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低渗-致密储层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和窜流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623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工程领域,公开了用于低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低渗

致密储层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和窜流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低渗

致密储层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和窜流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石油消费需求量不断提高。
[0003]随着油气开发的不断深入和世界范围内对油气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加,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备受重视,尤其是低渗

致密储层油气资源已成为常规油气资源最具现实意义的战略性接替资源。虽然我国低渗

致密储层开发取得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但其相对于常规油气藏,产能依然很小,采收率低于20%,展现出明显的资源储量与产量不匹配、经济效益低的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储层天然裂缝发育或者经过压裂后,储层存在明显窜流通道,注水、注气增能过程窜流严重、能量浪费、波及范围低,使二次采油工艺无法有效实施;另一方面低渗

致密储层大量原油储集在纳

微尺度孔隙,由于纳
‑ꢀ
微尺度孔喉导致的极高渗流阻力,导致基质原油无法高效排驱、动用极为困难。
[0004]因此,针对上述我国致密油开发现状及难题,提高我国致密油藏采收率有以下两个关键问题亟需解决,一是如何对改善基质、缝网系统以及不同尺度裂缝间的非均质性,控制窜流,合理治理及利用大裂缝,提高微尺度裂缝以及基质的波及范围;二是通过化学剂对界面的影响,提高基质及微裂缝中原油的动用程度,强化渗吸排驱效率。
[0005]为改善低渗

致密储层基质

缝网双重介质系统的非均质性,提高采油介质及储层能量的波及范围,实现基质

缝网双重介质系统均衡驱替,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提出、研究了以下4类流度控制方法。
[0006](1)水气交替(WAG)
[0007]水气交替是在注气开发油田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流度控制方法。通过分开向储层中注入水、气段塞,形成水、气相界面,形成的相界面在裂缝中形成屏障,使相对渗透率降低,迫使后续注入介质转向进入微裂缝或者基质中,达到降低流度比、扩大波及范围,进而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但水气交替存在明显的后续轮次注入困难问题(水堵效应),在低渗

致密储层开发过程中这一问题将更为突出,并且注入外来水可能加大注入气与地测烃类混相难度,使地层吸气能力减弱。
[0008](2)泡沫
[0009]泡沫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流度控制提高采收率方法。泡沫通过嘉敏效应,可有效调控调控大尺度裂缝,从而控制后续注入介质流度,实现扩大波及范围和提高采收率的目标。且泡沫对于地层渗透率和油水均具有选择性,具有堵大不堵小、堵水不堵油等特性。但是,泡沫本身为不稳定体系,虽然通过发展聚合物泡沫、冻胶泡沫和三相泡沫等,一定程度地改善了常规泡沫的稳定性,但仍无法根本解决其稳定性差、有效期短的问题。并且由于
其在注入过程中就存在明显的嘉敏效应,导致其足量注入(尤其在吞吐开发过程中)存在困难。
[0010](3)聚合物交联冻胶
[0011]基于聚合物交联冻胶的流度控制方法,在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是目前应用较为成功的流度控制方法。聚合物冻胶流度控制方法,在低渗透裂缝型油藏中得到了应用。其封窜作用机理是利用聚合物与交联剂溶解形成的成胶液,在注入裂缝或者窜流通道一定位置后,在目标位置中形成具有封堵性质的整体冻胶,从而封堵窜流通道,使后续注入介质液流转向,达到扩大波及范围和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但其封堵方式是“灌香肠”的填充方式,其对裂缝造成的是近乎完全封堵、裂缝几乎失去导流能力,这会对超低渗、致密储层的后续产液能力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出现不产液问题。另外,注入的成胶液如果被挤入基质成胶后,容易对基质造成一定污染。
[0012](4)软体颗粒
[0013]地面制备的软体颗粒型调控剂是近些年来发展的一类新型流度控制体系,目前在低渗透储层最为广泛研究并应用的软体颗粒流度控制剂是聚合物微球(PMs)。目前,聚合物微球已经在长庆低渗透油田中开展了流度控制现场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聚合物微球在裂缝中只能通过物理膨胀和堆积的方式进行流度控制,流度控制能力较弱。聚合物微球流度控制能力弱的技术瓶颈是其“唯物理堆积”调控结构不稳定,尤其在裂缝内流体流速较高时更易被冲散,颗粒与岩石壁面间、颗粒与颗粒间作用力弱,流度控制能力无法进一步提高。另外,聚合物微球是通过乳液聚合物生产制备,生产工艺复杂、要求控制精细,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高。
[0014]目前现有的流度控制方法在低渗

致密储层中存在注入困难;稳定性差,有效期短;“灌香肠”式填充封堵、严重影响裂缝导流及储层产液能力,或缝内流度控制能力弱、提高波及有限的缺点,已无法适用于低渗

致密储层流度控制提高采收率技术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提供用于低渗

致密储层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和窜流控制方法,以改善低渗

致密储层基质、缝网系统以及不同尺度裂缝间的非均质性,控制窜流,提高储层波及范围,同时强化基质渗吸排油效果,提高基质及微裂缝中原油的动用效率,进而有效提高低渗

致密储层采收率。
[001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低渗

致密储层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活性流度控制体系,所述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含有100重量份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和0.15~0.6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
[0017]其中,所述自生长冻胶分散体由纳米强化铬

醛双基团交联整体冻胶通过胶体研磨机剪切研磨制得;
[0018]所述纳米强化铬

醛双基团交联整体冻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功能聚合物、酚醛树脂交联剂、有机铬交联剂和纳米强化剂加入水中进行混合,然后熟化。
[0019]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与双烷基酚磺基甜菜碱的复配体系;
[0020]优选地,所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与所述双烷基酚磺基甜菜碱重量比
为(2

3):1。
[0021]优选地,以所述功能聚合物、酚醛树脂交联剂、有机铬交联剂和纳米强化剂和水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功能聚合物的用量为0.4~0.8重量%,所述酚醛树脂交联剂的用量为0.2~0.4重量%,所述有机铬交联剂的用量为 0.07~0.1重量%、所述纳米强化剂的用量为0.1~0.2重量%,所述水的用量为98.5~99.23重量%。
[0022]优选地,所述熟化的条件包括:温度为85~95℃,时间为1~3h。
[0023]优选地,所述功能聚合物为丙烯酰胺/乙烯基磺酸盐/丙烯酰胺甲基丙磺酸盐三元共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渗

致密储层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含有100重量份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和0.15~0.6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自生长冻胶分散体由纳米强化铬

醛双基团交联整体冻胶通过胶体研磨机剪切研磨制得;所述纳米强化铬

醛双基团交联整体冻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功能聚合物、酚醛树脂交联剂、有机铬交联剂和纳米强化剂加入水中进行混合,然后熟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渗

致密储层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与双烷基酚磺基甜菜碱的复配体系;优选地,所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与所述双烷基酚磺基甜菜碱重量比为(2

3):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低渗

致密储层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功能聚合物、酚醛树脂交联剂、有机铬交联剂和纳米强化剂和水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功能聚合物的用量为0.4~0.8重量%,所述酚醛树脂交联剂的用量为0.2~0.4重量%,所述有机铬交联剂的用量为0.07~0.1重量%、所述纳米强化剂的用量为0.1~0.2重量%,所述水的用量为98.5~99.23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低渗

致密储层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的条件包括:温度为85~95℃,时间为1~3h。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低渗

致密储层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聚合物为丙烯酰胺/乙烯基磺酸盐/丙烯酰胺甲基丙磺酸盐三元共聚物;优选地,所述功能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
×
106~8
×
106。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低渗

致密储层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醛树脂交联剂为酚醛树脂预缩聚体;优选地,所述有机铬交联剂为乙酸铬;优选地,所述纳米强化剂亲水型纳米二氧化硅;优选地,所述亲水型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30nm。7.一种用于低渗

致密储层注入井和采油井间窜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向注入井中注入前置预处理段塞,注入量为注、采井间窜流通道的0.1~1体积%;A2:依次向注入井中注入一级主体段塞、二级主体段塞和三级主体段塞;所述一级主体段塞的注入量为注、采井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逸飞戴彩丽黄波孟科全赵光张艳辉赵明伟由庆吴一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