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的石化废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化废水处理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的石化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化工行业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产出的副产品包括成品油、化工原料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行业。石油化工生产规模一般趋向于大型化,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溶剂和添加剂等,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各种反应,因此石化生产的废水量大且成分相当复杂。
[0003]石化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烃类及其衍生物,某些石化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其中的COD或其他污染物含量依然很高,难降解有机物较多。而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AOPs)具有强氧化性,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难降解废水的处理。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的核心要素是催化剂,很多研究发现催化剂能够促进臭氧分解产生氧化性更强的自由基,从而强化了单独臭氧氧化的处理效率;也有研究表明催化剂通过静电作用或氢键吸附有机物提高表面反应物浓度,进而提高臭氧氧化速率。因此,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能否在处理石化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的石化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催化剂制备:S1
‑
1、载体选取:选取活性氧化铝和活性炭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活性氧化铝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3:1,将活性氧化铝和活性炭分别研磨,使活性氧化铝的粒径为5
‑
8mm,活性炭的粒径为6
‑
10mm;S1
‑
2、活性氧化铝金属浸渍:将硝酸铜和硝酸锰组合而成的混合金属浸渍剂倒入浸渍槽内,将活性氧化铝放置在浸渍槽内使混合金属浸渍剂淹没活性氧化铝,静置浸渍24h,取出活性氧化铝在80℃下烘干10
‑
15min,随后升温至500
‑
550℃焙烧,得到Cu
‑
Mn负载的活性氧化铝;S1
‑
3、活性炭金属浸渍:将锌盐和尿素以2:1.25的重量比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制备得到浓度为10
‑
13mol/L的锌浸渍剂,将锌浸渍剂倒入浸渍槽内,再将活性炭放置在浸渍槽内使锌浸渍剂淹没活性炭,在55
‑
65℃条件下搅拌浸渍30min,随后升温至85
‑
95℃静置浸渍10
‑
12h,取出后在80℃下烘干10
‑
15imn,随后升温至330
‑
340℃焙烧,得到Zn负载的活性炭;S1
‑
4、混合:将步骤S1
‑
2制备的Cu
‑
Mn负载的活性氧化铝和步骤S1
‑
3制备的Zn负载的活性炭混合均匀,得到催化剂;S2、石化废水分步处理:S2
‑
1、石化废水分级:将单位重量的待处理的石化废水分为8等份;S2
‑
2、一级处理:将第一份石化废水中加入催化剂同时通入臭氧,催化剂的投放量为120g/L,臭氧的通入量为0.2
‑
0.4mg/min
·
L
‑1,处理时间为80
‑
100min,随后取出催化剂;S2
‑
3、二级处理:将第二份石化废水中加入步骤S2
‑
2中一级处理后的催化剂同时通入臭氧,催化剂的投放量为110g/L,多余的10g/L的催化剂存储备用,臭氧的通入量为0.3
‑
0.5mg/min
·
L
‑1,处理时间为100
‑
120min,随后取出催化剂,将取出的110g/L催化剂以处理第二份石化废水相同的臭氧通入量和处理时间完成第三份石化废水的处理,随后再次取出催化剂,将再次取出的110g/L催化剂以处理第二份石化废水相同的臭氧通入量和处理时间完成第四份石化废水的处理;S2
‑
4、三级处理:将步骤S2
‑
3中第四份石化废水处理后取出的催化剂进行研磨,得到粒径为2
‑
4mm的细粒催化剂,将第五份石化废水中加入80g/L的细粒催化剂和步骤S2
‑
3中多余的10g/L的催化剂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同时通入臭氧,多余的30g/L的细粒催化剂存储备用,臭氧的通入量为0.5
‑
0.6mg/min
·
L
‑1,处理时间为100
‑
110min,随后取出混合催化剂,将取出的9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永,付丽亚,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安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