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666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下水机构、地源热泵机构、第一水泵、第二水泵、连通管、用水机构及清洗机构。地下水机构包括抽水井和回灌井。地源热泵机构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水管与抽水井相连通,地源热泵机构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水管与回灌井相连通。第一水泵设置于抽水井内,第一水泵与第一水管相连接。第二水泵设置于回灌井内,第二水泵与第二水管相连接。连通管的一端与抽水井相连通,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回灌井相连通。用水机构通过第三水管与地源热泵机构的第三端循环连接。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源热泵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减少了水泵的抽水高度,减低了能耗,且可以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不会造成管道内部水沟堵塞,提高了换热效率。了换热效率。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源热泵系统


[0001]本技术是关于地源热泵
,特别是关于一种地源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的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品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0003]水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就是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转移到水源中;在冬季,则从相对恒定温度的水源中提取能量,利用热泵原理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冷剂提升温度后送到建筑物中。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者冷量。地源热泵克服了空气源热泵冬季室外换热器结霜的不足,而且运行可靠性和制热效率又高,近年来国内应用广泛。
[0004]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由于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环境效益显著,其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
[0005]而现有地源热泵系统的引水管抽的水克服重力做功比较多,在标准大气压下,抽水最大高度为21米,如果储水井较浅的话,储水井内的温度又不够,能耗较高,且地源热泵系统在长期使用时管道内容易形成水垢,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影响换热效果。
[0006]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源热泵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减少了水泵的抽水高度,减低了能耗,且可以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不会造成管道内部水沟堵塞,提高了换热效率。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下水机构、地源热泵机构、第一水泵、第二水泵、连通管、用水机构以及清洗机构。地下水机构包括抽水井和回灌井。地源热泵机构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水管与抽水井相连通,且地源热泵机构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水管与回灌井相连通。第一水泵设置于抽水井内,且第一水泵与第一水管相连接。第二水泵设置于回灌井内,且第二水泵与第二水管相连接。连通管的一端与抽水井相连通,且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回灌井相连通。用水机构通过第三水管与地源热泵机构的第三端循环连接。以及清洗机构设置于抽水井内。其中,回灌井的深度大于抽水井的深度。
[000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清洗机构包括:清洗箱、第三水泵、清洗管以及止回阀。
[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进料管,进料管的一端与清洗箱
相连通,且进料管的另一端伸出抽水井。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用水机构为储水箱,储水箱上设有开关,储水箱通过第三水管与地源热泵机构形成循环,且第三水管为盘管。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抽水井的底部低于海平面。
[00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排污管,与第二水管相连接,并靠近地源热泵机构,且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
[00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过滤机构,安装于抽水井的内壁上,且过滤机构位于第一水泵的下方。
[00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磨擦模块、限位块以及定位模块。磨擦模块设置于第一水管的内壁上,且磨擦模块的两侧与第一水管的内壁贴合。限位块安装于第一水管内壁靠近清洗管的上方。以及定位模块设置于磨擦模块的上方,且定位模块到磨擦模块的距离大于第一水管的内直径。
[00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水管靠近地源热泵机构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且第二水管靠近地源热泵机构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地源热泵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减少了水泵的抽水高度,减低了能耗,且可以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不会造成管道内部水沟堵塞,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地源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抽水井,2

回灌井,3

地源热泵机构,4

第一水管,5

第二水管,6

第一水泵,7

第二水泵,8

连通管,9

用水机构,10

清洗箱,11

第三水泵,12
‑ꢀ
清洗管,13

止回阀,14

进料管,15

第三水管,16

排污管,17

阀门,18

过滤机构,19

磨擦模块,20

限位块,21

定位模块,22

第一电磁阀,23

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2]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3]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地源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下水机构、地源热泵机构3、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连通管8、用水机构9以及清洗机构。地下水机构包括抽水井1和回灌井2。地源热泵机构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水管4与抽水井1相连通,且地源热泵机构3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水管5与回灌井2相连通。第一水泵6设置于抽水井1内,且第一水泵6与第一水管4 相连接。第二水泵7设置于回灌井2内,且第二水泵7与第二水管5相连接。连通管8的一端与抽水井1相连通,且连通管8的另一端与回灌井2相连通。用水机构9通过第三水管15与地源热泵
机构3的第三端循环连接。以及清洗机构设置于抽水井1内。其中,回灌井2的深度大于抽水井1的深度。
[002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清洗机构包括:清洗箱10、第三水泵11、清洗管12以及止回阀13。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进料管14,进料管14的一端与清洗箱10相连通,且进料管14的另一端伸出抽水井1。
[002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用水机构9为储水箱,储水箱上设有开关,储水箱通过第三水管15与地源热泵机构3形成循环,且第三水管15为盘管。抽水井1的底部低于海平面。
[002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排污管16,与第二水管5相连接,并靠近地源热泵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水机构,包括抽水井和回灌井;地源热泵机构,所述地源热泵机构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水管与所述抽水井相连通,且所述地源热泵机构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回灌井相连通;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抽水井内,且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第一水管相连接;第二水泵,设置于所述回灌井内,且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第二水管相连接;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水井相连通,且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回灌井相连通;用水机构,通过第三水管与所述地源热泵机构的第三端循环连接;以及清洗机构,设置于所述抽水井内;其中,所述回灌井的深度大于所述抽水井的深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清洗箱,固定于所述抽水井的内壁上;第三水泵,固定于所述清洗箱内;清洗管,所述清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水泵相连通,且所述清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管靠近所述第一水泵的一端相连通;以及止回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泵的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清洗箱相连通,且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抽水井。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峰正韩晶何彤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久之弘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