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输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电缆穿管、敷设等领域,需要避免穿管过程中电缆受到机械损伤。由于电缆敷设过程在支架及地面上的摩擦拖拉等因素,导致电缆外护套受损,对内层绝热管造成挤压,严重时甚至破损护套处绝热管,最终影响电缆的使用。
[0003]为改善电缆敷设时的摩擦、碰撞等机械损伤,一般电缆入排管之前,会在其表面涂上与其护层不起化学作用的润滑物,同时利用滑车支撑、托运,方便敷设并减少电缆直接拖拉产生的与管壁的摩擦力。但现有的滑车支撑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并且需要多名操作人员合力完成,并且,在滑车运行过程中,电缆从滑车上掉落,还是会对电缆造成机械性损伤。
[0004]因此,亟需一种电缆输送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输送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在电缆敷设的过程中,电缆与地面或电缆沟侧壁的摩擦、碰撞等机械损伤,对电缆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输送机构(100),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输送机构(100)转动;受压钳(200),多个所述受压钳(200)间隔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100)的移动端上,所述受压钳(200)被配置为受到电缆的重力时夹紧所述电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钳(200)包括:底座(210),所述底座(210)上设置有固定轴(211);夹紧端,所述夹紧端包括第一抱臂(220)和第二抱臂(230),所述第一抱臂(220)和所述第二抱臂(230)与所述固定轴(211)远离所述底座(210)的一端铰接;顶盖(240),与所述底座(210)弹性连接,所述顶盖(240)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抱臂(220)和所述第二抱臂(230)相连接的一端形成V型开口(2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钳(200)还包括弹性件(260),所述弹性件(260)套设于所述固定轴(211)上,所述弹性件(260)一端与所述底座(2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盖(2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烁娟,钟建祖,李广生,温秋灵,古镔,陈宇翔,张凯,李豪,张锴,谭小霖,陈佳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