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并行静电发生测试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6642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静电发生测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多源并行静电发生测试用防护装置,所述安装壳的上部开设有安装室,所述安装室的内腔顶部焊接有鼓风机,所述安装室的内腔中部设置有高压电晕棒,所述安装室内腔底面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连通管。该多源并行静电发生测试用防护装置使用时,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传动第一环形块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喷头周向转动,且在锥形的环形齿条作用下第一环形块转动传动异形齿轮转动其齿面与直齿轮齿面间歇性啮合,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喷头进行垂直方向的往复转动,喷头在周向转动的同时进行垂直往复转动对测试设备和产品喷射离子空气进行消电,避免了效率低和存在消电疏漏的问题。低和存在消电疏漏的问题。低和存在消电疏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源并行静电发生测试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静电发生测试
,具体为多源并行静电发生测试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静电放电属于EMS测试的常规检测项目,用于评估电气和电子设备遭受静电放电时的性能,在静电放电测试中,模拟人体放电、机器放电、元件充电和电场感应四种场景,对产品进行多源并行式接触放电测试和空气放电测试。静电放电发生器会在几毫微秒到几十毫微秒之内释放出数安培的瞬间放电电流测试产品的性能,同时测试完成后使用的设备上经常会附着有残余的静电,为了避免后续对产品的精准测试,通常使用离子风消电器将设备上附着的残余的静电消除对静电发生测试进行防护。
[0003]常见的离子风消电器在使用时,由高压电源产生器和放电极(一般做成离子棒)组成,通过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然后用风把大量正负离子吹到物体表面以中和静电,但是传统的静电发生测试设备结构复杂组成零件较多,在对其吹风消电时出风方向单一仅依靠空气流动带动漂浮的离子运动与测试设备各结构零件表面上的静电进行中和,从而导致了消电时间久、效率低且存在消电疏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源并行静电发生测试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的上部开设有安装室(2),所述安装室(2)的内腔顶部焊接有鼓风机(3),所述安装室(2)的内腔中部设置有高压电晕棒(4),所述安装室(2)内腔底面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连通管(5),所述连通管(5)的底端延伸至安装壳(1)的内腔中,所述安装壳(1)的内腔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一环形块(6),所述连通管(5)的左右两侧外壁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端与第一环形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块(6)的内壁铰接有喷头(8),所述喷头(8)的上表面焊接有软管(9),是软管(9)的内腔与喷头(8)的内腔密封连通,所述软管(9)的上端与连通管(5)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软管(9)的内腔与连通管(5)的内腔密封连通,所述喷头(8)的后部焊接有直齿轮(10),所述第一环形块(6)的内壁通过轴承对称活动安装有两个异形齿轮(11),所述异形齿轮(11)的齿面与对应的直齿轮(10)的齿面活动接触,所述安装壳(1)的左侧壁中部焊接有伺服电机(12),所述第一环形块(6)与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并行静电发生测试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室(2)的内腔下部滑动设置有第二环形块(13),所述第二环形块(13)上表面设置的两个支架焊接有同一个环形的清洁块(14),所述清洁块(14)的内壁与高压电晕棒(4)的外壁滑动接触,所述连通管(5)的外壁上部开设有双向螺旋槽(15),所述第二环形块(13)的内圈左侧焊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后部铰接有导向块(16),所述导向块(16)的外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贺钱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索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