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法加固硬岩采空硐室的方法及硬岩采空硐室支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硐室加固
,特别是关于一种支撑法加固硬岩采空硐室的方法以及一种硬岩采空硐室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发展扩张,采空区上方场地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建设场地。“采空硐室”专指地下采矿形成的人工空洞,一般围岩强度较高,短期内具有一定自稳特性。但随着时间积累、围岩性质的改变或受力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采空硐室也可能产生失稳破坏,进而造成上覆岩土体空间位移变化,失去原来自稳状态的情况。尤其是当在采空硐室上建设有工程场地后,若不对下方的采空硐室进行加固处治,采空区一旦发生垮落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0003]然而,多数地下硐室大型施工设备无法进入,同时随着年代的积累导致多数硐室中含有较厚的淤泥。故因受限于施工环境等影响,采用支撑法治理采空硐室的工法案例较少。支撑法原理是对空区跨度大、采空区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的区域进行柱墩加固,减小空区跨度,承担附加应力,阻止洞顶张拉裂隙发展、扩散,达到安全稳定的目的。支撑法从材料使用源头上相比于全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法加固硬岩采空硐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硐室进行勘察测量,确定硐室基岩面的多个支撑墩柱位置;在硐室基岩面上支撑墩柱位置所在处设置底部锚杆,并浇筑混凝土至设计标高以形成支撑墩柱;对与支撑墩柱相对应的硐室顶岩面进行修整处理,使顶岩面呈支撑墩柱所在处低、支撑墩柱所在处四周高的形式设置;对多个支撑墩柱顶端进行混凝土浇灌以形成顶梁,顶梁部分嵌入硐室顶岩面并与顶岩面形状相适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法加固硬岩采空硐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硐室顶岩面上与支撑墩柱位置相对应处设置顶部锚杆和连接锚杆,支撑墩柱内设置有柱体钢筋,柱体钢筋分别连接底部锚杆、连接锚杆和顶部锚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法加固硬岩采空硐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撑墩柱的侧面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向顶岩面方向延伸的多个加强柱,加强柱与顶岩面之间设置有锚索结构。4.一种支撑法加固硬岩采空硐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浅层淤泥硬化;支撑墩柱定位;施工平台及施工环境搭建;支撑墩柱柱顶锚杆设置;沉管灌注孔开挖及护筒下沉;支撑墩柱柱底锚杆设置;支撑墩柱浇筑;支撑墩柱顶梁所对应的顶岩面处理;支撑墩柱顶梁预留注浆口注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法加固硬岩采空硐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层淤泥硬化包括:对硐室淤泥进行表面分区排水硬化并铺设模板、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垫层,堆载并对混凝土垫层进行沉降检测。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法加固硬岩采空硐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墩柱定位包括:沉降检测合格后,对采空硐室淤泥表层进行勘察、测量,并于混凝土垫层上定位支撑墩柱位置。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法加固硬岩采空硐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及施工环境搭建包括:于混凝土垫层上绑扎钢筋,预留支撑墩柱位置,浇筑混凝土板,以硬化路面形成施工平台;对采空硐室施工区域的顶岩面及围岩面喷锚加固,形成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晨曦,丁陈建,杜占吉,张晓堃,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矿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