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纳米多孔膜的微电极阵列芯片及高通量细胞内电信号连续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528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多孔膜的微电极阵列芯片及高通量细胞内电信号连续监测系统,其中微电极阵列芯片包括纳米多孔膜基底和附着在纳米多孔膜基底上的微电极阵列。还包括集成于所述纳米多孔膜基底底部的微流道器件。系统包括纳米多孔膜微电极阵列传感器,用于检测细胞电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多孔膜的多孔特性,生成凹凸不平的三维电极结构,通过增大电极与细胞之间的接触面积来加强耦合,从而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电信号记录。将纳米多孔膜微电极阵列传感器集成在微流道器件上方,利用微流道多通道的特性,在不同通道的微流道施加药物测试溶液,可以进行高通量药物实验测试,实现高通量筛选药物。量筛选药物。量筛选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纳米多孔膜的微电极阵列芯片及高通量细胞内电信号连续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传感器的微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多孔膜电穿孔的高通量细胞电信号连续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体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器官,一是大脑,二是心脏。前者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几乎所有的正常生理活动都由大脑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后者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将血液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然而,目前心血管疾病成为了现代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0003]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大部分都与心脏的生理活动如机械性搏动有关,心脏的机械性搏动等生理行为又与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密切相关。为了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员对心脏工作机理以及细胞电生理活动展开了长足的研究。心脏电生理机理的研究建立的模型主要分在体动物模型和离体动物模型,其中离体动物模型是在单细胞或细胞网络水平上监测和分析心肌细胞或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目前监测单细胞电生理活动主要有两种方法:膜片钳记录技术以及微电极阵列技术。
[0004]膜片钳技术是一种精准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多孔膜的微电极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多孔膜基底和附着在纳米多孔膜基底上的微电极阵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极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多孔膜基底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极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于所述纳米多孔膜基底底部的微流道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极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器件为二甲基硅氧烷微流道芯片。5.一种高通量细胞内电信号连续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多孔膜微电极阵列传感器,包括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基于纳米多孔膜的微电极阵列芯片以及固定在微电极阵列芯片上方的细胞培养腔,所述纳米多孔膜微电极阵列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细胞电信号。传感器电信号调理模块,主要用于对纳米多孔膜微电极阵列传感器检测到的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柏鸣谢曦王玺钧徐冬馨陈惠琄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