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外墙施工用的电动吊篮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03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6
一种建筑物外墙施工用的电动吊篮体系,包括悬吊平台和悬挂机构;悬吊平台安装在阳台上,悬吊平台通过预埋件与女儿墙连接;悬挂机构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前梁、中梁、上支架、钢丝绳和配重块;前支架连接在悬吊平台的顶部,前支架高度可调;后支架连接在建筑物顶部,后支架高度可调;前梁连接在前支架的顶部前侧,前梁前端超出阳台外侧面;中梁连在前支架面向后支架的一侧,在中梁与后支架的顶部间连有后梁;上支架连接在前支架顶部;钢丝绳滑动连接在上支架顶部,且钢丝绳的前端与吊篮连接,钢丝绳的末端绕过与螺旋扣连接;配重块可拆卸连接在后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吊篮前臂长不满足要求以及定制吊篮成本太高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外墙施工用的电动吊篮体系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物外墙施工用的电动吊篮体系。

技术介绍

[0002]某改造工程的总建筑面积11755.20平方米,地上八层、地下一层,地上建筑面积10565.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90.20平方米,建筑高度(最高处屋面)32.7米。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该工程为框架结构,主要改造内容为对技术楼进行维修改造,改造区域为五层、七层整层以及一层、六层和八层的局部区域、屋面及外墙;由于本工程的屋面为不规则屋面,在外墙的外侧设置有一圈阳台,阳台到屋面有3m的距离;若采用常规的吊篮,吊篮的前臂长不满足要求;若采用定制吊篮,则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外墙施工用的电动吊篮体系,要解决传统的吊篮前臂长不满足要求以及定制吊篮成本太高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建筑物外墙施工用的电动吊篮体系,在建筑物的顶部、位于女儿墙的外侧设置有阳台;电动吊篮体系包括有悬吊平台和悬挂机构;所述悬吊平台安装在阳台上,并且悬吊平台与待施工外墙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悬吊平台通过预埋件与女儿墙连接;所述悬挂机构有两个,两个悬挂机构分别布置在悬吊平台的两侧;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有前支架、后支架、前梁、中梁、上支架、钢丝绳和配重块;所述前支架连接在悬吊平台的顶部,且前支架的高度可调;所述后支架连接在建筑物的顶部,且后支架与前支架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后支架的高度可调,在后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以缠绕钢丝绳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前梁连接在前支架的顶部前侧,并且前梁的前端超出阳台的外侧面;在前梁的前端设置有用以绕过钢丝绳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中梁连接在前支架面向后支架的一侧,且在中梁与后支架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后梁;所述中梁与后梁可调连接;所述上支架连接在前支架的顶部;所述钢丝绳滑动连接在上支架的顶部,并且钢丝绳的前端绕过第二连接组件与吊篮连接,钢丝绳的末端绕过第一连接组件与螺旋扣连接;所述配重块可拆卸连接在后支架上。
[0006]优选的,所述电动吊篮体系设置有一组,沿环向间隔布置在阳台上;相邻电动吊篮体系之间的间距为0.5m~1m;所述悬吊平台与待施工外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3 m。
[0007]优选的,所述悬吊平台顶部、沿着前侧面通长设置有防护支架;在防护支架的侧部、对应钢丝绳的位置处设置有钢丝绳自锁器和用以提升吊篮的提升机。
[0008]优选的,所述前支架包括有前下部支撑和前调节杆;所述前下部支撑呈管状,在前下部支撑的上部侧壁上、沿竖向间隔开设有第一孔洞;所述前下部支撑的底部设置有前底座;在前下部支撑与前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撑;所述前调节杆插设在前下部支撑的上部、在前调节杆的下部侧壁上、对应第一孔洞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孔洞;所述前调节杆与前下
部支撑通过穿设在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中的第一螺栓可调连接;所述前调节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套管;所述前梁的末端插接在第一套管的前部、与第一套管可拆卸连接;所述中梁插接在第一套管的后部、与第一套管可拆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上支架包括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底部连接有夹持板,立杆的顶部设置有卡板;所述夹持板呈倒置的U形,并且夹持板夹持在第一套管上、与第一套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板有两块,分别位于钢丝绳的两侧;在两块卡板之间、位于钢丝绳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杆。
[0010]优选的,所述后支架包括有后下部支撑和后调节杆;所述后下部支撑呈管状,在后下部支撑的上部侧壁上、沿竖向间隔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后下部支撑的底部设置有后底座;在后底座的顶部、位于后下部支撑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插杆;所述配重块穿设在插杆上;所述后调节杆插设在后下部支撑的上部,在后调节杆的下部侧壁上、对应第一穿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后调节杆与后下部支撑通过穿设在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中的第二螺栓可调连接;所述后调节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套管;所述后梁的末端插接在第二套管的前部、与第二套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后梁的前端插接在中梁的后端、与中梁可调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有后吊耳;所述后吊耳包括有第一夹件和第一耳板;所述第一夹件呈倒置的U形,且第一夹件夹持在后支架的顶部末端;所述第一夹件与后支架之间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耳板有两块,两块第一耳板设置在第一夹件的顶部;所述钢丝绳的末端从两块第一耳板之间穿过;在两块第一耳板之间、位于钢丝绳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螺栓;所述螺旋扣连接在钢丝绳的末端,用以缠绕钢丝绳。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有前吊耳和前挂板;所述前挂板呈倒置的U形,且夹持在前梁的前端;所述前挂板与前梁之间通过第三螺栓连接;所述前吊耳包括有第二夹件和第二耳板;所述第二夹件呈倒置的U形,且第二夹件夹持在前挂板上;所述第二夹件与前挂板之间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耳板有两块,两块第二耳板设置在第二夹件的顶部;所述钢丝绳的前端从两块第二耳板之间穿过;在两块第二耳板之间、位于钢丝绳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螺栓。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的电动吊篮体系中前梁长度能够根据阳台的宽度进行选取,从而满足吊篮能够悬吊在待施工外墙的外侧,进行外墙的施工;本技术适用于异形屋面,能够满足异形屋面建筑外墙的涂装、保温、抹灰、贴面等工程的施工,相比于定制吊篮造价低。
[0015]2、本技术的电动吊篮体系中的各个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现场安装方便,不受空间限制,并且各个构件之间安全连接安全可靠;当使用完成后,能够方便的进行拆卸,便于运输和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电动吊篮体系设置在建筑物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悬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悬挂机构的爆炸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后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中前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中前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中后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8是本技术中防护支架安装有钢丝绳自锁器和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技术中钢丝绳的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中螺旋扣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建筑物、2-女儿墙、3-阳台、4-悬吊平台、5-悬挂机构、5.1-前支架、5.1.1-前下部支撑、5.1.2-前调节杆、5.1.3-前底座、5.1.4-第一斜撑、5.1.5-第一套管、5.2-后支架、5.2.1-后下部支撑、5.2.2-后调节杆、5.2.3-后底座、5.2.4-插杆、5.2.5-第二套管、5.3-前梁、5.4-中梁、5.5-上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外墙施工用的电动吊篮体系,在建筑物(1)的顶部、位于女儿墙(2)的外侧设置有阳台(3);其特征在于:电动吊篮体系包括有悬吊平台(4)和悬挂机构(5);所述悬吊平台(4)安装在阳台(3)上,并且悬吊平台(4)与待施工外墙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悬吊平台(4)通过预埋件(6)与女儿墙(2)连接;所述悬挂机构(5)有两个,两个悬挂机构(5)分别布置在悬吊平台(4)的两侧;所述悬挂机构(5)包括有前支架(5.1)、后支架(5.2)、前梁(5.3)、中梁(5.4)、上支架(5.5)、钢丝绳(5.6)和配重块(5.7);所述前支架(5.1)连接在悬吊平台(4)的顶部,且前支架(5.1)的高度可调;所述后支架(5.2)连接在建筑物(1)的顶部,且后支架(5.2)与前支架(5.1)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后支架(5.2)的高度可调,在后支架(5.2)的顶部设置有用以缠绕钢丝绳(5.6)的第一连接组件(7);所述前梁(5.3)连接在前支架(5.1)的顶部前侧,并且前梁(5.3)的前端超出阳台(3)的外侧面;在前梁(5.3)的前端设置有用以绕过钢丝绳(5.6)的第二连接组件(8);所述中梁(5.4)连接在前支架(5.1)面向后支架(5.2)的一侧,且在中梁(5.4)与后支架(5.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后梁(5.8);所述中梁(5.4)与后梁(5.8)可调连接;所述上支架(5.5)连接在前支架(5.1)的顶部;所述钢丝绳(5.6)滑动连接在上支架(5.5)的顶部,并且钢丝绳(5.6)的前端绕过第二连接组件(8)与吊篮(9)连接,钢丝绳(5.6)的末端绕过第一连接组件(7)与螺旋扣(10)连接;所述配重块(5.7)可拆卸连接在后支架(5.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外墙施工用的电动吊篮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吊篮体系设置有一组,沿环向间隔布置在阳台(3)上;相邻电动吊篮体系之间的间距为0.5m~1m;所述悬吊平台(4)与待施工外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3 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外墙施工用的电动吊篮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平台(4)顶部、沿着前侧面通长设置有防护支架(11);在防护支架(11)的侧部、对应钢丝绳(5.6)的位置处设置有钢丝绳自锁器(12)和用以提升吊篮(9)的提升机(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外墙施工用的电动吊篮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5.1)包括有前下部支撑(5.1.1)和前调节杆(5.1.2);所述前下部支撑(5.1.1)呈管状,在前下部支撑(5.1.1)的上部侧壁上、沿竖向间隔开设有第一孔洞(14);所述前下部支撑(5.1.1)的底部设置有前底座(5.1.3);在前下部支撑(5.1.1)与前底座(5.1.3)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撑(5.1.4);所述前调节杆(5.1.2)插设在前下部支撑(5.1.1)的上部、在前调节杆(5.1.2)的下部侧壁上、对应第一孔洞(14)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孔洞(15);所述前调节杆(5.1.2)与前下部支撑(5.1.1)通过穿设在第一孔洞(14)和第二孔洞(15)中的第一螺栓(16)可调连接;所述前调节杆(5.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套管(5.1.5);所述前梁(5.3)的末端插接在第一套管(5.1.5)的前部、与第一套管(5.1.5)可拆卸连接;所述中梁(5.4)插接在第一套管(5.1.5)的后部、与第一套管(5.1.5)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永宁李玉昊陈刚尤佳张新颖杨义涛申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