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点叠合的预制拆分梁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节点叠合的预制拆分梁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体现了现代建筑的产业化特征。这种建筑方式,提高了建造速度,减少了施工现场环境污染,提高了建造效率。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对促进现代建筑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预制梁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受力构件,对整个装配式建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0003]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起步比较晚,目前传统的预制梁尚存在梁自重大、运输成本高、施工要求高、抗震性能差、连接节点处性能差、灌浆不密实等缺点。因此,对预制梁的深化研究还有待加强。
[0004]现有的预制梁大多数为在纵向分段,比如:专利公布号为CN112411353A、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纵向分段栓接的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梁及施工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纵向分段栓接的钢混组合梁:其横向连接段通过设置连接板并在连接板上安装螺栓与通过浇筑横向湿接缝完成连接。该连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第一,运用的普通螺栓过多,不便于施工;第二,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点叠合的预制拆分梁,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拆分梁在横向分为一个中间梁(1)以及分别位于中间梁(1)左右两端的两个端部梁(2),所述的中间梁(1)和两个端部梁(2)的连接面通过凹凸结合的方式配合连接,中间梁(1)和两个端部梁(2)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长螺栓(3)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叠合的预制拆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梁(1)上部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凹槽(11),两个端部梁(2)的上部设有与中间梁(1)的凹槽(11)相对应的凸起(21),中间梁(1)的上部两侧与两个端部梁(2)的上部之间分别通过该凹槽(11)和凸起(21)相嵌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处上部形成两条灌浆槽, 连接处下部形成两条纵向折缝,中间梁(1)的下部两侧与两个端部梁(2)的下部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长螺栓(3)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在灌浆槽和纵向折缝灌浆将中间梁(1)和两个端部梁(2)形成一个与立柱(5)连接的端部为台阶状的整体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点叠合的预制拆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梁(1)的凹槽(11)槽壁以及两个端部梁(2)的凸起(21)外表面均为经过凿毛处理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点叠合的预制拆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部梁(2)的上端面预埋有伸出钢筋Ⅰ(22),下端面预埋有伸出钢筋Ⅱ(23),所述的伸出钢筋Ⅱ(23)与立柱(5)预留的钢筋孔(51)相对接,并浇灌有砂浆,所述的伸出钢筋Ⅰ(22)设置有箍筋(24),并浇灌有超高性能混凝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点叠合的预制拆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端部梁(2)的端部外侧预埋有钢板(25),所述钢板(25)与立柱端部的角钢(52)焊接连接。6.一种节点叠合的预制拆分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首先制作中间梁和两个端部梁,中间梁(1)和两个端部梁(2)的连接面通过凹凸结合方式连接,再通过横向设置的长螺栓(3)将中间梁和两个端部梁连接在一起。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凯,李治,黄小京,黄伟灼,张敏,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