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青光眼房水引流的肝素涂层多孔微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452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青光眼房水引流的肝素涂层多孔微支架,通过烧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青光眼房水引流的肝素涂层多孔微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眼科医用装置
,尤其是一种用于青光眼房水引流的肝素涂层多孔微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房水由睫状体中睫状突毛细血管的非色素上皮细胞产生和睫状体的血液渗出,通过扩散及分泌进入后房,越过瞳孔到达前房,再从前房角的小梁网和小梁间隙进入Schlemm管(施利曼氏管),然后通过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汇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流到血循环,另有少部分从房角的睫状带经由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和通过虹膜表面隐窝吸收。在房水循环途径中任何一环发生阻碍,均可导致眼压升高而引起病理性改变,即青光眼的产生。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目前存在可用于青光眼的多种治疗方法,如药物疗法、激光小梁成形术、小梁切除术等,而当这些手术方式均已无效的情况下,最为有效的手术的则是通过植入人工引流装置把房水排出前房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人工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始于Molteno,从传统的非限制性房水引流装置到限制性引流装置,直至目前更具临床倾向的微创式人工房水引流装置,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青光眼房水引流的肝素涂层多孔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制备多孔微支架基底:a.烧结:将一定尺寸的单分散热塑性珠粒放置于聚醚醚酮模具中,并置于烘箱中,将珠粒烧结成一结合体;b.固化:将结合体冷却后取出,用生物高分子溶液充分浸渍渗透,再置于交联剂中交联并干燥固化;c. 去珠粒:固化后去除模具,将得到的含有珠粒的结合体固化胶体置于有机溶剂中,索氏提取除去胶体中的珠粒;d.去残留:将去除珠粒的胶体依次用丙酮、注射水清洗去除残留溶剂;e.干燥:将取出残留的胶体在氮气气流下干燥,得到生物高分子多孔微支架基底;(2)制备肝素涂层:将步骤(1)中得到的生物高分子多孔微支架基底用交联剂充分交联活化,再与含酰肼基团的嫁接剂溶液充分反应,得到表面接枝酰肼基团嫁接剂的多孔微支架,将表面接枝含有酰肼基团嫁接剂的多孔微支架浸泡于醛基化肝素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表面接枝肝素的多孔微支架,随后用注射水清洗、氮气气流干燥,得到肝素涂层的生物高分子多孔微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青光眼房水引流的肝素涂层多孔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单分散热塑性珠粒为聚苯乙烯珠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珠粒或聚碳酸脂珠粒中的一种,且单分散热塑性珠粒的直径为10μm~2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青光眼房水引流的肝素涂层多孔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醚醚酮模具具有中空部位,单分散热塑性珠粒置于该中空部位上,所述中空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圆角矩形、矩形、椭圆形或钻石形中的一种,其横截面的周边线型为直线型、波浪线型或锯齿线型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青光眼房水引流的肝素涂层多孔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烧结温度为150℃~250℃,烧结时间为1h~24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青光眼房水引流的肝素涂层多孔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生物高分子为几丁糖或其衍生物、透明质酸钠或其衍生物、海藻酸钠或其衍生物、明胶、丝素蛋白、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青光眼房水引流的肝素涂层多孔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交联固化的时间为12h~72h,所述交联剂为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EDC)、4

(4,6

二甲氧基三嗪
‑2‑
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亮亮赵雪莹刘静范忠鹏马毓飞
申请(专利权)人:海思盖德苏州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