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盐碳捕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52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盐碳捕集工艺包括步骤:S1预处理工业废盐,稳定废盐溶液水质并检测废盐溶液中二价及以上阳离子浓度、有机物浓度、阴离子浓度及其他杂质浓度;S2去除废盐溶液中的二价及以上阳离子、有机物,并过滤无机物降低浊度以及去除其他杂质,得到预处理的软水;S3将预处理的软水经双极膜工艺处理,产生碱、酸和稀盐水;S4将稀盐水回收至预处理的废盐或浓缩后回到中间的处理工艺中,将碱泵入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中,用于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用于工业原料回用。从而有效对废盐分离再利用,将工业过程产生的废盐、二氧化碳以工业原料的形式回到工业中区,形成可持续的工业循环,使得工业废盐得到有效处理并资源化利用。使得工业废盐得到有效处理并资源化利用。使得工业废盐得到有效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盐碳捕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盐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盐处理和二氧化碳捕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业废盐来自工业生产,高盐废水处理、农药生产等均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盐,主要是指无机盐为主要成分的固体废弃物,废盐年产量超过2.0
×
107t ,主要分为氯化钠、硫酸钠两大类。其中,根据工业废盐的成分,可将工业废盐分为单一盐与混合盐。单一盐为单一组分的盐;混合盐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组分的盐,工业废盐中的有机物含量与产生行业有关。调研显示,工业园区暂存的废盐中,混盐占80%,剩下的20%为单盐。
[0003]工业废盐具有成分复杂、来源广泛、毒性大等特点,虽在危废名录中并未单独列出,但2016年《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明确将化学合成原料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及反应残余物、化学合成原料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母液及反应基废物划定为危险废物。因此工业废盐不仅破坏生态环境,祸及人畜,一旦污盐中可溶性盐及杂质严重引起土壤盐化,危及周边农、林、牧业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对周边水源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危害极大。目前工业废盐作为危险废物进行严格管理,若不采取合适的处理技术将会对生物和环境带来重要的影响,其不仅对生物系统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造成生物细胞渗透压增加使其脱水生物死亡,若直接排放渗入到地下水体,还会造成对水体的污染,易产生荒漠化对全球水系统造成危害。目前对工业废盐尤其是固体废盐的处理方式以焚烧、填埋、排海为主。填埋工艺简单,成本低,但存在占地大,污染重,填埋和焚烧技术存在滞后性,不但不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而且还会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生态和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工业废盐因溶解性高的原因,需要进入刚性填埋场填埋,进一步压缩了废盐的处置空间。排海主要适用于近海地区,不具备全面可推广性。
[0004]全球变暖是一个人类目前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由此导致的极端天气及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二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化石燃料消耗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为了降低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一方面要通过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要加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盐碳捕集工艺,有效对废盐分离再利用,将工业过程产生的废盐、二氧化碳以工业原料的形式回到工业中去,形成可持续的工业循环,使得工业废盐得到有效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业盐碳捕集工艺包括步骤:S1预处理工业废盐,稳定废盐溶液水质并检测废盐溶液中二价及以上阳离子浓度、有机物浓度、阴离子浓度及其他杂质浓度;
S2去除废盐溶液中的二价及以上阳离子、有机物,并过滤无机物降低浊度及其他杂质,得到预处理的软水;S3当预处理的软水盐浓度小于10%时,将软水经浓缩后再经双极膜工艺处理,产生碱、酸和稀盐水;S4将稀盐水回收至预处理的废盐中或浓缩后回到中间的处理工艺中,将碱泵入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中,用于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用于工业原料回用。
[000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混凝沉淀,粗去除二价及以上的金属离子,使得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去除至20~50ppm;S22通过高级氧化的方式将有机物含量去除至10~50ppm,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S23通过活性炭吸附或COD树脂吸附的方式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有机物;S24通过过滤器的物理过滤方式去除无机物粒子的悬浮物,降低浊度;S25通过除硬树脂进一步去除剩余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得到预处理的软水。
[000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S3中的软水中阴离子为盐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或硝酸根离子,经双极膜工艺处理产生的碱为氢氧化钠,酸为盐酸、硫酸或硝酸,所述步骤S1中的其他杂质包含余氯、表面活性剂、二氧化硅、油。
[000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S4包括步骤:S41通过所述双极膜工艺产生的稀盐浓度低于废盐浓度,所述稀盐溶液用于溶解固体废盐或通过浓缩装置返回至预处理工艺中;S42将所述双极膜工艺产生的氢氧化钠溶液泵入二氧化碳吸收塔中,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所述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得以作为工业原料回用至工业过程,实现对二氧化碳的捕集和资源化利用;S43将所述双极膜工艺产生的盐酸和/或硫酸直接作为工业原料回用至工业过程或经浓缩后回用至工业应用。
[00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S24具体包括步骤:S241通过多介质过滤器,通过石英、优质均粒砾石、锰砂、无烟煤中的一种或多种滤料介质进行粗过滤的方式过滤悬浮物,将浊度降低至3NTU;S242通过超滤膜进一步去除无机物杂质,使得SDI值小于5。
[00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步骤:S26通过纳滤技术分离硫酸根离子和盐酸根离子,并分离一价阳离子和二价阳离子;S27通过反渗透的方式提高离子浓度,浓缩盐分,制取纯水,并将反渗透水作为除盐水回用至其他工业过程;S28通过电渗析的方式提高离子浓度。
[00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S3包括步骤:S31分离出硫酸根离子为主的溶液经高级氧化去除有机物;S32通过除硬树脂进一步去除剩余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等二价及以上阳离子;S33经双极膜处理分别产生硫酸、氢氧化钠以及淡盐水。
[001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S3包括步骤:
S34分离出盐酸根离子为主的溶液经提浓后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树脂;S35通过除硬树脂进一步去除剩余的钙离子和镁离子;S36经双极膜处理分别产生酸、氢氧化钠以及淡盐水。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0015]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0016]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18]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19]需要说明的是,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语“基本上”、“大约”以及类似的用语用作表近似的用语,而不用作表程度的用语,并且旨在说明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测量值或计算值中的固有偏差。
[0020]如图1所示的一种工业盐碳捕集工艺,其包括步骤:S1预处理工业废盐,稳定废盐溶液水质并检测废盐溶液中二价及以上阳离子浓度、有机物浓度、阴离子浓度及其他杂质浓度;S2依次去除废盐溶液中的二价及以上阳离子、有机物,并过滤无机物降低浊度及其他杂质,得到预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盐碳捕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预处理工业废盐,稳定废盐溶液水质并检测废盐溶液中二价及以上阳离子浓度、有机物浓度、阴离子浓度及其他杂质浓度;S2去除废盐溶液中的二价及以上阳离子、有机物,并过滤无机物降低浊度及其他杂质,得到预处理的软水;S3当预处理的软水盐浓度小于10%时,将软水经浓缩后再经双极膜工艺处理,产生碱、酸和稀盐水;S4将稀盐水回收至预处理的废盐中或浓缩后回到中间的处理工艺中,将碱泵入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中,用于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用于工业原料回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盐碳捕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混凝沉淀,粗去除二价及以上的金属离子,使得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去除至20~50ppm;S22通过高级氧化的方式将有机物含量去除至10~50ppm,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S23通过活性炭吸附或COD树脂吸附的方式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有机物;S24通过过滤器的物理过滤方式去除无机物粒子的悬浮物,降低浊度;S25通过除硬树脂进一步去除剩余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得到预处理的软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盐碳捕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软水中阴离子为盐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或硝酸根离子,经双极膜工艺处理产生的碱为氢氧化钠,酸为盐酸、硫酸或硝酸,所述步骤S1中的其他杂质包含余氯、表面活性剂、二氧化硅、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盐碳捕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步骤:S41通过所述双极膜工艺产生的稀盐浓度低于废盐浓度,所述稀盐溶液用于溶解固体废盐或通过浓缩装置返回至预处理工艺中;S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明邓磊陈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浙江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