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03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其包括换电站本体,换电站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贯穿换电站本体的行车通道,换电站还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室,功能室设置于换电站本体的车辆驶入侧和/或车辆驶出侧,并与换电站本体的充电室相邻。该换电站在现有的换电站本体的外部增设功能室,不会改变原有换电站本体的内部结构,也不会缩减换电站本体的功能,仅在换电站本体的外部按需增设功能室,制作和加工较为方便。功能室可用于换电站的监控室、工具储藏室或电池仓,增强换电站的功能,提高换电站的综合保障能力。将功能室设置在车辆驶入侧和/或车辆驶出侧,不会增加太多换电站的占地面积,同时还便于设置成功能室与换电站本体贯通而实现功能上的扩充。实现功能上的扩充。实现功能上的扩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换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运营和维护都十分经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为自身搭载的动力电池组提供的电能,电动汽车在电能使用完后需要充电。由于现有的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限制,电动汽车充满电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不如燃油汽车直接加油简单快速。因此,为了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在电动汽车的电能快耗尽时更换电池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为了便于给电动汽车更换电池,满足电动汽车的换电需求,需要建造换电站,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需要建造更多的换电站来满足需求。
[0003]为了小型化换电站,现有的换电站通常设置一个充电室或设置有两个充电室。这类紧凑型的换电站,通常能够满足一般的换电需求。由于换电站的体积小,导致换电站无法满足换电站一些额外需求或者扩容需求。例如,没有多余的空间设置用于存放检修换电站工具的功能室,也没有空间设置用于监控换电站运行的监控室,更无法设置为充电仓进行扩容的充电仓,使得换电站功能单一、综合保障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换电站缺乏功能室导致综合保障能力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所述换电站包括换电站本体,所述换电站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贯穿所述换电站本体的行车通道,所述换电站还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室,所述功能室设置于所述换电站本体的车辆驶入侧和/或车辆驶出侧,并与所述换电站本体的充电室相邻。
[0007]在本方案中,该换电站在现有的换电站本体的外部增设功能室,不会改变原有换电站本体的内部结构,也不会缩减换电站本体的功能,仅在换电站本体的外部按需增设功能室,制作和加工较为方便。该功能室可用于换电站的监控室、工具储藏室或电池仓,增强换电站的功能,提高换电站的综合保障能力。并且,将功能室设置在车辆驶入侧和/或车辆驶出侧,既不影响换电站本体、又不会增加太多换电站的占地面积,同时还便于设置成功能室与换电站本体贯通而实现功能上的扩充。
[0008]较佳地,所述功能室包括第一功能室和第二功能室,所述第一功能室和所述第二功能室分别设于所述行车通道的两侧。
[000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充分利用行车通道两侧的空间,提高换电站的空间利用率,也不会影响要换电车辆的行驶。
[0010]较佳地,所述第一功能室与所述第二功能室相对于所述行车通道对称设置。
[0011]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进一步提高换电站的土地利用率以及使得换电
站的布局更为合理。
[0012]较佳地,所述第一功能室与所述第二功能室相对的侧壁之间设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室和所述第二功能室的顶部。
[0013]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第一功能室与第二功能室形成一整体,增加第一、第二功能室的稳定性。
[0014]较佳地,所述第一功能室和/或所述第二功能室设置为监控室,且所述第一功能室和/或所述第二功能室位于所述车辆驶入侧。
[0015]在本方案中,监控室用于监控换电站的安全运行,拓展了换电站的功能,提高了换电站综合保障能力。第一、第二功能室设于车辆的驶入侧,便于工作人员对进入换电站的换电车辆进行观察,以便于及时提供换电技术支持。
[0016]较佳地,所述第一功能室设置为电池仓,所述第一功能室与所述换电站本体贯通,且所述第一功能室内设有供所述换电站本体内的电池转运设备行走的通道以便转运所述第一功能室内的电池;
[0017]和/或,所述第二功能室设置为电池仓,所述第二功能室与所述换电站本体贯通,且所述第二功能室内设有供所述换电站本体内的电池转运设备行走的通道以便转运所述第二功能室内的电池。
[00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扩充了换电站的电池存储和充电空间,提高换电站的运营保障能力。
[0019]较佳地,所述换电站还包括防雨罩,所述防雨罩包括顶板,所述顶板沿所述换电站本体的长度方向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功能室和第二功能室之间区域且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功能室的顶面和所述第二功能室的顶面。
[00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第一功能室和第二功能室之间形成遮蔽空间,避免雨水直接进入换电站的换电区域而影响换电功能,同时可以用做等待换电车辆的临停区,提升用户体验。
[0021]较佳地,所述顶板沿所述换电站本体的宽度方向至少延伸至所述换电站本体的顶面。
[002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顶板完全覆盖功能室和换电站本体之间的空间,防止雨水进入,避免影响换电功能,提高换电站安全性。
[0023]较佳地,所述顶板与所述换电站本体相邻一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换电站本体。
[0024]在本方案中,通过盖板覆盖功能室和换电站本体之间的空间,防止雨水进入,避免影响换电功能,提高换电站安全性。
[0025]较佳地,所述防雨罩还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换电站本体沿所述换电站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侧壁相连,且所述顶板的两端沿所述换电站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相连接。
[0026]在本方案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围成一个保护罩,在对换电站本体实现防雨功能的同时,对内部的功能室形成保护,并且,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与换电站本体相应的侧壁连接以增加其稳定性。
[0027]较佳地,沿所述换电站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侧板的宽度、所述第二侧板的宽
度均不小于所述第一功能室与所述第一侧板相邻的侧壁宽度和所述第二功能室与所述第二侧板相邻的侧壁宽度中较宽的一个。
[002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从侧方遮蔽功能室的侧壁,确保防雨罩完全包覆功能室和换电站本体之间区域,避免雨水影响到换电站内的设备的使用。
[0029]较佳地,所述顶板远离所述换电站本体一侧的端部距所述换电站本体的距离大于所述行车通道的上坡道端部距所述换电站本体的距离。
[003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顶板从上方完全遮蔽行车通道上坡道,使得换电车辆进入上坡道后可避雨,从而使得换电车辆大大较少带入雨水以避免影响换电功能和提高换电安全性。
[0031]较佳地,所述防雨罩还包括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换电站本体的一侧相连且所述第一保护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相连,所述第二保护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换电站本体的一侧相连且所述第二保护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相连。
[0032]在本方案中,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对功能室的车辆驶入侧形成保护。
[0033]较佳地,所述第一保护板沿所述换电站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所述换电站包括换电站本体,所述换电站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贯穿所述换电站本体的行车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还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室,所述功能室设置于所述换电站本体的车辆驶入侧和/或车辆驶出侧,并与所述换电站本体的充电室相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室包括第一功能室和第二功能室,所述第一功能室和所述第二功能室分别设于所述行车通道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室与所述第二功能室相对于所述行车通道对称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室与所述第二功能室相对的侧壁之间设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室和所述第二功能室的顶部。5.如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室和/或所述第二功能室设置为监控室,且所述第一功能室和/或所述第二功能室位于所述车辆驶入侧。6.如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室设置为电池仓,所述第一功能室与所述换电站本体贯通,且所述第一功能室内设有供所述换电站本体内的电池转运设备行走的通道以便转运所述第一功能室内的电池;和/或,所述第二功能室设置为电池仓,所述第二功能室与所述换电站本体贯通,且所述第二功能室内设有供所述换电站本体内的电池转运设备行走的通道以便转运所述第二功能室内的电池。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还包括防雨罩,所述防雨罩包括顶板,所述顶板沿所述换电站本体的长度方向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功能室和第二功能室之间区域且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功能室的顶面和所述第二功能室的顶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沿所述换电站本体的宽度方向至少延伸至所述换电站本体的顶面。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换电站本体相邻一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换电站本体。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功能室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罩还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换电站本体沿所述换电站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侧壁相连,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胡海龙朱明厚万里斌于新瑞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