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内芯的组合式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07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内芯的组合式注塑模具,涉及三通管注塑模具领域,针对现有的塑料三通管模具内芯的装配结构与周边结构存在相互影响,拆卸后再安装需要反复调试,导致拆卸步骤多和安装操作繁琐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三通管,所述上模具位于下模具的顶端,且所述三通管套接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所述三通管套接有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且所述第一内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内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塑料三通管模具内芯的装配结构与周边结构存在相互影响,拆卸后再安装需要反复调试,导致拆卸步骤多和安装操作繁琐问题。导致拆卸步骤多和安装操作繁琐问题。导致拆卸步骤多和安装操作繁琐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内芯的组合式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三通管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内芯的组合式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塑料三通管是一种常见的水管配件,需要通过注塑制造,注塑时需要外模具制成三通管外壁,需要内芯制成三通管内壁,现有的三通管注塑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尤其是内芯的装配结构与周边结构存在相互影响,导致拆卸步骤多,且拆卸后再安装需要反复调试,以恢复装配精度,导致安装操作繁琐,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更换内芯的组合式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内芯的组合式注塑模具,解决了现有的塑料三通管模具内芯的装配结构与周边结构存在相互影响,拆卸后再安装需要反复调试,导致拆卸步骤多和安装操作繁琐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便于更换内芯的组合式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三通管,所述上模具位于下模具的顶端,且所述三通管套接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所述三通管套接有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且所述第一内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内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内芯之间、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内芯之间均为异型孔插接单螺丝紧固结构,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转接板和第一六棱柱,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转接板和第二六棱柱。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芯远离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顶针,且所述顶针与上模具和下模具呈匹配套接。
[0007]优选的,所述上模具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气缸和滑座,且所述滑座滑动套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与第一气缸互相平行,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导杆一端之间安装有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的底端靠近第一内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六棱柱,所述第一六棱柱与第一内芯呈匹配套接,且所述第一转接板与第一内芯之间设置有第一螺丝。
[0008]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气缸,且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二转接板的顶端靠近第二内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六棱柱,且所述第二六棱柱与第二内芯呈匹配套接,所述第二转接板与第二内芯之间设置有第二螺丝。
[0009]优选的,所述上模具的两端向下设置有支架,且所述下模具套接于支架内。
[0010]优选的,所述上模具的两侧共设置有四组第三气缸,且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与下模具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该装置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异型孔插接单螺丝紧固结构,是通过
转接板上的六棱柱与内芯上的六棱孔插接后,使用螺丝贯穿紧固实现装配的,通过六棱柱起到防止部件之间发生偏转以及安装定位的作用,因此使得只需单颗螺丝即可满足紧固需求,拆装变得轻松简单。
[0013]2、该装置通过导杆连接转接板后沿滑座滑动,使得长度较长的第一内芯在抽芯和复位的动作中保持稳定,且该结构不影响第一内芯的拆装。
[0014]综上所述,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塑料三通管模具内芯的装配结构与周边结构存在相互影响,拆卸后再安装需要反复调试,导致拆卸步骤多和安装操作繁琐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斜下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斜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模具和内芯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第一内芯的驱动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第二内芯的驱动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0020]图中标号:1、上模具;2、下模具;3、三通管;4、第一内芯;401、顶针;5、第二内芯;6、第一驱动机构;601、第一气缸;602、滑座;603、导杆;604、第一转接板;605、第一六棱柱;606、第一螺丝;7、第二驱动机构;701、第二气缸;702、第二转接板;703、第二六棱柱;704、第二螺丝;8、支架;9、第三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参照图1

图5,一种便于更换内芯的组合式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和三通管3,所述上模具1位于下模具2的顶端,且所述三通管3套接于上模具1和下模具2之间,所述三通管3套接有第一内芯4和第二内芯5,且所述第一内芯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6,所述第二内芯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7,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包括第一气缸601、第一转接板604和第一六棱柱605,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包括第二气缸701、第二转接板702和第二六棱柱703。
[0023]所述第一内芯4远离第一驱动机构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顶针401,且所述顶针401与上模具1和下模具2呈匹配套接。
[002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与第一内芯4之间、第二驱动机构7和第二内芯5之间均为异型孔插接单螺丝紧固结构,所述上模具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气缸601和滑座602,且所述滑座602滑动套接有导杆603,所述导杆603与第一气缸601互相平行,且所述第一气缸601的活塞杆末端与导杆603一端之间安装有第一转接板604,所述第一转接板604的底端靠近第一内芯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六棱柱605,所述第一六棱柱605与第一内芯4呈匹配套接,且所述第一转接板604与第一内芯4之间设置有第一螺丝606,所述下模具2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气缸701,且所述第二气缸701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板702,所述第二转接板702的顶端靠近第二内芯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六棱柱703,且所述第二六棱柱703与第二内芯5呈匹
配套接,所述第二转接板702与第二内芯5之间设置有第二螺丝704;
[0025]该装置的第一驱动机构6和第二驱动机构7的异型孔插接单螺丝紧固结构,是通过六棱柱与六棱孔插接后,使用螺丝贯穿紧固实现装配的,通过六棱柱起到防止部件之间发生偏转以及安装定位的作用,使得只需单颗螺丝即可满足紧固需求,拆装变得轻松简单;
[0026]第一驱动机构6不同于第二驱动机构7之处在于,由于第一内芯4的长度较长,为了保证内芯4在抽芯和复位的动作中保持稳定,增加了滑座602和导杆603。
[0027]所述上模具1的两端向下设置有支架8,且所述下模具2套接于支架8内,所述上模具1的两侧共设置有四组第三气缸9,且所述第三气缸9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与下模具2连接。
[0028]工作原理:该装置通过第三气缸9控制上模具1和下模具2的开合,当需要对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进行拆卸时,首先通过第三气缸9使得上模具1和下模具2分离,通过第一气缸601和第二气缸701将第一内芯4和第二内芯5推出模具,留出操作空间,在将第一螺丝606和第二螺丝704拆卸,向模具内拔出第一内芯4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内芯的组合式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和三通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位于下模具(2)的顶端,且所述三通管(3)套接于上模具(1)和下模具(2)之间,所述三通管(3)套接有第一内芯(4)和第二内芯(5),且所述第一内芯(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6),所述第二内芯(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7),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与第一内芯(4)之间、第二驱动机构(7)和第二内芯(5)之间均为异型孔插接单螺丝紧固结构,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包括第一气缸(601)、第一转接板(604)和第一六棱柱(605),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包括第二气缸(701)、第二转接板(702)和第二六棱柱(7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内芯的组合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芯(4)远离第一驱动机构(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顶针(401),且所述顶针(401)与上模具(1)和下模具(2)呈匹配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内芯的组合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气缸(601)和滑座(602),且所述滑座(602)滑动套接有导杆(603),所述导杆(603)与第一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东谢金辉谭廷洲邱耿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