螺母,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T型凹槽,所述锁紧螺栓的螺帽设置在T型凹槽内,并且锁紧螺栓的螺柱部分延伸出T型凹槽,所述支撑套筒和楔形压板的一端均套设在锁紧螺栓延伸出T型凹槽的部分上,并且楔形压板位于支撑套筒的上方,所述楔形压板的另一端压紧在下底板上,所述锁紧螺母和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并且锁紧螺母位于楔形压板上方。
[0011]进一步的,上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所述转轴固定支撑座上设有转轴衬套一,所述转轴活动支撑座上设有转轴衬套二,所述转轴衬套一靠近转轴活动支撑座的一端设有凹槽一,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在凹槽一内,并且转轴和凹槽一通过键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在转轴衬套二上,所述转轴衬套一和转轴衬套二分别通过轴承与转轴固定支撑座和转轴活动支撑座连接。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所述转轴活动支撑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升降调节板上。
[0013]进一步的,上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地膜压块放置槽,所述地膜压块放置槽内设有地膜压块,所述地膜压块上设有提拉把手。
[0014]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由于设置的转轴活动支撑座,可以安装不同长短的转轴,并且转轴上可设置不同宽度的地膜,因此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地膜,适应性大大提高,避免了因不能调节地膜的长度而影响该装置的实用性,同时使得结构之间更加的稳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此外本装置不仅可以用来进行地膜的铺设,也可以用在地膜回收时,将地膜缠绕在转轴上,不断旋转转轴,从而使得地膜卷绕在转轴上,能够整齐的进行地膜的回收,避免了传统的地膜回收时,全部堆积在一起;本装置只需一个人进行操作即可,将原来需要四个人完成的工作改为只需一人,较减少了人工,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所述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所述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所述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4为本技术所述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中:行走小车1、推拉把手11、支撑架2、下底板21、竖直板22、通孔一23、安装底板3、T型凹槽31、地膜压块放置槽32、地膜压块33、提拉把手34、转轴固定支撑座4、转轴衬套一41、转轴活动支撑座5、转轴衬套二51、升降调节板6、连接凸部61、转轴7、手轮71、地膜8、紧固件9、螺柱91、螺母一92、螺母二93、锁紧组件10、锁紧螺栓101、支撑套筒102、楔形压板103、锁紧螺母10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
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002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小车(1)、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2)、安装底板(3)、转轴固定支撑座(4)、转轴活动支撑座(5)、升降调节板(6)、转轴(7)和地膜(8),所述安装底板(3)固定设置在行走小车(1)上,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2)设置在安装底板(3)上,所述升降调节板(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2)上,所述转轴固定支撑座(4)和转轴活动支撑座(5)均设置在升降调节板(6)上,并且转轴固定支撑座(4)和转轴活动支撑座(5)对称设置,所述转轴(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转轴固定支撑座(4)和转轴活动支撑座(5)上,所述转轴(7)上套设有地膜(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小车(1)上连接有推拉把手(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下底板(2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板(22),所述下底板(21)和安装底板(3)连接,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板(22)和下底板(21)固定连接,并且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板(22)之间设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22)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一组通孔一(23),所述升降调节板(6)为矩形平板状,并且升降调节板(6)靠近竖直板(2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凸部(61),所述连接凸部(61)位于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板(22)之间的间隙内,并且连接凸部(61)和竖直板(22)之间设有紧固件(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业生产用地膜展开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9)包括螺柱(91)、螺母一(92)和螺母二(93),所述螺柱(91)贯穿连接凸部(61)和通孔一(23),并且螺柱(91)延伸出竖直板(22)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螺母一(92)和螺母二(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梅娟王海候董明辉宋英黄晓晨陶玥玥施林林陆长婴周新伟沈园董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