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578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导管一和导管二,导管一和导管二呈倒V型连接,导管一外部设有容器,容器与针头相固定,针头位于导管一内部,容器与针头形成的相互固定的组合体沿轴在导管一上旋转;容器顶端的开口一和导管一上部的塞子一可卡死,容器底端的开口二和导管一下部的塞子二可卡死。该方法包括:等芽满足长度时,将容器中盛有水杨酸和内皮素混合液的本装置套在芽上,旋转容器将开口二与塞子二卡死,使针头插入芽中,容器中的药液通过重力注入芽中,同时导管二改变芽生长方向,使其向下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免摘心免拉枝,既能避免了病虫害的交叉感染,又降低了成本。又降低了成本。又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的
,具体涉及一种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摘心是果树管理中常用的一种保持树形、调节营养、促进结果、提高产量的技术措施。由于枣树的花芽是当年形成,与叶片竞争养分的能力差,所以摘心的增产作用更为明显。冬枣是枣树中营养生长最旺盛的品种之一,所以花期如不摘心并配合环剥(也称开甲)和喷赤霉素,亩产不超过300kg。拉枝是提高座果率增加果实产量的有效辅助手段。“树枝立着长树,平着结果”是冬枣树的生理习性。枝条竖立的枣树上枝条少且直立强旺,叶幕厚,通风透光条件差,上部枝条粗壮,下部枝条细弱甚至出现光秃现象,结果面积小,结果部位外移,产量低、品质差;拉枝后使枝条倾斜、水平或斜向下的枣树上枝条分布均衡,树体通风透光良好,空间有效利用高,是冬枣优质丰产的基础。
[0003]摘心可分为新生枣头摘心和骨干延长枝摘心。新生枣头摘心具体做法和作用是:5

8月份在新生枣头尚未木质化时,保留3

5个二次枝,摘除顶梢,抑制加长生长,使养分较多地流向花部。骨干延长枝摘心具体做法和作用是:在骨干延长枝适当长度(50

60cm)时将芽尖顶端抹去,可促生分枝和加粗生长,增加负载量。
[0004]冬枣树摘心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会出现同一部位摘心后又长出新芽的现象而不得不多次摘心,劳动力投入大。另外,传统的摘心方法是用手或器具将新生芽掐掉或剪掉。手或器具反复接触不同芽,还容易导致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交叉感染。传统拉枝方法操作复杂,对于直径小于0.6cm的较细枝条,需在合适的季节待枝条软化后采用分步多次拉枝,以防折断。对于直径大于0.6cm且从中心干基部萌发的枝条,拉枝前还应先把中央干和枝条斜面的夹角处捆绑好,以免劈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多次摘心费时费力且容易产生病虫害交叉感染和拉枝操作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装置及方法,克服了传统摘心、拉枝技术的弊端,在新生枣头和骨干延长枝的生长点处放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并注入药液可不用再摘心和拉枝就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装置,包括导管一和导管二,导管一和导管二呈倒V型连接且互相贯通,导管一和导管二端口为开口状态,导管一外部设有容器,容器与针头相固定且连通,针头位于导管一内部,容器与针头形成的相互固定的组合体沿轴在导管一上旋转;容器顶端设有开口一,底端设有开口二;导管一上部设有塞子一,导管一下部设有塞子二,开口一和塞子一之间可卡死,开口二和塞子二之间可卡死;导管一前端还设有镊子,将装置固定在树枝上。
[0007]使用前,开口一和塞子一卡死可固定容器并防止药液漏出。使用时将容器和针头
旋转,使开口二和塞子二卡死可固定容器,并使开口一敞开便于药液在重力作用下沿针头渗入芽内部。该装置可留在树上多年使用,第二年及以后再使用时只需从开口一处加注药液即可。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一和导管二均为圆管。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一和导管二的夹角为100

140度。
[0010]进一步的,容器上半部分是空心,可用于盛放药液,下半部分为实心,可在本装置使用过程中起到固定和防止药液残留的作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针头的长度为0.3

0.4cm,孔径为0.5

0.8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一和导管二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质。
[001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等芽当年新生部分满足长度2.5

4cm、粗度0.3

0.4cm的时候,将容器中盛有水杨酸和内皮素混合药液的上述装置通过导管一套在芽上,然后用镊子夹住树枝,通过旋转容器将开口二与塞子二卡死,使针头插入到芽中,容器中的药液会通过重力注入芽中,从而起到免摘心的作用。导管二改变芽生长方向,使其向下生长,达到和人工拉枝的相同效果,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0014]水杨酸是一种植物体内产生的简单酚类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成熟、衰老调控及抗逆诱导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内皮素是一种有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活性多肽,被认为是多种器官中主要的旁分泌和子分泌调节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它对细胞动力学的作用已被广泛描述。但是,内皮素作为一种活性肽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还很少有研究报道。本专利研究发现,将水杨酸和内皮素按照一定的浓度比例混合,可以抑制冬枣芽的生长。
[0015]进一步的,所述水杨酸和内皮素混合药液的配比(浓度)为:水杨酸200

400μmol/L,内皮素10

120μmol/L。
[0016]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地上铺设对植物生长有负调控效应的灯,在树冠以上铺设对植物生长有正调控效应的灯,对植物生长有负调控效应的灯照射叶背面,对植物生长有正调控效应的灯照射叶正面,在夜间交替使用。黄光的应用可抑制植物营养的生长,促进抗逆物质的产生,达到枣树免摘心免拉枝且可以正常结果的目的。
[0017]进一步的,对植物生长有负调控效应的灯为黄光LED灯,对植物生长有负调控效应的灯为蓝紫光LED灯。
[0018]进一步的,光照强度为400

1200Lux。
[0019]进一步的,所述交替使用的具体周期为:黄光LED灯亮2

3小时后蓝紫光LED灯亮2

4小时,一个夜晚进行两次循环照射。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装置,构造精巧简单,生产成本低,将其应用于冬枣树,通过导管一、容器、针头注入水杨酸和内皮素混合药液,抑制芽的生长,通过导管二改变芽生长方向,使其向下生长,无需再采用拉枝或多次摘心的人工处理方式,实现了免摘心免拉枝,既能避免了病虫害的交叉感染,又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装置套在芽上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27]图中,1

导管一,2

导管二,3

容器,4

针头,5

开口一,6

塞子一,7

开口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一和导管二,导管一和导管二呈倒V型连接且互相贯通,导管一和导管二端口为开口状态,导管一外部设有容器,容器与针头相固定且连通,针头位于导管一内部,容器与针头形成的相互固定的组合体沿轴在导管一上旋转;容器顶端设有开口一,底端设有开口二;导管一上部设有塞子一,导管一下部设有塞子二,开口一和塞子一之间可卡死,开口二和塞子二之间可卡死;导管一前端还设有镊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一和导管二的夹角为100

140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的长度为0.3

0.4cm,孔径为0.5

0.8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一和导管二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质。5.一种冬枣树免摘心免拉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具体步骤包括:等芽当年新生部分满足长度2.5

4cm、粗度0.3

0.4cm的时候,将容器中盛有水杨酸和内皮素混合药液的上述装置通过导管一套在芽上,然后用镊子夹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军贾东杰马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