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易拆电池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230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脱易拆电池仓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仓壳、仓盖,其中仓壳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槽底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弹片、负极弹片,所述正极弹片的外端向负极弹片方向弯折形成有第一限位片,所述负极弹片的外端向正极弹片方向弯折形成有第二限位片,所述仓盖能拆卸地盖装在限位槽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有正极弹片、负极弹片,且在正极弹片、负极弹片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片、第二限位片,其能十分稳定地限定住电池,以在发生碰撞或跌落时,避免电池撞开仓盖掉落出来,这就能减少电池、仓盖出现损坏的几率,该防脱易拆电池仓结构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均十分高,其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易装拆等优点。易装拆等优点。易装拆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易拆电池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安装
,特别是一种电池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许多采用电池供电的产品上,为了方便更换电池。常在产品表面上开设出供电池安放的安装槽,并在安装槽两端的槽壁上分别设置有带凸台的正极片、带弹簧的负极片,还在安装槽的槽口上盖装上能拆卸的保护盖。在安装电池时,使电池的负极顶压在弹簧上,使电池的正极顶压在凸台上。这样虽然能起到很好的导电作用,但这样仅能对电池的端面起到顶压作用,这对电池的限位作用较弱。在产品受到碰撞或跌落时,电池极易发生移位的情况,从而易出现电池撞开保护盖掉落出来的情况,进而易导致电池、保护盖出现损坏的情况。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设计一种电池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防脱易拆电池仓结构,该防脱易拆电池仓结构上有正极弹片、负极弹片,且在正极弹片、负极弹片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片、第二限位片,其能十分稳定地限定住电池,以在发生碰撞或跌落时,避免电池撞开仓盖掉落出来,这就能减少电池、仓盖出现损坏的几率,该防脱易拆电池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易拆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仓壳(1)、仓盖(2),其中仓壳(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槽底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弹片(3)、负极弹片(4),所述正极弹片(3)的外端向负极弹片(4)方向弯折形成有第一限位片(10),所述负极弹片(4)的外端向正极弹片(3)方向弯折形成有第二限位片(20),所述仓盖(2)能拆卸地盖装在限位槽(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脱易拆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片(10)上靠近负极弹片(4)的一端设置有拨动片(30),并拨动片(30)向远离限位槽(11)槽底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脱易拆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弹片(3)包括第一插装片(31)、第一弹性顶压片(32),所述第一插装片(31)插装在限位槽(11)一端的槽底,所述第一弹性顶压片(3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插装片(31)的外端上,并使第一弹性顶压片(32)与第一插装片(31)的连接处向负极弹片(4)方向倾斜,在第一弹性顶压片(32)与限位槽(11)一端的槽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让位间隙(40),所述第一限位片(10)连接在第一弹性顶压片(32)的另一端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脱易拆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弹片(4)包括第二插装片(41)、第二弹性顶压片(42),所述第二插装片(41)插装在限位槽(11)另一端的槽底,所述第二弹性顶压片(42)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插装片(41)的外端上,并使第二弹性顶压片(42)与第二插装片(41)的连接处向正极弹片(3)方向倾斜,在第二弹性顶压片(42)与限位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沛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行动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