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上的换挡机构及由其所构成的动力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26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瓶车上的换挡机构及由其所构成的动力总成,换挡机构包括换挡齿组与换挡组件,换挡组件包括换挡杆、蜗轮、蜗杆、升降螺杆、换挡电机及传动轴,换挡电机通过蜗杆、涡轮及升降螺杆的动力传递来控制换挡杆的动作,换挡齿组与传动轴活动套接;在换挡中,通过换挡杆上的卡键与换挡齿组上的卡口卡接来让对应的齿轮进行动力输出;动力总成包括换挡机构及动力输出机构,动力输出机构包括输出电机、动力转轴、行星轮组件、动力输出齿轮组件及蓄/释力装置,输出电机通过输出齿轮组件让动力传递到换挡机构上;蓄/释力装置与行星轮组件配合工作以对输出电机溢出的能量进行存储及释放。优点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多档速度及降低能耗。能耗。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瓶车上的换挡机构及由其所构成的动力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瓶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瓶车上的换挡机构及由其所构成的动力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瓶车上一般都没有换挡机构,其都是通过直流供电来驱动电机工作,车速的快慢一般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由于缺乏换挡机构,这种电瓶车在负重或爬坡时就会显得较为动力不足;虽然现有的也有一些电瓶车安置换挡机构,但是这些换挡机构都是通过手动来进行的,其需要通过档杆将对应的输出齿轮推动到与其啮合的传动齿轮上,这种换挡机构较为复杂,需要的传动部件较多;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换挡机构及由其所构成的动力总成,它具有结构较为简单及能提供多档速度的特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瓶车上的换挡机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具有换挡齿组及与其配合的换挡组件,所述换挡组件包括换挡杆、蜗轮、蜗杆、升降螺杆、换挡电机及传动轴,所述换挡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蜗杆连接并带动其转动;所述涡轮与蜗杆啮合以在其带动下进行转动,所述涡轮的内周面具有螺纹部,所述升降螺杆螺接在该螺纹部内并随着涡轮的转动而上下升降;所述换挡杆的后端插套在升降螺杆内部并与其联动升降,且所述换挡杆可在升降螺杆内自由转动;所述换挡齿组活动套接在传动轴的外周面,所述传动轴通过传动带与电瓶车上的输出机构连接;所述换挡杆的前端具有卡键,所述传动轴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键卡接在卡槽内并可在其内上下移动,且其部分伸出卡槽的外部;所述换挡齿组的内圈分布有若干个卡口,所述卡键与卡口卡接以带动换挡齿组上对应的传动齿轮进行动力输出;所述换挡电机内具有接收信号并控制其工作的感应器。
[0005]所述卡口为外宽内窄结构,且所述卡口在换挡齿组的内壁均匀分布。
[0006]所述升降螺杆内具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换挡杆的台阶上,其另一端抵接在升降螺杆上。
[0007]所述升降螺杆的外周面具有定位凹槽。
[0008]一种电瓶车上的动力总成,其包括换挡机构及动力输出机构,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位于外壳体内的输出电机、动力转轴、行星轮组件及动力输出齿轮组件,所述动力转轴的一端与输出电机连接,其另一端与动力输出齿轮组件连接及通过外齿与行星轮组件啮合传动,所述行星轮组件通过连接轴与动力输出齿轮组件连接,所述动力输出齿轮组件与换挡机构上的换挡齿组配合传动,以进行动力传递;所述外壳体上具有与行星轮组件配合工作进行动力输出的蓄/释力装置,所述蓄/释力装置包括蓄/释力弹簧、弹簧定位轴、弹簧套管及齿套,所述齿套套设在行星轮组件的外圈齿上并与其联动,所述齿套的外周面成型有
定耳,所述弹簧定位轴铰接在定耳上,所述蓄/释力弹簧套设在弹簧定位轴的外周面,且其一端与定耳抵接,另一端与弹簧套管内的台阶抵接;所述弹簧套管定位在外壳体内。
[000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卡键与卡口的卡接来带动对应的齿轮组进行转动,以此来达到换挡的目的,这种结构相比现有的其较为简单,成本也较低;缓冲弹簧能够在换挡时可以给予卡键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卡键在未卡入卡口时与换挡齿组发生刚性碰撞;本专利技术中的蓄/释力弹簧能够对输出电机的扭矩进行存储及释放,在启动阶段,无刷电机转动所释放出来的扭矩可以被蓄/释力弹簧存储,这样就避免了车辆的控制器检测不到信号的问题,同时,也能避免扭矩的过大输出而造成轮胎的磨损;另外,在行驶过程中,当速度无法匹配无刷电机所输出的扭矩时,则蓄/释力弹簧能够将多余的扭矩进行存储,而当速度跟上来之后,再对这部分存储的扭矩进行释放,这样避免了功率的损耗浪费,达到节约用电的效果;同时,蓄/释力弹簧的扭矩释放是根据无刷电机的扭矩输出来进行线性释放的,这会让行驶较为平稳。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换挡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换挡齿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螺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轴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图4中A

A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总成结构示意图。
[0016]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蓄/释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见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电瓶车上的换挡机构,包括外壳体10,外壳体10由左半体与右半体合并而成,其内部为中空结构。在外壳体10内具有换挡齿组20及与其配合的换挡组件,换挡齿组20由三个不同直径的传动齿轮所构成,该传动齿轮分别与动力输出机构上的动力输出齿轮组件43啮合以进行对应的动力输出。换挡组件包括换挡杆31、蜗轮32、蜗杆33、升降螺杆34、换挡电机及传动轴38,换挡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蜗杆33连接并带动其转动,且在其内部具有感应器,感应器在接收到需要换挡的信号后即可控制换挡电机工作,以在不同的路况进行对应的档位输出。在外壳体10内具有固定座11,涡轮32定位在该固定座11内,且与蜗杆33啮合以在其带动下进行转动;在涡轮32的内周面具有螺纹部,升降螺杆34螺接在该螺纹部内并随着涡轮32的转动而上下升降;在升降螺杆34的外周面具有定位凹槽37,定位凹槽37能够与固定座内的楞条进行卡接,以避免升降螺杆34在使用中转动,且让其在升降时也更加平稳。换挡杆31的后端插套在升降螺杆34内部并与其联动升降,且换挡杆31可在升降螺杆34内自由转动;换挡齿组20活动套接在传动轴38的外周面,即,在不工作状态下,换挡齿组20可在传动轴38的外周面进行空转。传动轴38的端部通过传动带与电瓶车上的输出机构连接,以将动力传递到轮胎上进行行驶。在换挡杆31的前端具有卡键35,
在传动轴38上开设有卡槽381,卡键35卡接在卡槽381内并可在其内上下移动,且其部分伸出卡槽381的外部;在换挡齿组20的内圈分布有若干个卡口21,卡键35与卡口21卡接以带动换挡齿组20上对应的传动齿轮进行动力输出;卡口21为外宽内窄结构,且在换挡齿组20的内壁均匀分布,这样以方便卡键35卡入。在升降螺杆34内具有缓冲弹簧36,缓冲弹簧36的一端抵接在换挡杆31的台阶上,其另一端抵接在升降螺杆34上,缓冲弹簧36能够在换挡时可以给予卡键35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卡键35在未卡入卡口21时与换挡齿组20发生刚性碰撞。
[0019]一种电瓶车上的换动力总成,包括换挡机构及动力输出机构,换挡机构包括换挡齿组20及与其配合的换挡组件。动力输出机构包括位于外壳体10内的输出电机40、动力转轴41、行星轮组件42、动力输出齿轮组件43及,蓄/释力装置输出电机40为无刷电机,动力转轴41的一端与输出电机40连接,其另一端与动力输出齿轮组件43连接,在动力转轴41上成型有外齿,该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瓶车上的换挡机构,包括外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0)内具有换挡齿组(20)及与其配合的换挡组件,所述换挡组件包括换挡杆(31)、蜗轮(32)、蜗杆(33)、升降螺杆(34)、换挡电机及传动轴(38),所述换挡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蜗杆(33)连接并带动其转动;所述涡轮(32)与蜗杆(33)啮合以在其带动下进行转动,所述涡轮(32)的内周面具有螺纹部,所述升降螺杆(34)螺接在该螺纹部内并随着涡轮(32)的转动而上下升降;所述换挡杆(31)的后端插套在升降螺杆(34)内部并与其联动升降,且所述换挡杆(31)可在升降螺杆(34)内自由转动;所述换挡齿组(20)活动套接在传动轴(38)的外周面,所述传动轴(38)通过传动带与电瓶车上的输出机构连接;所述换挡杆(31)的前端具有卡键(35),所述传动轴(38)上开设有卡槽(381),所述卡键(35)卡接在卡槽(381)内并可在其内上下移动,且其部分伸出卡槽(381)的外部;所述换挡齿组(20)的内圈分布有若干个卡口(21),所述卡键(35)与卡口(21)卡接以带动换挡齿组(20)上对应的传动齿轮进行动力输出;所述换挡电机内具有接收信号并控制其工作的感应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瓶车上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21)为外宽内窄结构,且所述卡口(21)在换挡齿组(20)的内壁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瓶车上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翊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无懈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