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流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668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气缸、注射嘴、分流板、热嘴以及阀针。其中,注射嘴,穿设于气缸内且突伸出气缸的底部,且具有沿纵轴线贯穿的注射腔;分流板,设于气缸的下方且连接于注射嘴的底部,并且具有和注射腔连通的流道;热嘴,固定于分流板下方,且具有与流道连通的热胶道、设置于热胶道底端的出胶口;阀针,一端连接至气缸的活塞部,另一端穿过分流板而伸入热胶道,从而在气缸带动下,使得阀针可在热胶道内上下运动,进而控制出胶口的开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注射嘴设于气缸内,且注射嘴突伸出气缸的底部,在纵向上节省了气缸的安装空间,具有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和稳定可靠的优点。靠的优点。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流道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流道模具领域,特别是热流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注塑行业普遍采用的注塑模具为热流道注塑模具,较普通模具而言,通过热流道系统注塑的塑胶产品质量更高,且热流道系统具有节约原料,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0003]热流道系统的热嘴一般包括两种:开放式热嘴和阀针式热嘴,由于热嘴形式直接决定热流道系统选用和模具的制造,因而常相应的将热流道系统分成开放式热流道系统和阀针式热流道系统。阀针式热流道节省材料,塑件表面美观,同时内部质量紧密、强度高,因此,对于成型产品质量较高的通常采用阀针式热流道系统。
[0004]阀针式热流道系统包括注射嘴、气缸、热嘴以及阀针,当热嘴的浇注点位在纵向上距离注射嘴较近时,导致没有足够的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气缸,造成了阀针式热流道系统无法正常应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热流道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安装的热流道系统。
[0006]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热流道系统,包括:气缸;注射嘴,注射嘴穿设于所述气缸内且突伸出所述气缸的底部,注射嘴具有沿纵轴线贯穿的注射腔;分流板,分流板设于所述气缸的下方且连接于所述注射嘴的底部,分流板具有和所述注射腔连通的流道;热嘴,热嘴固定于所述分流板下方,并且具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热胶道、设置于热胶道底端的出胶口;以及阀针,所述阀针一端连接至所述气缸的活塞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分流板而伸入所述热胶道,从而在所述气缸带动下,使得所述阀针可在所述热胶道内上下运动,进而控制所述出胶口的开闭。
[0007]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缸的中心处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贯穿腔,其中,所述注射嘴设置于所述贯穿腔。
[0008]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缸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活塞部的缸体,所述活塞部上下活动设置于所述缸体内壁且突伸于所述缸体的底部,其中,所述缸体和所述活塞部共同设置有所述贯穿腔。
[0009]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贯穿腔包括所述缸体顶部向下形成的呈逐渐收缩的收缩段,所述注射嘴的外侧壁向外延伸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抵接于所述收缩段的底部内侧壁上,其中,所述活塞部设于所述收缩段的下方。
[0010]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的内壁自下向上依次延伸有第一环状限位部、与所述第一环状限位部间隔设置的第二环状限位部,其中,所述活塞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环状限位部相限位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环状限位部相限位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0011]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嘴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分流板具有多个分别与所述热嘴相对应设置的分流对接口,其中,所述流道包括分别连通所述分流对接口与所述注射腔出口端的分流道,每条所述分流道的长度相同。
[0012]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板自中心处向外延伸形成多个与所述热嘴对应设置的延伸部,所述热嘴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底部,其中,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所述分流对接口,所述注射嘴垂直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交汇处。
[0013]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延伸部顶部端角处且贯穿所述延伸部的固定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延伸部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销。
[0014]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分流板上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的形状设置成与所述分流板的轮廓相匹配,所述分流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发热管的容置槽。
[0015]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置槽设为U型槽,所述U型槽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热管的两端分别露出的让位缺口,其中,所述容置槽包括直线段和用于过渡连接所述直线段的圆弧线段。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热流道系统,通过将注射嘴设于气缸内,且注射嘴突伸出气缸的底部,在纵向上节省了气缸的安装空间,通过将阀针穿过分流板连接于气缸的活塞部从而达到控制所述出胶口的开闭的目的,具有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和稳定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热流道系统的俯视图;
[0019]图3为图2中A

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热流道系统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气缸;11、缸体;111、缸本体;112、盖体;113、凸台安装部;114、收容腔;12、贯穿腔;121、收缩段;122、第一开口;123、第二开口;13、第一环状限位部;14、第二环状限位部;15、活塞部;16、第一配合部;161、顶壁;162、侧壁;17、第二配合部;171、竖直壁;172、水平壁;2、注射嘴;21、注射腔;22、环状凸台;23、进口端;3、分流板;31、流道;311、分流道;32、分流对接口;33、延伸部;34、容置槽;341、让位缺口;342、直线段;343、圆弧线段;4、热嘴;41、热胶道;42、出胶口;5、阀针;6、固定件;7、定位销;8、发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4]本技术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
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5]结合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气缸1、注射嘴2、设于气缸1的下方且连接于注射嘴2底部的分流板3、固定于分流板3下方的热嘴4、设置于热嘴4内的阀针5以及设置于分流板3内的发热管8。其中,热嘴4的数量根据浇注点位的需求进行设置,阀针5与热嘴4一一对应设置,通过对注胶塑料加热和温控的手段,将熔融状态的塑料依次经注射嘴2、分流板3、热嘴4,然后浇注到模具的型腔中,避免浇注系统凝料的形成。
[0026]进一步地,注射嘴2穿设于气缸1内且突伸出气缸1的底部,注射嘴2的底部通过分流板3与热嘴4的入口端连接,阀针5的一端连接至气缸1的活塞部15,且另一端穿过分流板3而伸入热嘴4内,整体结构连贯且整齐。通过将气缸1套设于注射嘴2的外周,在纵向上节约了气缸1的安装空间,又由于气缸1在横向上的宽度小于分流板3在横向上的宽度,在横向上也节省了气缸1的安装空间,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注射嘴,注射嘴穿设于所述气缸内且突伸出所述气缸的底部,注射嘴具有沿纵轴线贯穿的注射腔;分流板,分流板设于所述气缸的下方且连接于所述注射嘴的底部,分流板具有和所述注射腔连通的流道;热嘴,热嘴固定于所述分流板下方,并且具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热胶道、设置于热胶道底端的出胶口;以及阀针,所述阀针一端连接至所述气缸的活塞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分流板而伸入所述热胶道,从而在所述气缸带动下,使得所述阀针可在所述热胶道内上下运动,进而控制所述出胶口的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中心处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贯穿腔,其中,所述注射嘴设置于所述贯穿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活塞部的缸体,所述活塞部上下活动设置于所述缸体内壁且突伸于所述缸体的底部,其中,所述缸体和所述活塞部共同设置有所述贯穿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腔包括所述缸体顶部向下形成的呈逐渐收缩的收缩段,所述注射嘴的外侧壁向外延伸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抵接于所述收缩段的底部内侧壁上,其中,所述活塞部设于所述收缩段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内壁自下向上依次延伸有第一环状限位部、与所述第一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象烈
申请(专利权)人: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